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父皇的病情有所好转,我所有的付出便都是值得的。”李泽坚毅地说,“这段时间,也多亏了你和诸多医者的共同努力,我很感激。”
“子宸只是不愿负公主所托而已。”唐子宸轻声说道,他的目光眼神在李泽略显青涩的面容上短暂驻留,随后越过她的肩头,望向遥远的天际,语带眷恋的说道:“殿下,我要走了。”
李泽的脚步蓦然停滞,抬头望向身边的青年,疑惑问道:“你也要如同那医学盛会上的其他医师一般,离开京城了吗?”
唐子宸唇角勾勒出一抹浅笑,眼中却似有微雨落下,“殿下,你忘了我之前跟你说的吗?我本是时空的旅者,而现在我将要离开这个时空了。”
闻言,李泽呆愣片刻,稍后恍然,“哦,你要走了呀!” 她猛地向前迈了几步,又蓦然回首,望向在原地未动的唐子宸,“那你之后还会回来吗?”
“会的。”唐子宸坚定地回应,目光深深望着李泽。
“那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李泽看着似被时空禁锢的青年,低声追问道。
唐子宸静默良久,最终轻叹一声:“殿下,我不知道。也许一个月之后,也许一年之后,甚至也可能更久……”
听到唐子宸话,李泽也沉默下来,过了许久,她轻声说道,“那祝你一路顺风啊。”
“子宸在此亦祝殿下以后的每一步也皆是坦途。”唐子宸回以最诚挚的祝愿。
在唐子宸悄然离开这个时代后,宫廷内的储位之争非但未曾消弭,反而如潮水般暗涌不息,这期间,朝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震动朝野。
圣上李琼下旨,将素有直言敢谏之称的御史大夫公孙大人调遣至风景秀丽的苏杭地区,担任巡按使,不仅监管地方行政,还肩负起考察官员政绩与管理粮食、税收、盐铁等重任。公孙大人接旨后,感慨万分,明白这是皇上对他当朝提出立储,让藩王世子入朝有所不满,将他踢出了中央,发放到地方上任职。但公孙大人想到自己一生性格秉直,一腔热血无愧国家君王,这次皇上下放的苏杭亦是繁华之地,还兼管粮税盐铁等事务,实际上算是升职了,公孙大人故而欣然领命,誓以赤诚之心,尽忠职守,死而后已。
随后,皇帝又做出了一系列关键任命:升平长公主之孙王竟被擢升为九门提督,执掌京畿门户,维系京城安宁;陆副相的孙儿陆修文则被委以翰林学士之职,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和文书,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翰林学士一职地位尊贵,参与机要,素有储相之称。
此外,兵部尚书赵大人被调往西部边疆,担任镇西将军,统帅大军,负责边塞防务,兵部侍郎秦云霆暂代兵部尚书一职;礼部尚书张大人则被任命为京东道监察御史,监督京东道政务及司法事务。另一方面,礼部侍郎项绍因故遭贬,前往湘南出任知府,主理地方政务。工部尚书常兆兴平调任礼部尚书,原工部侍郎曾归帆升任工部尚书。这一系列人事调整,无疑预示着朝局的深刻变革与权力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