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京城,银装素裹,寒风凛冽,却难掩城中洋溢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起大红灯笼,彩绸飘扬,灯火通明,仿佛要将整个冬季的寒冷都驱散殆尽。这天,不仅是新年即将到来的预兆,更是因为今日是安边侯公孙嘉树和文靖公主李瑜的大喜之日。
皇宫深处,一处幽静雅致的宫殿内,李瑜正端坐于铜镜之前,神情宁静而庄重。侍女们忙碌地穿梭于她身边,细致地为她梳妆打扮。她那如瀑黑发被细心梳理成精致的发髻,上面点缀着各种珍贵珠宝制成的发饰,熠熠生辉。一袭红色嫁衣如同火焰般热烈而庄重,衬托出新娘子的美丽。
“真美。”李泽的声音自背后缓缓传来,带着无尽的温柔与自豪。她走近镜子旁,凝视着里面那个梳妆完毕、美艳绝伦的妹妹,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随后,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金钗——“凤凰于飞”,并轻轻地将其插入妹妹的发髻之中。“愿你此生幸福安康,与安边侯白头偕老。”
见此情景,站在一旁的曹玉竹不禁眼眶微湿,悄悄拭去眼角滑落的泪水。作为一位母亲,她的心中既有对女儿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喜悦,也不免有些许不舍与牵挂。她悄悄拭去眼角滑落的泪水,努力保持着微笑。身旁的邓媛见状,连忙上前轻拍其背以示安慰:“放心吧,阿瑜找到了值得托付终生之人,将来定会过得很好。”
坐在一旁的王璇看着眼前的一幕,思绪好似又沉浸到自己出嫁的时候,那时候真是恍如隔世啊。
当听到安边侯迎亲的队伍已经到来的消息时,整个宫殿弥漫著一种既庄重又略带感伤的气氛。文靖公主李瑜在喜嬷嬷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来,准备向皇姐李泽以及两宫太后告别。尽管身上穿戴著沉重而华丽的嫁衣,但她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沉著与冷静,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让人感到安心。
文靖公主首先转向了女帝李泽,深深地行了一礼:“皇姐,文靖此去,愿不负皇恩,亦不负此生。”
女帝李泽走上前来,伸手轻轻扶住文靖公主,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她还是微笑着说道:“文靖,你从来深明大义,朕相信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若是将来有任何难处,务必及时派人禀告朕,朕无论如何都会设法帮助于你。”
“多谢皇姐厚爱,文靖铭记在心。”文靖公主再次行礼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却依旧坚定。
接着,文靖公主转向了两位太后,恭敬地跪下行礼:“文靖拜别太后。”
左侧的孝烈太后邓媛慈祥地伸出手,让文靖公主起身,她的眼中满是疼爱:“孩子,你是个懂事的好姑娘。去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也要照顾好安边侯。若有空闲,记得常进宫来看看。”
右侧的孝慈太后王璇也温柔地补充道:“是啊,瑜儿。虽然舍不得你离开,但看到你能找到如意郎君,我们也就放心了。记住,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起来,因为你还有我们这些家人呢。”
最后,文靖公主来到了母亲曹玉竹面前,她的眼眶微微泛红,想到女儿这一路的不易,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轻轻地颤抖着。
文靖公主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柔声安慰道:“娘,您不必伤怀。女儿虽然出嫁,但一定会常回来看望您。而且,这是女儿自己选择的路,也是因为遇见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请娘放心,女儿定会幸福。”
曹玉竹用力点了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好孩子,娘知道你一向聪慧懂事。到了那边要好好生活,娘在家等你回来。不论何时,只要你需要,娘永远在这里等你。”说罢,她再次拭去了眼角的泪珠,强忍著不让情绪失控,紧紧握住了文靖的手,仿佛要将所有的不舍与祝福都传递给她。
在一番深情的告别之后,文靖公主转身由喜嬷嬷搀扶著走向门外,那里,一顶精美的八抬大轿正静静地等待著她。这顶花轿不仅象征著皇家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承载著无数人对这位公主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花轿之上,以金色丝线绣制的凤凰栩栩如生,周围点缀著五彩缤纷的花朵图案,显得格外华贵典雅。
花轿旁,一群宫女和太监们早已整齐排列,他们手中捧著各式各样的陪嫁物品,从珍贵的珠宝首饰到实用的日用品,无一不体现著皇家对文靖公主的重视与爱护。
随着一声“起轿”的号令响起,八名健壮的轿夫稳稳地抬起花轿,开始缓缓向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