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胡姬当垆,文人墨客挥毫泼墨,诗词歌赋流传千古,为这座城市添上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夜晚,当月挂柳梢,华灯初上,夜市便成了另一番热闹的景象,歌舞升腾,欢声笑语,一幅幅生动的民生画卷在灯光下徐徐展开,尽显盛世的安详与和谐。
“陈大人,大晟的繁华果然非同凡响,精妙之物层出不穷。”段涛典在一家银饰店内驻足,手中把玩着一面玻璃镜子,赞叹道:“这镜子晶莹剔透,清澈如水,镜面光滑如玉,映像清晰,能将人的容貌和周遭环境完美呈现。镜框雕刻细腻,栩栩如生,却又透露出一种古朴之美。”他凝视着镜子,赞美之词不绝于口:“这面给母后,那面赠予皇妹,剩下的几面我自留,全部包起来。”
“好嘞!”伙计笑容满面,高声应道。
陈镇裕却悄悄将他拉至一旁,低声劝告:“殿下,您已购置了不少奇珍异宝,我们携带的银两有限,请您稍加节制。”
段涛典闻言皱起了眉头,不悦道:“我哀牢地大物博,国库充盈,难道还买不起这些奇巧之物,没钱了到时候让父皇再派人送些过来就行了。”
“殿下,这是在别国境内,你小声些吧。”陈镇裕面红耳赤道。
段涛典一把推开他,转身对着伙计厉声道:“包好了没有?”
“已经备妥,客官,承蒙惠顾,三千两。”伙计把东西递上来。
“怎地如此之贵?”陈镇裕急切上前,质问道。
“客官,我们是京城最好的银楼,这镜子可是从当今圣上的私人工坊里造出来的东西,您出去打听打听,这玻璃银镜可是我们的镇店之宝,只有我们一家在卖,。如若客官银钱不够,可以看一下本店的其他东西。”伙计悠然道,然后用打量的目光扫视了段涛典二人一眼。
段涛典被这般轻视激怒,顿时恼怒,“谁说买不起,来人,结账。”说完,他夺过包好的东西大步离去,焦头烂额的陈镇裕连忙把银钱结清,然后赶忙去追赶他。
银楼的伙计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模仿着段涛典的口吻,阴阳怪气地重复:“我哀牢地大物博,国库充盈……”旁的两位伙计听罢,不禁捧腹大笑:“居然在我大晟境内如此大言不惭,哈哈哈,乐死我了,连出三千两都抠抠搜搜,居然好意思……”
随着各国使节陆续抵达京城,这座古老而又繁华的城市更添了几分异域风情。他们惊叹于大晟的繁盛,看着如此多的新奇之物,都不可抑制的到处闲逛购物。随着日复一日的挥霍,使节们的荷包逐渐瘪下,银钱日益减少,直到李泽的诞辰之日,这场狂欢才暂时告一段落。
在皇宫深处,太极殿的辉煌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静静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以展现其无与伦比的壮丽。此刻,一场盛大的国宴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这座气势磅礴的大殿,灯火通明,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宏伟与精致并存的建筑细节展露无遗。
檐角高翘,雕梁画栋,每一寸空间都透露出大晟王朝的辉煌与奢华,彰显着它作为□□大国的赫赫威仪与富饶繁荣。金碧辉煌的装饰,让人仿佛步入了一个瑰丽的梦境,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讲述着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篇章。
此次盛宴,既是李泽的二十岁生辰宴会,亦是宴请远道而来的乌恒、鲜卑、哀牢等国使者的国宴。
殿堂中央,一条华丽的地毯延伸开来,两侧列队站立的侍卫身着锦服,高大挺拔,他们的面容肃穆庄重,恰似大晟王朝包容天下、威而不猛的气度,守护着这份庄严与和平。宴会四周悬挂的山水画卷,每一件都是名家手笔,细腻的笔触与大殿的宏大气势相得益彰,仿佛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搬进了这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