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出了什么事吗?我看大家都在往那边去。”李瑜面带疑惑的问道。
“是大喜事啊,小姐!刺史大人决定重建匣里巷,并给此处的住户发放拆迁的赔偿财帛。住户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拿二十两银子,相当于一次性买断房产;另一种就是只能拿到三两白银,然后等匣里巷重新改造好了之后,可以在此分配到一套新房子。匣里巷的街坊都成群结队的去排队拿拆迁款选房子呢!”
李瑜闻言,喜悦之情难以自抑,恍若天降福音,半信半疑地确认道:“这是真的吗,王叔?我不是在做梦吧?”
“千真万确,小姐,我们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王博易眼中闪烁着泪光,满是感慨。
李瑜的内心翻涌,她关心地追问:“王叔,那你和王婶打算怎么选?”
王博易沉吟片刻,语气中带着坚定:“小姐,我们本就是流放到此地的罪囚,在当地无亲无故,若是选了二十两银子,不一定能保得住,我和你王婶商量好了,就选第二种赔偿方案,拿三两白银,等新屋建好后有个安身之处就好。你王婶正在排队登记呢,小姐,我们也快些过去吧!”王博易催促李瑜赶快去排队。
“好、好,我们同去。”李瑜满心欢喜,快步向前跑去。
当李瑜赶到官府临时设立的街头登记处时,那里早已人潮汹涌,仿佛整个匣里巷的人都汇聚于此。官差忙碌的在维持现场秩序,“领钱的排左边,要房子的排右边……不许插队,小心官爷给你一脚。”
“周麻子,你这回是要抱银子还是要选房子啊?”有人在人群中打趣问道。
“我肯定要抱银子,够我回乡娶个贤惠的婆娘,安心种田度日了。”周麻子稍显羞涩的回道。
“哟,周麻子这么大年纪终于要成家了。”周麻子的回答引来众人一阵打趣。
“哈哈,原来周麻子是想抱婆娘了!”排队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有什么好笑的,有什么好笑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周麻子嘴角微翘的呵斥众人,虽然被街坊取笑,但是能领钱,大家心里都是高兴的。毕竟手里握着白花花的银两,比什么都来得都实在。
“何老太,你站左边,也是想拿银子吗?”旁边有人好奇地询问。
“我家平洲要去考科举呢,若他考的好,明年要去京城会试,需要路费呢。”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乐呵呵的说道。
“哎呀,平洲真是有出息,何老太,你以后有享不完的福气呢。”
“哈哈,以后平洲当了大官,可别忘了提拔提拔我们街坊邻里啊。”周围的街坊纷纷恭维道。
“不会,不会,都记得大伙儿呢。”何老太太被众人奉承的合不来嘴。
李瑜静静的听着往常粗痞不堪,常有争吵的左邻右舍们互相开着玩笑,谈论着各自的未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笑容。她知道,这一刻的他们,是真的开心,是真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她默默的走到右边队伍的末尾,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①
这是她生活的新开始,日子会一步一步越过越好的。只要不放弃,命运总会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一点甜头,让你有走下去的勇气。
李瑜缓缓转身,她的目光穿越了喧嚣人群,定格在不远处静谧伫立的公孙嘉树身上。他站在那里,深沉如夜,眼眸里藏着星辰大海,洞见尘世纷扰的同时,又保持着一种超脱的淡然。她唇角勾勒出一抹温婉的笑意,步伐轻盈地向他靠近,轻启朱唇,细语道:“公孙公子,命运似乎为我预备了一个全新的归宿。”
公孙嘉树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被一抹温暖的笑意取代:“那真好,恭喜你,李姑娘。”
“多谢!”李瑜微微欠身,点头致意后重新回归队伍,心中暗涌着未尽之语:在无常的剧本里,你的出现,是我未曾预约的救赎,引领我从灰烬中绽放新生。谢谢你,让我绝处逢生,重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