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会来找到这吗?”许应拢了拢锦被,问道。
“那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宋琢玉携长剑出门,道:“我还有事,你好生待着。”
许应目送他出了屋,听到挂门落锁的声音,堪堪呼出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到肚子里。
本以为只有大昌这一路官兵追杀,出了城便是天高皇帝远,无人认得自己,自己总有办法好好活下去。
没想到山重水复当真是无路,不对,许应摇了摇头,苦笑着,两条都是死路。
如今可真是前后夹击,进退维谷。
已是三月,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院中花木繁茂,品类繁盛,一看便是有人精心打理。
香风袭来,花朵缤纷吐蕊,鲜妍争春。
许应这人从来不跟生活过不去,痛苦对她来讲,犹如夏天的雨。左右不过是轰轰烈烈地淋一场。来的快,去的也快。
她站在院中欣赏了一番,心胸也跟着开阔了。
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
宋临春说此处安全,那便安全吧。
许应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系统系统,这是哪?”
只有树叶簌簌作响。
“系统?”许应试探着出声。
寂静如常。
难不成又变回去了?
许应梗着脖子,“嘎嘎”地学鹅叫。她翻遍宋琢玉这座宅院的各个角落,从灶房到寝屋,认认真真,连床板下的尘灰都没放过。
一刻过去,她终于认命般得出结论。
系统丢了。
那个为了救她灵力尽散只得寄魂于白鹅的系统,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友人,被她自己弄丢了。
......
许应捏着自己爬树翻墙时不小心撕裂的衣袖,低着头快步走着。
巍峨的城楼便映入眼帘。
还未等她靠近,守城的士兵已出声制止,“哎,别出去了。”
“外面不太平,将军刚吩咐了,即日起戒严。”守卫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她离开。
许应的头几乎埋到了怀里,她气自己的胆小,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昏倒呢。
“能不能通融一下。”许应哀求道。
城门上的人面色坚毅,铿锵有力地回道:“这位公子,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雍州地势西高东低,护城河张开双臂,环抱着雍州城。最终汇向东市,形成一湖,供一城百姓饮用所需。
或许系统趁自己昏倒,已经顺着河游入城内。
思及此,许应立马拖着疲惫的身躯,扯着破旧的衣衫,马不停蹄地奔向东市。
雍州是大昌北方最后的门户,因着之前国力衰微,与鞑靼互市的缘故,成了北境人口最大的一座城池。
活禽的摊位就在设置在湖畔,如今正是烧饭的时辰,湖边人潮汹涌。
许应屏起呼吸,忍着腥味,小心翼翼,穿花拂柳般越过拥挤的人群。
然而等待她的湖面波澜不兴。
“小许,这呢这呢。”机械的声音穿透许应的耳膜。
湖对岸那只明黄色的喙在洁白的鹅羽中尤为明显。
系统同其他鹅一同躺在地上,带蹼的掌被红色的绳子紧紧捆住,扑棱扑棱地响着。
许应心道,天呐。
她心中虽是这样想,却仍旧撩着衣摆急匆匆地跑到鹅摊前,差点撞上那妇人的面门。
“这只怎么卖?”许应尽量保持冷静,指了指还在扑腾的系统,以气音问道。
卖鹅的大娘卖力地推销着“这只呀,今天上午刚从湖里逮到的。”
许应低着头,双手交叠,隐没在黑色的袖口中。
摊主拿起树枝,轻轻戳了戳白鹅饱满的身躯,道:“就是个头小了点。”
说着说着,她拎起白鹅修长的脖颈,递到许应面前。
“原应收你五百文,”她笑道:“只是现在不用铜板了,你给我银票便好。”
许应在袖中摸索的手顿住了。
她出门太急,没拿银子,银票这东西要上官府去换,这一路东奔西藏,自然是没有的。
白鹅在许应面前蹬了蹬腿,蹼间的泥水甩在许应的衣服上。
许应脸上堆着笑,接过来不是,不接过来也不是。
趁耳后的绯红还未爬上脸颊前,许应在这老板娘的注视下,如同英勇就义般,大手一挥,道:“你这摊上的鹅,我全要了!”
老板娘怔住了,狐疑地盯着许应的脸看。
这位小公子姿容不错,可一身衣服破破烂烂,实在不像是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人。
莫非是个贼?
许应勾起唇角,从怀中掏出一物,泛着绿色的薄光,正是那块青铜矿石。
她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道:“我家祖上市代经商,中州去年发了水,家中只有我一人逃了出来。此鹅为家父生前所养,我一路呵护至此,谁知在雍州走散。”
她把矿石往前一送,悲悲戚戚地开了口:“逃荒路上,我又被抢了一通,可那贼人不识货,不知此物如今也是值钱的。”
许应越说越可怜,声音颤抖着竟是要哭出来。
“孩子,那我便不问你要钱了,你拿着吧。”许应说的肝肠寸断,叫那妇人也忍不住抹眼泪。
“不可。”许应摆了摆手,推辞道。
许应自有一番盘算。
朝廷虽未派兵入雍州,可这铜矿石拿着始终是个祸患,不若借此推出去。省得到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父亲教导我,做生意要诚实本分,钱货两讫。您救了它我已经十分感激,又如何能让您在银钱上吃亏呢?”
她往前凑了凑,讨好道:“我如今一见您便觉得如沐春风,不若将您这些鹅全部买下,好与它做个伴。”
妇人瞥了一眼铜矿石,又见许应言辞切切,想想觉得自己也并不吃亏,回道:“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