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黎凑到傅其琛耳畔:”但是……就像朕也知道,这宫内,尚宫局,司医局的人都是傅白司金为首的世家举荐过的。姚家背后,藏了近百年的前朝余孽,可以进宫,可以悄无声息的活在皇都之中,其中知情不报,推波助澜之人也不少吧?如此,朕真的不知,爱卿们忠的是哪一个君,爱的是哪一个国了?嗯?“
傅其琛几次想起身,但万里黎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让他只能坐着听完,心思九转,恭敬道:”陛下只与臣侍密谈,想来不想深究世家惑于当年之情,一时糊涂,又愿放过叔叔。若是有什么其琛可以帮助陛下的,陛下尽管说。“
”朕富有四海,家中有几只老鼠在偷米吃,朕本来也不想管,但如今宫中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么原先的规矩就该改一改,最起码朕更希望能有一些清白的人上来办事,你说呢?“
”往宫中选人伺候的规矩,也是由世家支持,投贴的,如今各宫选人,却有不当之处,确实改改了。若是陛下觉得不好,臣侍愿与各家好好周旋一二。”傅其琛松了口气。
”只是选人?那任职呢?“
“宫人入宫,自然听陛下调遣。”傅其琛笑道。
“是吗?那以后呢?”
“臣侍不懂陛下的意思。”
“若无明法正典,朝令夕改之事也少不了。”
“陛下是说让宫正司出细则吗?”傅其琛犹豫道
“宫正司怎可明法正典?朕说的是刑部和大理寺。”
石破天惊!
傅其琛大惊失色,立即跪地正色道:“陛下,宫中出了这样的事,陛下想改改宫中选人的规矩,是陛下的家事,无人可指摘。可若让刑部修法,则是违背祖训,若寒门借此涉及朝堂,那为大楚鞠躬尽瘁的世族必不会答应,天下大事,臣侍不敢议政,而且此事还牵涉到了先帝和诸位郎君。“
傅其琛偷偷看了一眼万里黎:”陛下若要明旨?到时陛下的身世将会……陛下又要如何去堵住那些悠悠众口?“
万里黎打量着他的头发,随意道:“你想多了,朕明法正典,一是将宫内中选人的规矩改改,让他们专心为朕办事。二来选些可以看过去的人伺候罢了。三来寒门任职最高品阶也不过五品,算什么?何况,还要任满五年,才有资格提品阶。”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世家那,朕也会给足他们颜面。至于朕的身世,朕自有办法去堵住那些悠悠众口。宫中善后的事,朕会派高霖去帮你的,只是你可要好好,朕希望从此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你说呢?”
这事听起来,处处是好处,但……傅其琛只能道:”既然陛下已经给了世家颜面,其琛岂会不为陛下尽心呢?只是内廷不该议政,此事涉及刑部,还是请陛下,在朝堂上讨论吧。“
万里黎将他最后一丝杂发拢起:”那好吧!你的发髻,朕已经弄好了,先出去,他们也该等急了。“
说着提步,从傅其琛身旁掠过。
傅其琛挣扎的起身,可画舫之上终究不是平地,脚下不稳,万里黎伸手扶住了他。
画舫开始抖动起来,在码头上的瑞宁看到了,忍不住往里面瞧,要是万里黎,再不出来,她就真要怀疑两个人是不是……要不要遣散周围的侍卫了。
而沈一诺也明显看到了,却不曾说话,只是又低下了头。
好在,抬眼就看到万里黎就带着傅其琛出来了。
傅其琛的头发已经理好了,万里黎将发缨藏进头发里,编了好几个辫子,垂在傅其琛肩头,虽然不及之前雍容,但也胜在灵巧精致。
可惜傅其琛心思全不这上面,匆匆告辞回揽云宫。
沈一诺目送傅其琛,缓缓走远,不再看万里黎,捏紧了手中的衣袖,带着宫人回了清逸宫。
深夜,紫宸殿内,万里黎传了沈云望和大理寺卿翟羽。
沈云望率先一步,将沿着栾尚宾锦缎传递消息涉及的抓捕情况全部上报,随后道:“多亏陛下给的消息,一举将一众逆贼全部落网。只是微臣不解,陛下才得知此事不久,怎么会消息如此准确?
万里黎打开折子,道:”不是朕的消息准确,是圣祖自有圣裁。“
”圣祖?“二人惊呼。
万里黎翻看折子,一边说:"自从圣祖看出南慕帝卿所生之子女,确实不是大将军之后。便当即排查,只怕当时已经看出姚家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但是她没有立即抓捕,只是将此事封锁起来,并派人严加照看着。等他们召集前朝余孽之后,想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