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出一声轻笑,可谓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姑娘总是……祝愿孤旦逢良辰……”
紫藤花垂门,在夏夜中卷来阵阵幽香。烛火萦萦,更显公子倾世无双,芝兰玉树。
那原本冷漠的凤目微微一弯,竟生出一派缱绻,多情勾魂。
宝知面无表情,却心惊胆战。
自古南国北方佳人辈出,尚且引得诸侯争权逐美。
可现下竟有这般英俊的男子,这人又深不可测。
真是蓝颜祸水……
与魏姑娘倒是般配。
太子妃就该是端庄又倾城。
“坐。表弟怎么也这般拘束?”
宝知摸不清他突如其来的行径,只大大落落坐下。
世子见宝知坐下,顿了顿,坐在太子左手边,与宝知隔了两座。
倒显得宝知被二人隔阂出去。
太子道:“给宝姑娘斟酒。”
自有锦衣卫恭敬地扶着玉觥,往一浮雕荷花纹犀角杯里酌,捧着托盘要奉给宝知,却见世子起身,径直取了酒杯。
“殿下恩赐特供宫宴成春酒。不过梁妹妹体弱,怕是承不住,未免失态冲撞了殿下,不如由臣这做兄长的代喝吧!”
说罢仰头灌下。
太子未斥其失礼,只淡漠看着。
不出宝知所料,世子饮下,开口谢恩,便一阵头晕目眩,瘫倒在椅上,面色同喻台如出一辙,一旁的周寄忙扶着他出门。
室内只有昏睡的喻台
“殿下所为何事?”宝知单刀直入,懒得同他打回合。
太子不应,只一杯一杯饮着淡青的酒液。
这人什么毛病。
她明日可还有事呢,哪有时间在这里陪上司过中秋。
宝知正欲起身,便听见男人沙哑的声音。
“今日……是孤生辰……”
蝉鸣声声,她听得断断续续。
想要庆祝生日喝酒跟朋友去就是了,拉我这个下属做什么?
她不耐,却装出一副诚惶诚恐:“殿下恕罪!臣女竟不知!”
“母后说,中秋出生的孩子福气太厚,会被菩萨招去做童子,对外报推迟了一月。”
宝知只干巴巴道:“哦哦。娘娘圣明。”
喝了酒的太子褪去了清冷,好似坠入人间的谛仙,唇红齿白,生出几分勾人的气魄。
他真的喝多了。
如同扯开一个口子,太子开始颠三倒四地回忆着,说他小时嘉盛帝亲自教他写字,说谢皇后亲手给他做吃食,说他在东宫秘道的那三日,说他父皇母后的尸身,说他的恨,说他的孤独。
宝知心不在焉地附和着,却恨不得飞到雍王府。
邵衍生父下落不明,生母避居。
没人同他过中秋,无人陪他饮酒。
无人听他诉说这些年的不容易。
太子说着,忽抬头道:“宝姑娘已近及笄之年?”
宝知回过神,谨慎道:“大差不差。”
太子放下托住额角的手,倾身靠近宝知,骤然拉近的距离,叫一阵竹叶酒香直冲宝知的眉目。
她撇开脸,避开那阵夹带着龙涎香的男子气息。
“姑娘还未取字吧,”男人自顾自说道:“也是,梁大人早逝。”
他越说兴致越高涨:“这般,我赠姑娘一个表字,便叫懿……”
“殿下醉了。”宝知突然开口打断。
直白赤裸地打断太子心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
“竟险些失了分寸。”
那双原本醉眼迷离的神态一扫而空。
既然被戳破了,也无需装下去。
宝知原以为是自己自作多情。
现下她已经明白了。
此时,倘若装作若无其事,甚至顺从太子,是保全了双方的脸面,但会致使太子误解她行为的真意。
或许是吊桥效应,或许是她身上有太子欣赏的品质,所以太子对她产生好感。
可这都不是她可以顺势为虚荣心而屈服的理由。
是的,在当下的场景中,处于最顶层的人展示出青睐,这种【别人都得不到的东西却叫她触手可及】的感受实在是无以伦比。
但这种高人一等带来的错觉无法满足她长久的精神需求。或许对于这个朝代其他的姑娘而言,能成为太子的女人,日后成为有品级的妃嫔,甚至一路晋升成为皇后、凤袍加身是无上光荣。
可是她不喜欢。
太子喜欢她的特殊,可她因为特殊而敬而远之他的喜欢。
荣誉富贵叫人眼红,但她更爱自己。
一入宫门深似海。不能四处行走,不能在一定范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能待在四四方方的地方,日复一日候着可能会来可能不会来的男人的临幸。
真恶心。
成为大家宗妇起码还能出门,不必将此作为一种恩赐。
她是希望过着体面的生活,可体面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为极致的生活质量,必须压制本性,那未免太糟糕了。
“女子及笄,父兄赠字,若无父兄,则由夫者而定。”宝知不疾不徐道:“臣女无父无长兄,自是由夫君取字。殿下心怀百姓,全天下都是大盛的子民,自是叫人动人,只不过殿下日理万机,臣女又如何用家私事扰了殿下。”
不等太子回应,宝知抢先一步接着说道:“虽是私下相见,可已在长辈那过了明路。臣女斗胆,早已视殿下为堂兄,做弟媳的得长兄关爱,自是感激不尽。”
「别说了」
宝知退到一旁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臣女幼失怙恃,是教化不周之人。过去数月跟随殿下习得礼仪教庶,犹如开智,受益匪浅。殿下师从臣女外祖父及外祖父之长徒,最是识礼知书之人,可谓教学相长。”
「别说了」
「孤不想听」
“殿下既是君,亦是堂兄、师兄,更是师长。”
“臣女对殿下忠心耿耿,自是无旁心。为殿下所做一切,只愿殿下心系百姓,振兴大盛。”
「孤想听的不是这些」
“臣女生性保守胆怯,无心留青史书,亦不愿殿下为臣下修改旧制,若是要分荫福祉,便落在臣弟身上便是。一则警戒恪守礼制,二则锻炼臣弟。”
不过一盏茶时间,句句只显些许【礼】,实则字字显【礼】。
本质而言,她和太子还是一路货色,皆是心底划了底线的人,在底线之上任何行径皆是理直气壮。倘若行事过了底线,则无法为自己开脱。
「我能如何,我又想如何?」
俊美男子神色冷峻,静默的凤目深邃,薄唇紧抿,下颌微微绷紧,疏离而倔强,竟有些像受伤的孩子。
宝知觉得自己这个猜想有些可笑。
受伤?太子也会受伤吗?
她不关心他受不受伤,也不关心他难不难过,只希望不要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室内沉默许久。
宝知仰着的脖子都酸痛,正想心一横起身,便见那抿得有些发白的唇一张,露出红艳艳的内腔:“倘若……倘若先……”话未完,胜邪在垂花门处低头禀报:“殿下恕罪。郡主娘娘遣绿苏姑娘来寻宝姑娘。”
太子沉默了一会,道:“起身吧,既然外祖母寻了梁姑娘,姑娘自处便是。孤也该回宫了。”
多年后,她闲暇时无意忆起此事,只因已做了母亲,才觉自己年幼时的天真残忍。
当年的太子未说出口的青涩心境她再也无从得知。
或许便是魇魔的预兆。
也许当时她做出不同的回应,后续发展便会不同。
可他们都知道,即便再给宝知一个机会,她仍会这般,不给他留下任何希望。
可十四岁的梁宝知只是悄无声息地卸了背上的紧绷,恭敬地拜别。
第二日,东宫赐了些进贡的茶叶,先送到决明堂。
在碧纱橱歇了一夜的宝知刚出庭院便遇见东宫遣来的小太监平云。
只见清秀的内监微笑道:“梁姑娘安。”
宝知道:“平云提督安好。”
平云忙道:“梁姑娘客气。”他上前一步,轻声道:“殿下昨日吃醉了,倒扰了姑娘,故而晨起便送了最新卸船的天竺茶来给姑娘赔罪。”
宝知心中反而更警惕,面上一副感激不尽,对着东宫方向恭敬行礼:“殿下关爱!百姓福祉矣!”
接下来她草木皆兵,兢兢业业数日。
什么路遇成为锦衣卫还吊儿郎当的季小公子,双方友好交谈了一番,互相问候;什么宴客听闻贵妇们讨论陇西人礼数不周,竟由着家中未成亲的公子领着小妾在京中赴宴,侮辱门第,真是坠了她们的身份;什么京中又一风头正盛的第一美人魏家三姑娘宴客,叫宝知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雍容华贵、德才兼备、温良娴舒。
难道是她多想了?
宝知狐疑,不过还是告诉自己不要多想了,明日长泰郡主出阁宴定要把握机会,寻邵衍好好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