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公主殿下今天被参了吗 > 第53章 又被参了

第53章 又被参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到沈周容遇刺,刺客为大齐朝廷中人时,六十来岁的人腾的跳起来就要进宫。

“老夫这就去禀明皇上,请旨攻打大齐!”

羲临吓了一跳,好容易拉住自己老爹,还要防止他再次暴走。

“爹!爹!”

“您消气,消气!”

羲临站起身不停捋自家老爹后背为他顺气,一边又不住同他讲好话。

“这些大齐贼子早已被公主身边的长青杀了个干净,如今证据不足,便是证据足了,一旦两国开战,于百姓而言,又是一场灾难。”

岑玄商细想,理是这么个理,可心里的气还是翻腾的厉害。

羲临见状又同他另外分析,“爹您想想,公主可是有三千铁甲军在身,铁甲军可不会放过刺杀自己主子的元凶,待背后之人查清,咱们手里有了证据,大齐还有什么理由同咱们开战?”

岑玄商终于被说动,握在身侧的双拳渐渐松开,脸上终于有了笑。

“咱们这位公主殿下可从不是吃素的人,一旦抓住把柄,大齐国君怕是要狠狠拿出点诚意才可以,老夫倒有点期待了。”

羲临前一秒还在得意自己终于说服了自家老爹,后一秒迅速反应过来,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眼前人。

“爹,你什么时候不叫公主妖女了?也不直呼其名了?您……”

岑玄商老脸一红,死不承认,“一时口误……口误。”

羲临直觉有猫腻,一把拉住了试图溜走的老头,借此说出今日最终的目的。

“口误是吧,好。听闻扬州传信过来,公主迫使钦差大人下令,杀了围杀她的所有扬州府兵,爹今晚回去后,记得早点睡,奏折什么的,少写一日该是无妨吧?”

岑玄商努力避开自己闺女的目光,身体僵硬着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门。

第二日上朝时,岑羲临特意早早检查书房各处,发现自己父亲确实没带参本。

“难道爹爹终于改性了?”

想不通的她一整天都没吃好饭。

朝堂上,朝臣们吵吵嚷嚷,无非是指责沈周容在江南一言一行,每次只要有消息传来,沈周安都得这般头疼几日。

此刻,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

是御史蔡京。

“崔侍郎这便说的不对了。公主殿下前后几次遭遇截杀,对方携带重弩,显然是为取性命而来。扬州知府在明知殿下身份时,还意图以错杀为借口派兵,在殿下身边长青已经出示铁甲令的情况下,仍不停手,如此情况下,即便是殿下下令诛杀,本官也不认为殿下有错!”

蔡京义正言辞,满脸怒言,说着话锋一转。

“况且,究竟是殿下逼迫钦差大人,还是钦差大人自愿下令诛杀叛军,你我都不得而知,怎么到崔侍郎口中,一切都成了殿下的不是?”

说着,突然转身朝上方的沈周安当堂一拜。

言辞凛然,声色铿锵。

“公主代陛下出巡,而戴永罡手下明知殿下身份仍不停手,实为藐视皇权,藐视陛下,微臣以为死不足惜。另,戴永罡与敌寇合作,此为通敌,故,微臣弹劾吏部尚书曹礼,考绩不清,有通敌之嫌!”

崔敬没想到自己只是弹劾沈周容滥杀无辜,没曾想不知哪处惹到了这位当朝第一的御史大人,竟为沈周容这个妖女辩白起来,到最后还一把火烧到了自家上司头上,真是冤的不行。

曹礼本还在津津有味的看戏,不曾想一个没注意,自己成为了舆论中心。

一句通敌之嫌,吓得他魂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当堂跪地大喊冤枉了。

“皇上,皇上,臣冤枉啊,微臣为官几十载,不说从无过错,可也兢兢业业,此事是吏部考察不严,任您怎么打发微臣都行,可唯独这通敌二字,微臣打死不认!”

曹礼一通哭天抢地,毫无一介尚书威严。

吏部老大都跪了,崔敬这个吏部侍郎也不得不跟着一起跪。

一边跪,一边还不忘据理力争。

“自公主一路南下,先是私调池州兵力,幸得梅阳炸山无百姓伤亡,否则仅凭公主一意孤行,梅阳数万百姓,连同下游其他郡县,都在她一声令下,哀鸿遍野!”

“后来更是肆意斩杀狱吏打杀官员,私缴粮行致使无数粮商敢怒不敢言,如此拿人命为儿戏,败坏朝廷纲纪,微臣依礼而言,反惹蔡御史一句通敌之嫌。而今蔡御史一改从前,处处维护公主,难保不是别有用心,微臣求皇上明察!”

蔡京怒气上涌,狠狠怒甩衣袖。

“江南沉疴已久,正需要公主如此雷霆手段,如今秦执戴永罡二人皆已认罪,江南赈灾案指日可破,崔侍郎此言此行,很难不让人怀疑。”

蔡京说着,忽而席地一跪,“微臣请旨,为除通敌之嫌,彻查吏部所有人员!”

跪在地上的曹礼这次是真的要哭了,恨不得一口咬掉崔敬的脑袋,让他永远闭嘴。

奈何皇帝在上,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崔敬以一人之力,将整个吏部拉下水,身子一软,竟是真的被气着了。

这个崔敬之前他怎么没注意到,不会说话就不要说,偏偏还说这么多,这是不整死他誓不甘心啊。

曹礼决定,既然彻查吏部不可避免,就从这该死的崔敬开始!

上方,沈周安听了一上午的争吵,此时终于发了话。

“如此,着御史台同大理寺卿邵正□□同对吏部进行查考,限期三日,三日后呈报结果。”

两人奉旨领命,出宫门的时候已过晌午,但岑玄商的心里美滋滋的。

终于,朝中有人与他志同道合,认为让沈周容踏平江南官场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此在离宫时,罕见的同蔡京上前打了招呼,惹得蔡京满头满脑的问号。

而引起这场轩然大波的元首沈周容,此刻正坐在一处馄饨摊前,催促老板再来一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