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毅之伸出手,轻柔地覆盖在邓婵的手背上,传递着无声的力量与安慰。“婵儿,夜再黑,星星也会闪烁。”
邓毅之说到这里,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坚定的说道:“我在这里,婵儿。哥哥愿作你的北极星,无论何时,只要你抬头,就能看见方向。记住,你的光芒从未熄灭,只是暂时被云遮住了。我们一起等,等到风吹散云雾,让光重新照耀。”
邓婵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但这一次,泪水似乎带走了部分负担。她紧紧握住哥哥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真正的微笑,虽然还有些勉强,却已充满了希望。她轻声回应道:“哥哥,谢谢你。在这漫长又孤寂的夜里,你就是我的星光,让我知道,即使前路再暗,也有光明等我。”
在这一刻,邓婵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因为在这个复杂压抑的世界里,至少还有一个角落,是属于她和哥哥的,简单而纯粹。
晚膳时分,邓毅之轻声对妹妹说:“婵儿,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母亲做的桂花糕,那种香甜软糯,总能瞬间让我们忘记所有的烦恼,今晚一定会有。”
邓婵的嘴角微微上扬,那抹笑意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她低声应和:“哥,我有时真希望我们一直不要长大,多想永远停留在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邓毅之保持着自小对妹妹的那份宠溺,手轻轻掠过邓婵的发顶,动作里满载着兄长的温情与安慰:“走吧,母亲在瑞景轩等着我们一同用膳呢!”
步入瑞景轩,邓毅之先向母亲问候:“母亲,我们来了。今天的晚膳格外丰富呢。”
邓婵沉默的跟随哥哥身后行礼。
谢如莹微笑道:“毅之,婵儿,快坐下。我今天特意亲自下厨准备了你们爱吃的菜。”
餐桌上,谢如莹夹起一块精心烹制的鱼肉,轻轻放在邓婵的碗中,“婵儿,这鱼肉质细嫩,是我按照你最爱的口味做的,你一定要尝尝。”
邓婵夹起轻尝一口,抬首望着满眼期盼忐忑的母亲低声说道:“嗯,甚是鲜美。”
谢如莹的眼神一瞬变得及其温柔地落在女儿身上,“你喜欢就好,以后娘亲常做给你吃。”
邓毅之适时插话,笑道:“娘,我还记得婵儿小时候总爱偷吃厨房刚出炉的点心,您每次都假装生气,其实心里乐着呢。”这话引得谢如莹和邓婵都不禁笑出声来,气氛随之轻松许多。
然而,谢如莹的笑容仿佛夜空中即逝的流星,眼底忽而闪烁起几许晶莹:“毅之,婵儿,话说回来,不出半月,你们的舅舅便会携家带口回京复命。屈指一算,与你外祖母及舅舅别离已近十载春秋,真不知他们现今…”言至此,她的声音微微颤抖,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思念与忧虑。
邓毅之兄妹两人对视一眼,连忙安慰道:“母亲勿忧,舅舅归来在即,我们很快便能前去探望,与外祖母和舅舅共叙阔别之情,弥补这些年来的遗憾。”
“嗯。”谢如莹听闻此言,轻轻点头,一抹释然的笑意重新浮现在她的脸上。母子三人都将昨日的嫌隙默默掩埋在心底,表面恢复了往日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