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要脸的对话好像已经不只发生过一次,不过上次已经是在很久以前,在白月舒还是容易脸红结巴的“小白”,大约十九二十岁的时候。
譬如有一回,他们总部一批仿生人出故障,涉及到前台接待秘书多个职位,如果不是“砖头”四组加上周边抽调的人手,大楼里的行政系统能一下瘫痪了半个。而那时候,人造人服务的应用刚刚面向社会,最先批使用的都是每个洲区的总部,自然的,没有别人能提供经验。
故障就丢多大的豪门也禁不起啊,又不是什么士多店买的,还得加一笔销毁费。而修理,有两种选择,一种呢是直接无脑拉回到所有总部实验室那边,修好了运回来,而另一种就是——自力更生,在亚洲,或者再缩小范围——在总部所在的华国境内寻找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这样后面类似的情况都能得到及时便捷的解决。
无忧素来重视一线人员,也就是任务执行官和联络员他们,一线高层的周例会几乎都由部长亲自来主持,会上部长浅提到这个话题,而几乎所有与会人员听了都表示——还是自力更生吧。
倒不是他们是多么自强不息的君子,主要还是因为——一提到所有总部,百分之八十的人脸色都不自在了,而提到那个研究室,脸青了百分之两百,之所以是百分之两百是因为青上叠加着黑,色深,因此一个能算俩,估摸着真选第一个没人愿意接这差。
所以,毫无悬念的,第二个选项以断层的优势入选。
那么,回到那个问题,让谁去合适?又去哪?
王华盛目光偏向二组方向,二组下辖的其中一项就是高新技术,问他们合适。
常年出差归来社交常用语还是“嗯哦好”的半技术咖二组长很耿直地表态道——知道地儿,不是谦辞,仅限于知道。
二组长可能多少沾了点“二”,见部长听完后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也茫然地瞪大眼也看回去,大眼瞪小眼看着。
——我说完了啊,不熟。
王华盛:“……”
好吧,多学门手艺傍身真有用,文武双全的情况下“寡言少语”点也没什么。
“四组暂时没有没有要紧的事务。”姜组和部长眼神短暂交接了一下,点点头,轻轻把话接了过去:“就移交到我们四组吧。二组,具体的哪个山里,你把那几个坐标写来给我们。”
“嗯。”
部长颔首:“那就劳烦四组了。四组的各位,大家如果有人脉觉得有说法的,欢迎去找你们组长。当然,其他组的人同上。”
这事算告一段落了,而坐后排沉迷摸鱼不可自拔的某俩人听到“海岛”时耳朵却不约而同动了动,一起抬起头。
摸鱼不奇怪,那块坐的都是“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四组各精英,然而再精英也是“砖头堆”啊,大事和他们不能说完全无关,只能说关系不确定,开会汇报模板就是我们上周派出多少人去第一二三组圆满完成了多少任务,一个都没断胳膊少腿的回来了,还有保证完成下周清理低级委托的指标,不能让人觉得我们不重视中低端客户……所以除了他们的组长大人和几个组干部,其他人全在发呆的发呆,看手指的看手指——会议室不允许出现带娱乐项目的电子产品,以及聊天,小动作,搞怪,没明文禁止发呆。
混在一起那么久白月舒也一直没学会“社畜们”心照不宣的精髓,觉得不太好,又觉得和前辈们特别是旁边那个姓纪的步调不一致更不好,只好每次“入乡随俗”,用呆愣的表情聆听会上发言,只要没人撩拨他,能听得很专注。
纪望游先前只是笑,没有去改变他。
所以这次白月舒还在听下一个专题,纪望游已经抓住了重点,抬头,侧目。根本不用戳,坐旁边的殷冉已经看了过来。
——山呀?
——听说搞这行的环境质量要求很高。
——也就是说风景很好。
——这种事日期很宽。
——搞吗?
——搞。
俩一丘之貉的货色对视三秒,娴熟地用眼神交流完,不言之意中,对于旅……对于出差已经有了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