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小木屋的一处,简单的家具,靠着日光照射,看上去十分简陋。
一名士兵把信函送到正在看书的黄嘉传面前,他看了看,眉头就皱起来。
杜曦央走过来问:“怎么了?”
黄嘉传说:“大同齐府邀请我与他们里应外合,把皇族掰掉。去吗?”
杜曦央倒吸一口气,然后说:“看来跟她的战斗不可避免。还有选择吗?当然去。”
晚上,司徒弘进入养心殿,黄洛站起来说:“太子有何事?”
司徒弘挥挥手让下人退下,然后坐在椅子上说:“你爹的队伍偷偷潜入到京城。然后再派另外一队使者来到京师发难,声称有一人在京城失踪。”
黄洛手指捂住嘴唇说:“很熟悉的配方啊!这不是八国联军的借口吗?”
“何为八国联军?”
黄洛说:“啊,是以前母国遭遇的八个国家的侵占前所提出的借口。”
司徒弘说:“阿法尔还有此等历史啊?”司徒弘若有所思地说:“倘若丈人那边能够和谈就好了。”
黄洛皱着眉头说:“我和他们已经恩断义绝,他们...嗯...不对,或许有办法,只怕父皇和文武大臣不愿意。明天觐见父皇吧!顺便听一下大臣们的意见。”
司徒弘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朝廷之上官员们纷纷指责准太子妃带来各种祸端,导致大同面临大敌。
官员甲说:“准太子妃带来的事,陛下难道不闻不问?”
官员乙说:“陛下不可有偏心!本身就是亡国的公主,心不留大同。不可重用啊!”
“放你的狗屁!”
此时,黄洛趁此机会走进朝会之上。
黄洛说:“各位请听我一言!”
所有人把视线投放在黄洛身上。只见她眼神中透露着坚定来到最前面行礼。
“儿臣参见陛下。儿臣想就目前大同一事向各位文武大臣商议。”
司徒辰:“准议。”
黄洛转身看向朝会下的所有大臣:“诸位大臣。阿法尔帝国如今虽然意图侵害大同,但是毕竟阿法尔帝国的反叛行为,是基于复国而行动。故此,本人认为应该把大同内原阿法尔帝国领土交由其子民管辖,并成为我大同的附属公国。”
黄洛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全场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黄洛静静地等待着,心中也有些忐忑。
她紧紧地握了握拳头,暗暗想着,一定要让他们接受这个提议,不然局势会更加难以控制。
官员甲站出来,捋着胡须说道:“哼。阿法尔帝国曾经背信弃义,成为附属国后若再反叛,又当如何?”
黄洛毫不退缩,回应道:“长久灭寇行动,并不能带来长久安定。相反,我们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个制度执行。由他们自治,并保留大同最高管理权。”
官员乙走出来说:“现在身居后宫依然参政,实在自大!你懂稳军心吗?你懂稳民心吗?你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吗?”
王宰相走出来说:“微臣认为准太子妃所言有理。如今反叛军的猖獗,实质根本问题就在于长定安居。我国对阿法尔帝国赶尽杀绝,自然逼虎跳墙。”
官员甲说:“只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不会勇于承担!王宰相,敌人可不会对你仁慈。”
林嘉乐说:“末将认为王宰相所言极是。不可走霸主之路,而应该走贤君之路。”
在朝廷官员舌战期间,黄洛甚至多次想加上自己的意见在大家的讨论中,但是都被一一阻止。
最后,一名官员甚至提出弹劾黄洛。
随后,大臣们纷纷指责黄洛带来祸端,要求取消准太子妃名分。
黄洛被这些人逼疯了,于是破口责备说:“那么为何京城重地竟让一大批叛党轻易进入?你们口口声声,做事却马马虎虎!”
所有人沉默了。
刚好,一名士兵匆忙跑进朝会汇报:“急报!报告陛下!阿尔法帝国在城外集结,然后城门被另外一堆人包围,众多将士被俘!”
黄洛很意外,但是也有疑问,这么明显的里应外合,很明显有内鬼。
她的心猛地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焦急,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一名官员说:“陛下不可再犹豫!我们必须把罪人黄洛推出去!”
然后纷纷迎合。
黄洛心想:“这些人就自顾自说,明显的一派接一派。根本不把皇帝放眼内。”
此刻,司徒弘走进来说:“众位为官的尽管找人顶罪而不是切身解决吗?”
司徒弘自信地来到黄洛面前,然后向皇帝行礼:“儿臣参见皇上。”
官员乙说:“太子殿下,我们没说错。现在是对方不愿意遵守规矩办事!”
司徒弘说:“本王现在为太子妃一事就事论事。如果因为曾经犯过的过错而错失控制对方的机会,乃是兵家大忌。”
“根据本王所调查,阿法尔帝国的叛乱皆由冲突引起。如今我们只需把好处摊牌,让对方倚靠我大同。这样人质才会得救。我们的思路一开始应该往这方面去想才对。”
大臣们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