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韶国纪 戏曲版 > 第36章 第六本 第一折 访梅园得玄金宝剑,至江东定内外之事

第36章 第六本 第一折 访梅园得玄金宝剑,至江东定内外之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桃红】有人不信我之忠,恨得我把心剖出来才能服众。老夫我今年六十二,执掌江左何曾负先公。今遭竖子詈骂,顿觉人生何用。陛下明断,微臣怎敢糊弄,还望陛下知臣忠,臣纵死也从容!

李无逸心头雪亮,却道:王侯将相宁有种,百年前若是江东杨氏接受前朝托孤之意,或许此时天下皆姓杨。

杨哲听了如此,正合心头之意,若是此番将皇上糊弄过去,得了江东大权,到时候哪里需要看杨驰那匹夫之颜色,忙向李无逸道:陛下话虽如此,然天下哪个能及得上陛下英明神武?东瀛人虽数次派人委说于臣,然臣记江东杨氏世代遗训,不敢轻弃。

【秃厮儿】陛下千古一帝,泽被天下恩重。今日曙光照,只待燕山勒铭,泰山禅封。

杨驰一贯恶心这等虚与委蛇之嘴脸,咬牙切齿道:陛下,臣等江东一门忠烈,愿守先祖遗训,利天下者护之,逆天下者杀之。如今却有别有用心之属,欲毁江东基业。陛下明察。

【圣药王】江东有遗训,杨家世代需尽忠,岂因功名富贵恃前功。江东子弟护百姓,非为邀恩宠。但求个海清河晏,不为称雄。

杨哲便是为了激怒那杨驰,忙道:杨将军所言及是,我杨门忠烈,在护江东百姓,陛下护天下,我杨氏自当拥戴,绝无二心。今番有人欲倒戈东瀛,若非老臣一力劝阻,今番哪里能在此面见天颜。

【麻郎儿】有人阳奉阴违,背地里卖国求荣。到陛下这里,又装作尽忠!

那杨驰虽是武夫,怎的听不出这指桑骂槐之意,气得冲上前一顿老拳霍在杨哲脸上,骂道:你个老不死的,日日都是你蛊惑人心,天天游说劝降,劝你个先人的降,你狗日的杂碎也配姓杨,也配提老子先祖。还敢恶人先告状。

杨驷贺连贾亦真三人已上前拦住。

杨骠上前委屈道:陛下您也瞧见了,那等匹夫,丝毫不听劝,动辄挥拳打人,以致江东今日分崩离析之局面。

【幺篇】江东杨氏之训他何曾记心中。今日露了嘴脸,欲杀人灭口,哪把陛下放眼中。

李无逸抬手道:你二人且坐下,江东之事我已有定论。今封杨驰为江东都督。

那杨哲听了气得手发抖,面发白,向李无逸劝道:这杨驰不过三十岁,如何能主持江东军务?

李无逸却道:江东子弟自古英雄出少年,不必以年纪论事。

李无逸又问:杨将军,目前江东粮草军备百姓数目,你可知道。

杨驰上前道:启奏陛下,目前江东府备有粮草三千万石,其中军府存粮一千万石,其中六百万石在各地分部,用于荒年赈灾和调控物价。军中男子平均一人一天一升米,江东所有军府一共十万人,一天消耗粮食一千石。如今战事起,我已经向民间征调百姓,臣令杨驷先前拟好徭役政策,只未颁布。按照往年计算,若是战事起,粮食或减产三分之二,湖广江浙之地为天下粮仓,若是两湖两广情况稳定,则可保天下一年之粮无虞。

杨哲听那杨驰回答有条不紊,一时不知如何自处,忙给杨骠递了眼色,故作口吐白沫之状昏昏欲倒,杨骠会意配合,大哭道:杨驰打死我爹爹了,哪里当得起江东之主啊。

【络丝娘】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他竟打人不忌众。皇上替臣做主,把这飞扬跋扈之人正法方能镇我江东。

李无逸道:杨老先生为江东操劳,此时体弱,不宜奔波,江东政务且交由杨驷主持。

杨哲听了,眼眶一翻,竟真昏死过去。

姚思杰上前行针。那杨哲便醒过来,正欲假装昏死过去,见左右已经拿着枷锁,早吓得溺尿,忙上前欲扯皇上衣角求饶,贺连上前拦住。

贾亦真手持卷轴道:此乃百姓万人血书杨骠通敌叛国之罪。

那杨骠哪知有此一招,忙跪地道:陛下明察秋毫,有人陷害我父子。

【东原乐】我父子两代效忠,天地良心,陛下岂因诽谤之言,似这般闭目失聪?若陛下失了偏颇,只怕失尽人心,明日再无江东。

又一个人亦龇牙咧嘴道:

【绵搭絮】如今天下已乱,饶你有传国玉玺,上方宝剑,又有何用。唤你一声陛下,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如今咱也不是三岁小孩,你莫拿着鸡毛当令箭在这里起哄。

那杨驰啐了一口,一刀过来,那人头落地。

李无逸面不改色。

左右欲反之人立刻跪地噤声。

杨驰跪地道:让陛下受惊了!

【拙鲁速】江东出了鼠辈,微臣罪深重。幸蒙陛下定乾坤,臣方敢收拾这些窝囊种;今日灵前斩逆贼,血染白练红;以厮之头祭三军,再筑文事武功。助陛下一力,共待天下大同。

李无逸扶起杨驰道:

【幺篇】国祚盛,百姓福,天下安,四海同。只图海清河晏清平乐,竹丝管弦,文韬武略,江山如画中。大道之行自有时,今日起风云,成败此一举,全在诸公。

左右将叛者正法,于李无逸面前誓师道:

【尾】男儿执戟安天下,仗剑除逆寇,把生死看尽,把酒论英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