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泽被天下 > 第100章 第 100 章

第100章 第 10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段典涛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落也有好奇。他连忙追上去,尽量保持自己的语气平和而礼貌,“姑娘,在下段典涛,乃哀牢国的大皇子。今日之事实属无意冒犯,还望姑娘海涵。”

他的话语在微风中飘荡,期待着李瑜的回应。果然,李瑜闻声停下了脚步,但是她转过头只是满含同情和悲悯的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中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又什么也没说,便转身继续离开了。

那一瞬间,段典涛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力量击中,所有的自信和从容在这一刻化为了乌有。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李瑜面前显得多么肤浅与幼稚。

他望着李瑜远去的身影怅然若失,最终,带着几分无奈与不甘,悻悻的返回了客栈。暗中保护他的护卫看到这一幕,悄然跟上了李瑜的步伐。

夜幕降临,段典涛在客栈中独对孤灯,思绪纷飞。这是一个失眠的夜晚,他如同困兽般在床上辗转反侧。每当闭上眼睛,记忆中的画面便不断地交替浮现:三年前在大晟皇宫中,他曾目睹李泽的音容笑貌,那是他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一抹亮色;而今,李瑜那清澈明亮的眼眸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他想今天遇见的那位李姑娘尽管言语寥寥,,但是她那看似冷漠却饱含悲悯的眼神背后,一定隐藏着对他的特别关注,也许……可能……是爱意的萌发?

次日清晨,段典涛不顾一夜未眠的疲惫,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再度步入岭南刺史府那庄重巍峨的大门。此行目的,已非单纯的为了公事,更是带着对李瑜的好奇与牵挂。

“刺史大人,我愿出市场价格的三倍来购置粮食,不知刺史大人能否稍有转圜?”段典涛再次言辞恳切地说明来意。他深知,哀牢国的民生危局已如悬丝,此刻的粮食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故而不惜以重金求援,期待能打动公孙承的心。

公孙承听罢,面上并无丝毫动容,反而微微阖眼,对段典涛缓缓摇头:“怒老夫无能为力。”这四个字,如同寒冰利剑,再次穿透了段典涛的希冀。

段典涛闻言不再纠结于粮食的问题,他意识到,缺粮只是哀牢当前的一时之困。他转而问道:“不知刺史府是否有一个姓李的姑娘,担任着校书之职?”

他心中明白,对于哀牢来说,底下的暴民若再起叛乱,自有高将军率军平定,杀一儆百,以示国法威严。待父皇推行新的政策,限制国内大规模的鲜花种植和玉石开发,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届时粮食产量定会大幅提升。只要他们能够撑过这段艰难时刻,哀牢将还是之前那个繁荣昌盛的哀牢,而他段典涛也仍然是那个锦衣玉食的大皇子。反而是那位李姑娘,萍水相逢,惊鸿一瞥,不知以后是否还能遇上如此像大晟皇位上的那个人了。

听到段典涛打听李瑜的消息,公孙承睁开双眼望向他,目光如利刃般尖锐,冷声道:“大皇子殿下,此处无粮给你,你还是早些回到哀牢稳定局势吧,不要再打听什么李姑娘、王姑娘了。来人,送客!”

段典涛怒气上涌,再也无法按捺心中对公孙承无礼之举的愤懑。他霍然起身,手指直指公孙承,话语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愤:“你这老匹夫如此无礼,趁我哀牢陷入困境,便以为可以随意摆布糊弄本皇子?”

公孙承毕竟是久经风霜的老臣,他并未被段典涛的激愤所动,反而更加冷静地审视着这位年轻的皇子,缓缓开口道:“大皇子殿下,老夫并非有意冒犯,只是忧心国事。哀牢之困,非一日之寒,解铃还须系铃人。您身为皇室血脉,理应以江山社稷为重,儿女私情暂且放下。至于李姑娘,她既非朝廷要员,亦非权贵之女,她的去向与您目前所肩负的责任并无任何瓜葛。”

公孙承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如锤,回响在厅堂之内,他顿了顿,目光愈发深邃,仿佛能洞穿世事沧桑,直达人心深处,“老夫言辞或许严厉,但皆出自肺腑。您若真心关心哀牢百姓,当速回疆域,亲力亲为,稳定局势,而非在此处纠结于一女子的踪迹。”他说到这里,语气略显疲惫,显然对于这位哀牢继承人的行为深感忧虑,“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就不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