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嘉树带着食篮来到县衙,轻步踏入县衙校书堂。只见李瑜正倚窗而坐,手中轻握一卷书册,阳光穿过树梢,斑驳陆离地洒在她身上,令她显得格外温婉动人。
公孙嘉树走近,将篮子递过去,轻声说道:“阿瑜,这是我母亲亲手做的重阳糕,特地送来给你尝尝。”
李瑜接过篮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多谢大人厚赠。”
李瑜轻轻揭开篮盖,一股清香随之飘散开来,她拿起一块重阳糕细细品尝。“甚是美味,萧伯母的手艺真是令人赞叹。”
公孙嘉树见她喜欢,心中甚是欢喜:“今日正值重阳佳节,不如我们趁着好天气,一起去城外的山上登高赏菊如何?”
李瑜将口中糕点吞下,抬首望向一旁的满眼都是自己倒影的公孙嘉树,但表面上却显得有些矜持:“既然是重阳佳节,那自然是要登高望远才好。”
到了山脚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盛放的小野菊,星星点点缀于绿茵其间,煞是好看。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而行,不时停下来欣赏山间美景,李瑜吟诵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①”诗句中蕴含的秋意,如同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
公孙嘉树闻言,心头一动,那诗句中的秋意与眼前的情景交相辉映,令他生出无限遐想。他侧身望向李瑜,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轻声提议道:“阿瑜,古人云‘佩茱萸以辟邪’,我们何不佩戴些茱萸,以祈求安康呢?”
李瑜听后,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她欣然同意:“好啊,茱萸香气浓郁,据说能驱除不祥,佩戴它,定能带来好运。”
公孙嘉树从一旁的草丛中摘了几枝茱萸,这些茱萸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的小果子点缀其间,十分喜人。
他缓缓走到李瑜面前,轻轻地将一枝茱萸别在了她的腰带上,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阿瑜,这茱萸象征着吉祥如意,愿你能平安喜乐。”公孙嘉树的声音温柔而诚恳。
李瑜微微一笑,接过另一枝茱萸,也给公孙嘉树佩戴上,仿佛在传递着一份无声的承诺:“公孙公子,你也一样,茱萸不仅能够辟邪,还能带来好运,愿它能守护你,平安顺遂。”
这一刻,公孙嘉树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他望着李瑜清澈的眼睛,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与幸福。他轻轻说道:“今日能与阿瑜共度佳节,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李瑜轻启朱唇,回应道:“只愿此刻常驻心间,愿我们的情谊如同这秋日的菊花,虽经寒霜,却依然灿烂。”
时光流转,重阳已过,转眼岭南入冬。岭南的冬季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这里没有北方那凛冽刺骨的寒风,也没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如春的气息。岭南的冬日里,树木依旧绿意盎然,花儿依然争艳斗丽,仿佛季节的更迭在这里变得柔和了许多。
岭南刺史府内,冬日的阳光依旧明媚,透过府邸两侧高大的梧桐树,斑驳光影洒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此时一场特殊的宴会正在进行着。
厅堂中央,身着华丽宫廷服饰的哀牢大皇子段典涛端坐于主宾席位上。而岭南刺史公孙承则以一袭素雅官袍示人,谦恭之中不失威严地陪坐一旁,二人之间的氛围看似融洽,实则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