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韶国纪 戏曲版 > 第44章 第七本 第二折 骊山北麓烽火再起,帝师悔罪命归黄泉

第44章 第七本 第二折 骊山北麓烽火再起,帝师悔罪命归黄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厢厮杀间,一人徐徐走上城楼,无人阻拦,那人正是天下儒林之首,帝师言炎之。

言炎之出现,无人敢拦,饶是王麒知晓言炎之乃一切幕后主使,看到此般容颜时,心头依旧忍不住敬畏之情。

言炎之走上城楼,站在李无逸身旁,向李无逸揖手,李无逸亦揖手。

易无尘眉头微皱,不知言炎之意欲何为。言炎之虽是他生父,二人却从未相认。言炎之道:无逸啊,我利用你多年,那日仍愿意救我,虽然你知晓我不会感激,可依旧愿意以玄金宝剑换我性命,导致身中剧毒,九死一生。这两个月来四处躲避追杀,是我有负于你。这些时日,我想了许多,有些事情还是决定说出来。

易无尘双手紧握。向城楼上喝道:老东西,你已行将就木,还如此冥顽不宁?

言炎之长叹一声,道:逆子,为父一生想救赎,想求得你原谅,枉顾天道,废弛人伦,坏事做尽。不过是爱惜天下儒林之首美名,为掩饰年轻时罪孽,却用无数个罪孽弥补。

言炎之又向李无逸道:我年轻时便名满澴川,人称商山四皓再世。然无人记得我年少时穷困,皆靠一女子私下救济,二人日久生情。那女子是一位富家小姐,我二人门不当户不对,自然无法圆满,后来她为人妇,育有一子,正要一位教书先生,哪知我二人便就此重逢,日日同在一屋檐下,两厢顾盼,情愫越浓。后来终究不能自持,遂暗中来往,后被其夫发觉,我爱惜名声,失手杀了他丈夫,哪知她心有愧疚,日渐疯魔,口不择言,后来生下易无尘,便跳河自杀了。我当时未曾婚娶,自不能亲养,便独自离去。哪知数年后,一人将他送到我门下,我一看便知他乃我骨血。便收为入室弟子,日日细心照顾。直到一日,其兄长,也即当初我所教少年找来,具告了易无尘早就得知我为他亲生父亲之事,我一时恼羞,将其杀害。

自那之后,易无尘也失踪了。数年之后,我出行时与你相遇,谈吐间提到一人,我料想此人便是易无尘,后暗中查访,果然是他。此时,他已羽翼渐丰,欲争霸天下。而此时,我已为天下儒林之首。那易无尘暗中查访了我与他母亲相识相知之事,又知我弃他不顾,便要我利用你,助他得天下。

言炎之说到此处,眼中已有泪光。他又道:我知你为天之骄子,但答应易无尘在先,便设了诸多局,宋无畏之死,后来又送了那与天心神色相似之丽妃到你身旁,因设下酒局,你误以为与她有染,不得不取她。事实上你二人尚无肌肤之亲。那丽妃不甘寂寞,又独占后宫,人以为专宠,实如冷宫。后来她与外使有染,并诞下子女,你依旧不曾惩治于她。且亲养那孩子,便是当今太子。

当今太子并非丽妃与丞相之子,实在当日,丽妃与那东瀛使者宫中下棋,便有了太子。这也是为何东瀛人不遗余力抢夺太子之故,当初那使者,正是东瀛皇室中人,如今东瀛皇室凋零,后继无人,当时那使者随侍告诉了使者与丽妃之事,且那丽妃因此诞下一子。小皇子与小公主,亦并非丞相骨血,至于何人血脉,尚不得知。

王麒听到此处,一直看着皇上,然李无逸面色从容,似早知晓此事。

长安城内外百姓将士听到此处,皆神色诧异,情状难表。

言炎之早已不在意众人眼光,他道:我亦不知你是否知晓此事,但你确系养育了那孩子,还教的如你一般。之前刺杀你那黑衣女子,便是丽妃,她在宫中与丞相设宴鸩杀诸臣,悉数你罪状,佯作纵火自焚,实乃金蝉脱壳。易无尘知你心中只有天心,不近其他女色,便用徐慧勾引太子。那徐慧是我外孙女,原名文蓉。或许大家很是意外,为何我有外孙女,实不相瞒,我自离开易无尘母子之后,心头抑郁,留恋秦楼楚馆,遇见一女子,生得与易无尘母亲相似,我便留她在身边,但未给名分。只以侍女身份示人。那女子诞下一女,后又诞下一子,因心头郁结难产而亡。那女子,便是徐慧。徐慧三岁时便送去东瀛学忍术,我年年去东瀛看望她。十三岁时带回中原,交由丽妃之手。我助易无尘联络天南地北之人阻扰你,十二年前一局,我以失败告终,易无尘也被人暗算,受伤。后来我才知道,伤易无尘之人乃罗烨。当初罗烨救你一命,我又着人查询那罗烨,了无结果,直到罗灿飞书与我,我才知晓其人。你与几人交往十分隐秘,甚至至今,你都不曾与古月见一面。武昌一别,三杯浊酒,你我师徒情谊断,那酒本该是毒酒,但我不忍心,放你东去,因此激怒易无尘。

言炎之说时,目光扫过易无尘,易无尘已手搭弓箭,倏然射来,李无逸眼疾手快,挡住。

易无尘喝道:攻城!

只听得火炮轰响,城中一屋瓦翻飞,血肉四溅,哀嚎遮天。

王麒亦下令,城上万箭齐发,城外厮杀一片。

言炎之道:架上所绑缚之人,并非太子!

言炎之此言一出,外头将士便毫无顾忌厮杀起来。言炎之正欲说其他,易无尘施施然落座,扬手喝道:阻我者,死。

易无尘左右拔箭,言炎之大笑一声,道:我欲了此残生,那日你决心杀我,无逸暗中救我,我当时不解,无逸只道,虽沧海桑田变,但赤子之心长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九煞】忍向黄泉忏悔罪业,愿此生负债今日了结。平生虚伪应揭。初冬时节,歧路两相别。生有憾,死有愧,寒霜覆眼睫。

【八煞】平生翻云覆雨,精殚虑竭,落得个身后凄切。何曾真诚一语,不忍提萧瑟。无亲旧,无故知,只把名利窃。

【七煞】俯仰有愧思千结,恨堆砌,向谁说。多少孤寒夜,徘徊独问月。月亦无言,人更难解,唯将闲愁付酒杯。

【六煞】不忍把浮名抛却,到头来罪行累累。若是一命两相讫,倒不如一死了之,不必纠结。怕只怕千年青史功过谱,吾之名挂千古罪,生生难停歇。

【五煞】史书谁人写,功过任人说,可惜负了年少热血。欲把英明留身后,却叫苍生苦下泪,心有愧。生之何用,死之苟且。

【四煞】惟愿将前尘往事都忘却,但记得诗酒相逢岁。来生莫相逢,纵使相逢莫相解。一生知己叹无人,聪明一世,自诩了得。

【三煞】君心似雪,可照人间污秽,把尘垢洗却。人生相逢道相左,天意难解,赤子金心贯日月,照人间热血,浩气烈烈。

【二煞】恩情裂,心悲切,寝难寐,醒如醉,人生入长夜。从此山高水阔,死生不相对。人间悲欢离合,天上阴晴圆缺,热血渐冷却。

【尾】春风裁柳叶,夏雨却蝉歇。秋窗月如珏,冬来天欲雪,风凌冽,生死离别,何须悲。

言炎之语罢,随即跃身而下。李无逸正欲抓住,那易无尘数箭飞来,李无逸喝道:师尊!

两人同时飞身跃起,万箭飞向言炎之,李无逸亦被箭雨阻拦,却见一白发老者飞身过来接住言炎之。

这白发老者便是长安更夫,实为温如玉恩师,言炎之故交,二人年轻时被呼为商山四皓再世。

老者道:老言,你这是何苦?

言炎之只道:皇陵切不可去……

言炎之说毕,阖目归西了。

玄金宝剑在手,李无逸直奔向易无尘,易无尘起身迎战,两厢激战,四周炮声隆隆。

长安又是血流成河,哭声震天。此一战,远甚于三日之前。

李无逸玄金宝剑在手,易无尘却身着金丝软甲,不惧刀斧。

二人大战,刀光剑影相撞击,直至黄昏,难分胜负。那四大军侯与御前四杰则奋勇杀那掌火炮之人,至夜间,百门火炮皆毁。城内妇孺纷纷自发灭火,男子则换上受伤将士军装,上前杀敌。

李无逸刀剑猛烈,易无尘身手了得,众人见了二人身手,方知世上有如此之人,皆登峰造极,神乎其技。

忽然,听得远处一声啼哭喊道:父皇!

李无逸回首,乃是小皇子,方今六岁。

小皇子被绑缚,那人刀下,小皇子霎时间身首异处。李无逸一个失神,易无尘放出暗箭,两厢杀手相助,李无逸受伤,易无尘得以逃脱。

是日,长安军民死伤十五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