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量一量?!”
于皓南咣当一声把椅子往后扔,站了起来,跟李若希那雪白的大长腿靠近,同时往前伸,还真量了一量。
俩人身高差不多,只是比较来看,还是于皓南的多了两公分。
“差不多差不多,”方盼盼打圆场,“若希你比模特都高,真是咱们Omega的楷模!”
说完竖起了大拇指。
于皓南斜了他一眼,什么都不说了,坐了下来。可李若希却有些郁闷,大老远来的,忽然就考试了,然后还嫌弃他的裤子。
“就不明白了,我裤子怎么了!”
“你是不是傻?”
“你才傻!”
“甭搭理他,土老帽,”青羚说,“你这热裤年轻又时尚,现在Omega都爱穿,他是穿不着他嫉妒。”
“……放眼整个瀛洲都没人穿过,”于皓南道,“跟个乞丐似的。”
“于皓南!”青羚和盼盼同时出声警告他,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那我别处要饭了。”李若希气得转身就走。
还说是我的男朋友,还要把我供起来,结果……就这样。
青羚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
“马上要考数学了,你走什么走。”
俩人你推我拉又拽的,盼盼也过去哄着李若希,于皓南就像没看见似的,眼睛瞅着打印机,等着发卷子。
好说歹说终于劝住了,三人又低着头开始答数学题,只见方盼盼在演算纸上写了又写,画了又画,嘴里念念有词,研究得可认真了,才小心翼翼地写下他的答案。
而李若希这回连转笔都不转了,只低着头气呼呼地在答题卡上填答案,一个竖行,他全部选A。
于皓南低头明明看的是卷子,可眼前闪现的却是李若希一双笔直雪白充满韧劲的长腿。
他用余光都瞅见了李若希根本不看题,就在那涂答题卡了。
这家伙就这么进军校,进新兵营,还要跟我当战友?
难道丁一翼也是这水平吗?不对,康总说过,丁一翼是兵王的苗子,那么说他文化课是没问题的。
可李若希……难道比盼盼还笨?
于皓南无端地想起了李茉莉的履历。小时候因为能够接触得到,他把各个位列高等军衔的将军们的履历,都像看故事书一样看完了。
李茉莉当时是三星中将,同年龄段儿的海陆空三军,他是断层高位,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生擒敌方首领丁一劭,40万蜥蜴军不战而降”。
作为A军重点培养的“花蛇”将军,李茉莉的功绩是无可比拟的,他确实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以后数年,丁一劭在国家经济发展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李茉莉也功不可没。
但这样的功绩是可遇不可求的,难道李若希能复制他父辈这样的功绩吗?
就因为长得漂亮,还会被破格录取,成为……花蛇?
于皓南眉心蹙了蹙,似乎很不爽的样子。
虽然笔下不停,仍旧在计算,但青羚还是敏锐地发现,于皓南走神儿了。
他曾经跟方倾吐槽过,于皓南越长大越像机器人,冷漠而寡言,不知道心里想什么,情绪总是没有什么波动,也不是太乐观向上的样子。
方倾只告诉他黑崽三岁以前他们把他藏了又藏,多少影响了他的性格,再就是好不容易父子相认,于浩海又转头去坐牢了,这件事对皓南的打击很大,到底是没跟家里的Omega们交心,不爱表达。
“以后结婚就好了,”方倾说,“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结婚简直能重塑Alpha的性格。”
青羚看着他们,心想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根本避无可避。
好在于皓南走神大概只五六分钟,接着速度就快了起来。
数学卷子答完时,李若希简直像被抽干了灵魂,仰头看着天花板,于皓南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想起来中午还有事,就先走了。”
青羚:“不准走!还没考完呢!”
“别走啊,你跟我来,”方盼盼拽着他,“我有话跟你说。”
他这样一说,李若希立刻想到翅膀,反而走不了了,俩人一前一后进了盼盼的卧室。
方盼盼打开了自己的衣柜,给他展示:“看,爷爷给我买的新衣服,我都穿不过来,你挑几套吧,这个好看吗?送给你,我穿拖地,你穿肯定正好……”
李若希看到他指着那套微喇牛仔长裤和缀满白珍珠的荷叶衬衫,笑道:“还是怕你弟生气,让我换衣服。”
“不是,不是那个意思,”方盼盼连忙说,“咱们今天不是三模考试吗,这么重要的时刻,就别互相怄气了,黑崽特别爱钻牛角尖,谁都拗不过他。不过,不是他在乎的人,他才懒得管你穿什么呢,你看我的练功服和舞蹈服,这都露背装了,他也没说过我啊。”
李若希瞧着另一边整整齐齐挂着的舞蹈服,确实是纱的、透明的、袒胸露背的,非常显身材腰条的衣服,确实看着更不成体统。
是因为在乎,所以才那么说我吗?李若希怔住了。
他不懂,是因为从来没接触过这一类的情感,而于皓南表达喜怒又那么直接,甚至让人下不来台。
可就像管不住手脚似的,方盼盼热情地把衣服给他,他就换了,在盼盼不住地夸赞中,他渐渐地迷失,高兴起来,也就不生气了。
“盼盼,我弟对你,就是,强吻你的事……”
盼盼一下子敛起了笑容。
“对不起,上回来你家太晚了没来得及跟你说,我已经揍过他了,不知道他有没有跟你道歉……”李若希慌忙地解释。
“若希,你和皓南,是‘你们’,不用管‘我们’,”方盼盼淡淡地笑着安抚,“不用你道歉,没事了。”
俩人一前一后走了出去,青羚看到李若希换了一套衣服,立刻“哇”的一声赞叹:“你这身材当什么兵啊,应该去当名模!”
方盼盼道:“是啊,这漂亮衣服还是你身高腿长才能撑起来,我穿都白瞎了,皓南,你看好看不?”
于皓南漠然地把头转过去,看了一眼,又将头平移了回去。
“他知道个什么,品味比方倾还差!”青羚搂着李若希的腰,说道,“孩子,你高考完了暑假有事吗?我那时装店出了一套新系列的衣服,正好缺人打版,你能来帮忙吗?”
“什么叫打版?”
“就是平面模特,拍照片,像明星一样。”
“哦,我在街上总被人问当不当明星,我还以为是搭讪呢!”
“还考不考了?”于皓南问。
下午考的科目更多,直到日暮之后,七科卷子才完全考完,尽管在方盼盼和李若希的强烈要求下,每一科结束都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这么连轴转地全部考完,他们俩都大叫累死个人。
可没想到青羚是同时把卷子传真到老师那里去判卷,没过多久,综合成绩就出来了。
方盼盼311分,李若希316分。
“哇,我过了300耶!”方盼盼蹦了起来,艺考正常发挥也能有200多分,加起来可以上央美了。
“我也过了300!”李若希高兴极了,“我竟然超常发挥了,太棒了!”
“你们加分多少?”
“我是火箭班体育生,能加350分!哈哈哈哈哈!”李若希和方盼盼击掌,“国防生是没问题了!”
于皓南仰着头看着这俩人,一个艺术生,一个体育生,真是不错不错,知足常乐。
“我看你考几分!”李若希把青羚手里的单子抢了过去,定睛一看,眼珠瞪圆了。
744.
“我靠,满分是多少啊,700吗?!”
“是750分满分,”方盼盼看了一眼,“你这回作文退步了,44分,以前都46、47的。”
于皓南嗯了一声:“这回作文题比较难。”
他从来都是满绩选手,满绩,就意味着除了不能拿满分作文以外,其他一个缺陷都没有。
李若希像看外星人一样惊讶地望着他。
怪不得每天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原来就是有这个底气。
“那作文分降低了,也是一个……一个很大的失误,”青羚鸡蛋里面挑骨头,反正就要压一压于皓南的气势,“我看作文有什么难的,以‘今年花胜去年红’为题目写作。这有什么难的?”
青羚粗略地看了一下于皓南的文章,发现他的着墨点在于前一句“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写得也很好。
他立刻把电话打了过去,给他高薪聘请的判卷老师,问作文为什么只得了44分。
“有些悲观,”判卷老师说,“题目应该在‘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上多发挥一下,虽然是感叹‘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的忧伤,但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友情,更是为人所称道和珍惜的情谊。”
青羚有些听不懂,好在老师接着说道:“方盼盼写得就很好,可以看看,至于另外一个同学,完全跑题。”
三人立刻去看李若希的作文,被他急忙抬手挡上,不让看,于皓南却抽出了他的成绩条,看到语文成绩66分时,作文0分时,几乎目瞪口呆。
“我把我知道的所有花都写上了,”李若希郁闷道,“这老师忒不讲究。”
“今年花胜去年红,嗯,这个题目起得好。”李若希开头这么写道,“今年花开得早,三月份的时候,山上训练的地方就开了小黄花,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花,但不是红花,4月份的时候,地铁出口两边,也开了很多花,听说叫海棠,有的是粉色,有的是白色,但也不是红花,到了五月份的时候,我在墓园里看到了木棉花,啊,木棉花是红色的!”
李若希懂了,原来就是要赞美总统啊,原来如此!
后面就开始了对总统大人的夸夸夸模式,今年花胜去年红,那就是今年的总统,比去年还厉害,明年,更厉害!
……老师被这满篇东拉西扯最后甚至到了政治层面上的文章,一头雾水,想了又想,最后,还是给了零分。
于皓南欣赏完这篇大作以后,连连点头:“跑题跑得不停反转,让人刮目相看。”
“用你管!”李若希把自己的卷子抢了过去,生气道,“考试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这种高材生怎么知道学渣的苦。”
“就是!”方盼盼在一边赞同。
“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像你、像袁艾青这种人,还要跳级跟我们挤!”
“就是!”方盼盼喊道。
“你们就该回你们的年级考试,让一让我们这些哥哥!”
“就是!”
于皓南被他们一唱一和的样子逗笑了:“这独木桥得多宽,才能放你们两个笨蛋过去?”
“谁是笨蛋!”李若希道,“我以后要当大将军!”
于皓南看着他,忽然眼前闪现而出的,是李茉莉那一震动军界著名的案子。
徐辰、黎圆杏双副将叛变。
他笑不出来了,想到以后李若希进了军营,被副将们架空的样子。一定是别人说什么,李若希信什么,把他卖了,他还在一旁好的好的鼓掌,高高兴兴地傻乐呵。
……那种不爽的感觉,再一次悄悄地袭来。
于皓南本来想出去跑跑圈,锻炼一下,这回却不走了,而是把李若希扔在一边的各科卷子都拿了过去,一一翻看。
“你要检查啊?”李若希坐在他边上。
于皓南不说话,只是认真地翻看。
李若希有些高兴,方盼盼在啦啦啦地唱着歌,美滋滋地收卷子,于皓南没管,而是看他的卷子。
盼盼的语文和外语成绩优秀,历史政治麻麻,加上不堪入目的数理化生,足以到达本科线,于皓南都不用看。
而李若希,非常平均,没有偏科,而是全部稀烂,都在50分左右。
他近乎发愁地转过头,看着李若希。
李若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挺高兴也挺期待的,漂亮得不似真人,浑身香香的。
“……我建议你留级,”于皓南道,“后年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