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庙屋顶的破洞外,天空湛蓝,阳光透过破洞照洒在了林一身上。
林一醒来,坐起身看了看还在熟睡着的其他孩子,便掀开身上盖着的薄棉被,走到庙门边。
庙外,大人们在忙碌着,把为数不多的行李收拾着搬上板车。当初驮着妇孺出村的三头驴,如今就剩下了一头,原先的板车也早就因为旅途遥远路况不佳而报废,也多亏路过的几座城,将自己紧缺的物资匀给我们些,才让这一村的人走到了这里。
在和大家准备上路干粮的刘婶恰好抬起头,正看那站在庙门口的一伊此时正看着外边呆呆地出神。原先刘婶就怪稀罕这孩子,而现在的她这般小的年纪,生的娇小,那破庙的门槛都有她膝盖那么高,又没了,爹娘,看得刘婶一阵心疼。她喊着林一现在的名字,招呼着她过去。
“一伊呀,来吃些,待会我们就要走了。”
林一接过盛满热粥的碗。说是粥,却是汤多米少。
刘婶给林一递了半个玉米饼,“多吃些,路上别饿着。”
林一没接,“我坐板车上的,不费力气,不饿。”
“没事,吃吧。”
没办法,林一接过刘婶硬塞过来的玉米饼,撕下小块便又递了回去,“我就吃这么多。”
刘婶见这孩子如此年纪便这般懂事,更是心疼,揉了揉林一的脑袋,爱惜地看着她。
大家开始上路了,年纪小的,走得慢的几个孩子都坐在了板车上。
在一伊的记忆里,出村的绝不止这些人,这村子近百人,约莫少了半数,可见这一路的艰辛。尤其是那没来由的寒症,不止是一伊娘亲,刘婶唯一的儿子也折在了上面。一路上,只要是停下休息,刘婶就看着这群孩子,想来是在思念虎子。
大家先是走的野路,路况不好,一路颠得林一屁股疼。走着走着,路变宽了,也平坦了许多,这是距离出发已过去了三天,也是林一成为林一伊的第六天。
“终于走上官道了。”村长的声音响起,带着些许喜悦,“再有一天,只要再有一天我们便到了。”
林一看向这位老村长,他的身体倒是很健朗。
由于快到达目的地,大家的心情显然好上不少,都顾得上谈天了,孩童们也在嬉闹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