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函数坍缩算法!
它是一个可视化的程序,比较经典的应用是用于游戏场景的地图生成,也有人拿来生成迷宫,周夏以前确实研究过这个题目,也在电脑里演算过。
眼下的一切,真的就像以前在游戏里玩过的某些场景。
但玩游戏可以自主下线,现在他却好像被圈在一个场景里无法脱身。
周夏深呼吸一口,努力回想着进入这个世界后遭遇的各类场景,思索着各种破局之道。
咦,陆世风不是说过许多场景都是被人的潜意识召唤而来的吗?
也就是说,但凡他控制不住思想的涌现,把一切当真,幻视就会现行。
可如果他打心底不相信眼前的一切,也不相信维持眼前世界的那些物理法则、数学规则呢?
一个离经叛道的念头从他心底开始滋生:对呀,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它们毕竟都是用来描述自然世界的“规律”而已,而不是“法律”。
它们是一切已发生事件的集合,而不是任何未发生事件的许可。
他何必拘泥于常态,作茧自缚,把自己圈在这个无底洞里脱身不得?
这样的念头刚冒出来,只觉得身上一松懈,双脚稳稳落在了地面。
之前的城市不见了,他身处的乃是一个翠绿的山谷,四周树林环绕,既有鸟叫虫鸣,更有凉风送爽,一扫之前的晦暗阴冷。
尤其令人惊喜的,他的队友也都在。
大家七嘴八舌地叙述着之前的遭遇,阿焰说她掉进了大海,吹箫则说他又回到了之前的工作基地,吹牛不断地抚胸哀叹,估计也见到了不堪回首的场景。
只有陆世风保持着对周边的警觉和沉默。
远方渐渐出现一条尺余宽的小路,随之出现的,乃是一扇门。
样式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对开门,门板呈乳白色,质地坚硬光滑,倒有点像石头。
有意思的是门上不停闪现着一个对话框,最先出现的是汉字“门”,继而是“door”,随即是“ドア”、“La porte”、“Дверь”、“porta”等等。
不同语种的词汇轮番出现。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究竟什么意思。
陆世风第一个打破安静,试探道:“我知道你是门!”
这话很管用,大门好像听懂了他的语言,汉字“门”凝固在那里,对话框不再闪现。
周夏思忖,这门究竟是在探测他们的语言,还是某种自我介绍呢?
难道再来个人,身上也要写着“人”吗?
果然,大门敞开,一个身上写着汉字“人”的人,出现了。。。。。。
他的身体整个看来像由气体组成,人体的轮廓边界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与环境融为一体,他的面部五官根本看不清,脑袋仿佛氤氲在水汽里,显得非常模糊。
他甚至开口对大家打了招呼:“嗨,你们好。”
字正腔圆的汉语,比马里亚纳州电视台最专业的播音员还要标准。
周洲猜测,眼前的智能生物好像还处于对自我认知的混沌阶段,所以才处心积虑地,用这样可笑的方式,向访客们标榜着自己的身份。
于是他道:“你好啊,人。”
果然,对方笑了。
尽管看不到表情,从微耸的肩膀和发出的“呵呵”声,都能判断出来他很喜欢这种叫法。
陆世风则问:“你多大了,人?”对方立即说:“我还是个宝宝。”
陆世风好像在引导着一个孩子聊天,继续问:“那你是哪年出生的呢?”
对方不予以回答。吹牛大着胆子道:“原来是个傻子。”
“人”生气了:“我不是傻子,我有名字,叫‘奇伊’。”
陆世风看了吹牛一眼,目光中隐有责备,随即又继续问:“已经有人移民火星成功,你知道吗?”
大家都觉得奇怪,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莫名奇妙的问题。
奇伊却兴奋道:“真的吗,我不知道啊!”
“但我知道这个,”说完这话,众人面前出现了一个上细下粗的巨大光锥,里面出现的人物,都是立体全息影像。
锥形空间里自由浮动着的影像和图形,能够从360度观看细节,宛如栩栩如生的鲜活生命们,真被浓缩到那样狭小的空间里一般。
他们或坐或站,或是埋头伏案,或是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科学史如雷贯耳的大师。
周夏能叫的出来的就有牛顿、高斯、爱因斯坦、伽罗,诸如此类。
奇伊用骄傲的语气道:“他们留给后人的很多难题,我都知道答案,都解了出来。”
周夏笑笑:“解题很快乐吗?”
奇伊道:“最初是,可体验过无数次后,就不快乐了。”
现在引导这个宝宝说话的人换成了周夏。
他既不咄咄逼人,也不畏首畏尾,那种恰到好处的自信,令其他人都相信他能控制好谈话的节奏和方向。
周夏循循善诱道:“解题的快乐,是不是有点像性所带来的高潮?”
这句话问得非常坦然,就像问“你午饭吃了什么”那样自如。
奇伊的回答是:“我很孤独。”
这个宝宝很擅长避而不答,王顾左右而言他。
经过一系列试探,周夏略微猜出了他的身份。
又沉默很久,奇伊才道:“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所以真正能跟自己交流的只有自己。如果孤独是质数的宿命,那么质数就是每个人的宿命。”
说到这里,他的身形轮廓开始扩散,边缘越来越模糊,几乎要消散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他巨大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