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不敢回答,二人并肩走着,晚风拂过,像是有谁在低语。
此后便一路无言,月华初上,二人来到山脚下,迎面一道台阶,远远望去,直通云霄。
月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斑驳阑珊,洒落在一层一层的阶梯上,疏疏朗朗如同残雪。
“你若是害怕,拽着我的袖子便好。”宋琢玉侧身道。
“我不怕。”脚步却向上垫了垫,紧紧跟在宋琢玉的身后。
林间悉悉簌簌的有些声响,皓月当空,树影零落,许应被这山间的树隔开,外面的世界寂寂无声,一切朦朦胧胧,唯有杜若的香气萦绕。
越往上走,视线越开阔,不远处有花枝横斜,在这淡天里横添一抹亮色,妄图将这夜再点的更亮一些。花枝旁边,亭台之下,影影绰绰有两人的身影。
“你们可算来了!”即使几个月没见,许应认仍是第一时间就分辨出来贺长龄的声音。
杨止歌拎着一个琉璃小灯,透着温润的黄光,她在贺长龄身后缓缓冒了个头,屈膝行礼道:“将军,许公子。”
“哎?”贺长龄探头,瞧了半天,笑嘻嘻道:“将军你怎么没带灯?我听赵师父说你最怕黑了!”
“绝无此事。”宋琢玉垂着眸子,眼角的泪痣闪动。
“怎么没有?”贺长龄许久不见许应,把她拽到自己身边,笑道:“怎么没有,我们将军小时候胆子可小了呢。”
许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呆的太久,不与别人交流,贺长龄一见到许应和杨止歌就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个没完。
许应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宋琢玉的眼底浮上尴尬之色,她好奇地问道:“真的吗?”
“真的真的。”贺长龄拉着许应的手,转身坐下,把宋琢玉儿时的丑事都落的一干二净。
“听赵承将军说,我们小宋将军小的时候不敢举刀,被宋夫人满院子追着打,有时还吊到房梁上,任凭小宋将军怎么哭喊,都不放下来呢。”
许应心道,小孩子怕血怕苦也事很正常的一件事,她问道:“那你后来为什么又去从军了呢?”
宋琢玉挨着许应坐下,道:“她那时总数落我,说我像我爹一样,以后肯定是个没大用处的人。”
宋琢玉当时打心底里也有些看不起抛弃自己的父亲,对宋静慈说的这话很是生气。可惜自己年纪小,宋静慈又十分严厉,于是便一边哭一边习武。
“后来想听母亲训我,却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宋琢玉眸光渺渺,轻叹一声,道:“她离去时我才知道,生活在边境之地,若是自己不举刀杀人,便是要等别人来杀我了。”
“为了自己心中所爱,去直面刀剑,这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贺长龄点点头,道:“确实值得。可是可惜呐。”
许应问道:“可惜什么?”
“内阁举荐的那个酒囊饭袋,不知道已经败了几次,我们将军空有一身本领,现在还在守城呢。”贺长龄不忿道。
“长龄,不要胡言。”宋琢玉的语气生冷,遏制住贺长龄的话。
贺长龄点点头,道:“好吧好吧,知道了,这全是陛下的意思。再说下去,就是目无尊上了。”
夜色渐深,四人呆在山顶,不知不觉空气中已经浮上了些湿意,贺长龄搓了搓手,道:“似是有些冷了。不如我去温上一壶酒。”
“贺哥哥,我也觉得冷,我同你一块。”杨止歌放下手里的琉璃灯盏,撩着裙子起身。
贺长龄按下她的手臂,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杨止歌的语气很轻,一双杏眼晃着委屈,还未从他生硬的语气中回过神。
贺长龄柔声道:“总之你呆在这里。”
乞巧节可是他软磨硬泡挑的好日子,可不能耽误了。
倏然宋琢玉出声,他道:“长龄,你同杨小姐一道下山,记得给她添一件衣服。”
既然宋琢玉都发话了,贺长龄再不愿意也得愿意,他接过那盏灯,打到二人身前,领着杨止歌走了。
亭子沐浴在无边的月色中,林间蝉鸣阵阵,声声入耳,许应的一颗心都被这噪声吵乱了。
“许剑知,我问你一句话。”宋琢玉伸出折扇,轻轻戳了戳许应的手。
眼下只剩两人,许应抬起眼来看宋琢玉,耳根倏忽一下就泛上了红色,她道:“问。”
“若我有一思慕之人,应当如何?”他说这话时垂着眸,眼角的泪痣盈盈闪闪。
许应心头一怔,问道:“你已经有了思慕之人?”
“是。她是很好的一个女子。”
女子?
许应原本握紧的指尖微微一颤,攥紧的手又缓缓松开。既然是女子,那应该不是自己,她思忖了半晌,想不出来结果,排除了半天,在宋琢玉认识的人中,只剩下了一个杨止歌。
那张小巧俊秀的脸庞在脑海中浮现,杨止歌温柔体贴,宋琢玉风神俊雅,二人一起,也算是良配。何况杨止歌和宋琢玉都对她很好。
思及此,她眼中原本燃烧的灼灼烈火,倏然熄灭了,“那你不应该问我,应当问你自己。”
“我们还算不得朋友吗?”宋琢玉低声道:“若是朋友,我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也十分应当。”
原来是朋友,许应想了想,宋琢玉与杨止歌都是她的朋友,若是在一起,是一段佳话,自己合该祝福。可是自己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潮湿。
许应正色道:“大胆点,喜欢谁,就得让她知道。”
“你真这么觉得?”宋琢玉心下了然,欢喜之情按捺不住,尾音都是急迫。
许应扶着亭中的柱子,缓缓起身,道:“嗯。与其担心她喜不喜欢你,不如先明白自己的心。”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既然你提刀,是为了守护你所爱之人,那你便不要藏着掖着,喜欢她得让她知晓。若是以后没了机会,岂不是可惜?”
许应拍了拍衣角的尘土,安静地走下亭子,抬手折落一枝海棠,凌空一扫,不偏不倚地扔到宋琢玉怀里。
“换个说法,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夜幕低垂,静谧的月色打在许应身上,她的眉似新月,嘴角带着些许笑意,眼中却是冷冷清清的,透着如水一般的沉静。
海棠花落在宋琢玉怀中,他嗅着淡雅的清香,耳后染上绯红。这花仿佛是妖异,将宋琢玉固定在这亭台中,心中的灼灼烈火喷薄而出,脱口一句:“许剑知”
山顶的风大,许应站在树下不久,肩头就已经落下了花瓣,她听见自己的名字,自树下转过身来,茫然地瞧了他一眼。
戌时三刻,济源寺厚重的古钟响起,透着铜锈般的沙哑,宋琢玉站在庙宇楼阁下,动了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