方君宜到吏部时,里面总共也就两个人。
一个是先前去催他走这一趟的官员,另一个,则是将他送进宫中的李群玉。
“李大人。”方君宜道。
李群玉看见方君宜显得十分热情:“嘉妃娘娘,请坐,请坐。志宇,看茶。”
他引着方君宜入内,方君宜也不跟他客气,直接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喜跟在他的身后,也不说话,半点看不出他方才给人介绍各个机构的热情样。
“茶水就不用了,并不知道李大人这趟叫我来是为什么?”
方君宜自认耍心眼是比不过他们的,与其丢这个脸还不如,直接追问对方的目的好了。
李群玉没听他的,叫刘志宇继续泡茶。他没有翻出什么文书之类的东西,很明显一开始便就没有真的打算让方君宜述职,只是想找个借口见一见这位盛宠的嘉妃。
“半年未见,有些惦记世侄过得怎么样了。毕竟是我的主意,万一陛下不喜欢,把你推火坑里就不好了。”
他将方君宜上下打量了一番,捋了捋胡须,笑道:“果然,还是陛下会疼人,世侄这气色好了不少。”
方君宜听了这句话只觉得有些不太高兴,一时之间没听懂李群玉在说的是什么。
说气色好了不少更是荒谬,今早他才被叶慈光挑剔了番,说他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怪不得进宫这么就还像个竹竿似得。戚潇竹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点头,和叶慈光一起语重心长地劝他心放宽些。
但他一脸关切,与当初劝他进宫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方君宜便只以为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李大人说笑,”方君宜假笑答道,“御膳房的伙食不错,还是能吃饱人的。”
说话间,一直趴在他肩头假寐的细细突然晃起了尾巴,那被养护得十分漂亮的尾巴扫在方君宜的脸上,让他有些不适的眯了眯眼。
果然是生得好,怪不得后宫这么多女人都没成功,偏就他一个男人勾住了陛下的心神。
方君宜十分突兀的听到了这么句话,一下不笑了,循着声音望向屋子里的另外一个。这话属实是难听了些,勾引不勾引的,如果他抓住了楚微清的心理也算是勾引,那便算是吧。
刘志宇捧着茶盘,给李群玉和方君宜上茶。
他自觉自己什么都没做,突然便被方君宜甩了脸子。果然这男人爬上了龙床就是不一样,学会狗眼看人低了都。
来喜极有眼色的替方君宜接过了茶杯,放在桌子上便退到了一旁。刘志宇本想借着机会试探试探这方君宜,见状也只能退下。
别人或许他不会管,但来喜这个告状精,若是被他发现了什么不对之处,必会告诉楚微清。
但那时候,老师的安排就不好使了。
李群玉似乎没看穿着沉默中的交锋,还在跟方君宜说笑:“是,是,御膳房的伙食确实是养人。不过还是老夫还是想问问,娘娘怎会去上朝,这不合规矩,恐怕会引起其他臣子们的反感。”
他的语气十分恳切,似乎真的很担心对方的处境,担心他会被文官攻击。
方君宜有些疑惑,又不是他想要这么高调地坐在朝堂之上的。
“李大人这话说的,我是太子少师,旁听总是可以的。”方君宜这段时间跟着楚微清待久了,学会了对方那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他说话十分理直气壮,一句话堵得李群玉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接后面那一大段的话。
但到底姜是老的辣,他很快就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娘娘说笑了,向来后宫是不得干政的。您纵使是有这般本事,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来,让大家先接受你。”
来喜听了,没忍住翻了个白眼,这天下哪有比他李群玉更能颠倒是非的人。
方君宜听出了一丝异样,故意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询问道:“那照大人的意思,我该怎么办?”
走远了但实际上还留意着这边动静的刘志宇心中不屑,看来这方君宜能得到皇帝的青睐也不过是因为这张脸。什么书香世家的小天才,怕不是旁人吹捧出来的。
刘志宇离得远了,方君宜听不大清,但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人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是带着恶意的。
李群玉却是对于他的上道十分满意:“娘娘放缓些步子,脚踏实地,相信陛下也会很快消除对您的戒心,到时候要摸到私盐案的卷宗不是易如反掌?”
他不怎么会去御书房,自然还不知道现在的方君宜已经算得上是御书房的常客。
先前虽是有言官追去御书房劝谏,但到底跟他们这派的人不亲近,再加上他们也很乐意看见楚微清沉迷美色耽误政事,所以一直不曾得知此事。
当着方君宜的面重提私盐案则是为了提醒他,提醒他进宫的目的,不要为了小情小爱耽误了复仇大事。
“你也别怪陛下,当时所有人都逼着他早做决断杀鸡儆猴,所以这案子才会判得如此之快。他也是迫不得已,我们人轻言微,也不管多说什么,谁知道这案子后面到底是不是皇室之中的矛盾。你说对不对?”
李群玉压低了声音,好似担心他身后的来喜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