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婉弯下腰,将手中的包袱递给苏罗,道:“我不知,妹妹日子过得如此艰苦,若早些知道,便早就送来了”。
“这是?”
俞婉笑了笑,道:“这是‘百书精屏展’的分红所得”。
苏罗身上盖着一层薄毯,这是柳回从柳家带来的,她身下铺了两层草垫,原先家中旧的草垫破了洞,柳回带来个新草垫,盖在旧的那个上面。
她挪动身子,身体往前俯下,将包袱打开,里面有麻布包着几块银琔,惊道:“这有多少两?”。
“这里有五十两银琔”。
苏罗一怔,道:“婉姐姐,不过短短时日,这么多分红吗?”
俞婉道:“不过,自从聂老太爷之后,澧县的富户们攀比起来,纷纷捐钱请看屏风,其中有个富豪,一口气捐了一千两。”
苏罗不解道:“为何攀比?”
“其实有一段时间,没有一人捐钱,于是,我想,既然捐钱,必定是不差钱,那么他捐钱肯定为了名利,既然如此不如借此事扩大捐赠者的名望”。
苏罗拍手称赞道:“婉姐姐,妙啊!你接下来是怎么安排的?”
俞婉害羞地低下头,道:“我请求家父第一个捐钱,然后让表弟派人在县衙门口贴出了一张红榜,捐钱之人,按照捐钱数额,进行排名公示”。
苏罗道:“多亏了婉姐姐,这展如今还能进展顺利”。她将包袱中的银琔取出一半,拿了出来,剩下一半包好,递给俞婉。
俞婉摇了摇头,道:“之前说好了,我不要分红,妹妹何必如此”。
苏罗摆了摆手,道:“我知道姐姐不差钱,但这是你应得的,现在你不收,这钱就算暂存我这,改日你需要,随时来取”。
俞婉轻笑了笑,点头道:“此事,我做得欢喜,要不是妹妹愿意我来帮忙,我恐怕要闲的发慌了”。
说完,她从怀中取出一喜帖,递给苏罗,凄然一笑道:“本来,准备这月末办喜酒,现在推迟到了下月中旬”。
苏罗接过喜帖,见她提及此事笑意不达眼底,关切道:“婉姐姐,你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没什么..”,她转移了目光。
苏罗打开喜帖看了看,新郎姓王,名坤。在县衙时,她明明感觉到,俞婉和李书吏之间有情愫,她那时还以为新郎是李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