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的寒风灌入了车厢内,赵辛野在冷风里瞬间清醒了。
他顿了一下,而后关上门。
所有的杂音被隔绝在外。
他不能见他。
他现在做了警察,有光明的前程,自己现在又算是什么?
可能是刚才关门的响动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坐在车内的赵辛野看见人群中的秦译停住了脚步朝他这边看来。
微风拂过他的发梢,他的眉眼在夜色下愈发乌黑深邃,赵辛野不知该怎么形容那个画面,好像一时间他的世界里只剩他一人了。
车窗是单向玻璃,秦译看不见他在后座的身影,也不曾知晓自己在那个夜色里撩拨过他的心弦。
“赵先生,那是你朋友吗?”司机问道。
他沉默了许久。
直到秦译等人的身影消失在了视野尽头,他才哑着嗓音道:“……认错了。”
他们本就不该认识的。
他这种在黑暗边际徘徊的傀儡幽魂,注定与他是两路人。
赵辛野不甘地转过脸来,吩咐司机开车返程。
几个月后,他被诚盛证券开除,原因不明。
赵辛野思考了很久到底发生了什么,看他不爽的人太多他竟然一时想到不到到底是谁从中做梗。
最后他只能归咎于行情不好,公司优先保住alpha员工。
若是他自己生活其实他并不差钱,但是蓝天使的孩子们却等不了那么久。
特别是那个需要骨髓移植的孩子。
听说最近已经匹配到了合适的骨髓,但是资金却不足,赵辛野只能先将自己的别墅抵押到银行解片刻燃眉之急。
但是还是不够。
蓝天使的资金不能断。
根据他的简历再找工作其实不成问题,但是可以与诚盛媲美的其余两家公司不知为何拒绝了他的联系,剩余的公司给不了那么高的薪酬,他还是会有资金的问题存在。
赵辛野在家辗转反侧了数日,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世界上有那么多被遗弃的beta,也有那么多beta在遭受着不公的待遇,继续这样下去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若是借助那些上层alpha的力量呢?
他们手上有的是闲钱,甚至动辄就会给出上亿的钱就会去投资一些内行人一眼便能可能出的圈钱骗局。
就算赔了他们也没有太过追究,只是会觉得自己气运不行。
那为什么不能用于去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呢?
窗外大雨倾盆,闪电的光勾勒出的赵辛野在黑暗中的侧影。
他起身打开了电脑,在屏幕上敲下了“荣生基金”的初稿。
荣生基金——旨在为所有的走投无路的beta或者Omega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住所收容等等,本质是个慈善项目。
但是要那帮上层的Alpha给他们一直瞧不起的beta白花钱,是不现实的。
赵辛野思考了很久,盘算了无数盈利的可能,最后发现这件事怎么说都需要一点别的支持。
他需要政府方面来为自己担保发售。
他花了一晚整合好了大体的思路,在天刚亮的时候边出发寻找到了方绰锦。
他隐瞒了自己的本质目的,只是像平时一样给方绰锦提供了一个新的赚钱的方案——他们这次发行的基金与政府债券绑定,融合两方的优势,提升盈利的同时保证投资人的本金。
筹集来的钱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国家基建项目,从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另一部分正常流入金融市场做好风险与收益的配置;最后一部分投资天使项目,做长线规划。
方绰锦穿着睡袍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听着赵辛野叽叽咕咕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只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天使项目?这是什么?”
“创业初期的小公司,”赵辛野面不改色地道,“投资他们风险大,但是以后极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利润,不过周期较长罢了。”
是的,周期很长。
等那些孩子长大了,能正面回馈社会之时,便是最后的利益收尾。
方绰锦拿着他的计划书大体浏览了一遍,问道:“所以你最后的确定的周期和利润率是多少?”
“两年期,年化利率16%。”赵辛野道。
这是他在保本保息的基础上能算出来的最短周期与最大收益了。
“太长了,不行,”方绰锦放下了计划书,如蛇一样橙黄色的瞳孔看向了他,“第一批债券周期缩短到四个月以内,利润提升到20%以上。”
赵辛野闻言忍不住皱眉:“可是方先生,这样没法保证本金安全了,荣生基金本质是债券型混合基金,不可能有那么高的……”
“那你就想想办法,赵经理。”方绰锦笑道:“周期太长的新债券,不会有人买的。”
赵辛野从他的笑意里觉察出了些许不对,可又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
“又要保证利润又要缩短周期……”
赵辛野默念着他的要求,最后有些纠结地望向了方绰锦,后者仿佛正在等着他的答案。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稍微有些擦线了。
对于新债券投资者大多处于试水与观望的心态,第一批买入的应该不多,等周期时间一到,用方绰锦这边本有的资金给他们结算利润,获取信任;第二批债券的发行应该会顺利很多,此后只要将每一批发行周期错开,便能用新筹集的钱抵扣之前的承诺利润即可。
“……那这和庞氏骗局有什么区别?”赵辛野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方绰锦悠然地靠在了椅背上,“赵经理,之前好像是你给我说的吧,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