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云是见过童桐的。
在出战青奥会前,出身国乒的新加坡主教练特地为李思云争取机会,让她能够前往中国进行集训。
从小被称为天才,作为新加坡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的李思云,直到落地京市训练基地前,都还抱着满腔的自信,觉得自己不会比国乒差到哪里去。
跟在教练身后,看着他和许多球员教练熟稔地打着招呼,李思云只觉得,国乒也没什么特别的。
也没长四条胳膊五条腿,有什么可怕的呢?
教练听到她的问题,笑到肚子疼,连忙摆手,让她去跟着女子二队热身训练,如果跟得上,他就拉下老脸找一队的人陪她打。
李思云嗤之以鼻:“二队的怎么配和我打?”
但碍于教练命令,李思云只好走入二队,跟在众人身后排队接球。,一个人接一球,打完就再排到队尾。
对击球手法和落点都没有要求,只是一种简单的热身找手感的练习。
这种热身练习在新加坡也是有的。
但随着队伍缩短,李思云逐渐走到球台前时,她才觉得不对。
怎么球速这么快?
这种她积极控制球拍才不会接飞的球速和转速,竟然国乒二队的热身程度吗?
快轮到她了,李思云连忙提起神来,做好准备姿势。
却还在击球的一瞬间被二队教练瞄了一眼。
二队教练:“没吃饭?使点劲儿!”
李思云听了个半懂不懂,只好懵懵地回到队尾。
等她第二十次轮到击球时,李思云已经被汗水打湿了运动服。
可这仅仅是热身结束。
“今天专项训练,正手上旋对拉,各自组队。对了,这有个新加坡来的小姑娘,丁茜你照顾照顾。”
二队教练随口一交代,丁茜就不得不黑着脸来找李思云。
因为没能成功再入一队,甚至自己的职业生涯危在旦夕,丁茜此时哪有心思带什么外国选手?
偏偏教练点了她,丁茜只好照办。
但看着李思云那张稚嫩又自信的面孔,丁茜又暗自恼怒。
明明水平不高,却能受到新加坡的重视。
凭什么?
丁茜在打球时,正这么想着,愤愤的情绪不自觉代入到球速中。
猛然被高速球砸了胸口的李思云不再犹豫,而是立刻进入比赛状态,迎接丁茜的进攻。
在一番艰难的缠斗后,李思云能充分感受到,哪怕是国乒的二队选手,也拥有极强的实力。
如果不真正拼杀起来,李思云甚至难以与其抗衡。
那一队球员该有多强啊?
李思云喘着粗气,眼前一片茫然和无措。
难道她那么多年的训练,都是白费力气吗?
可就在这时候——
“童桐!正好你来了,帮我看看这个球该怎么接。”有人叫住了路过的童桐。
刚打完一场主场乒超联赛,童桐背着包回基地加训,就被集训中的二队小朋友们叫住。
毕竟是曾经的队友,童桐并没有吝啬指导,放下包就上前比划起来。
看球员还没有领会到要点,童桐竟直接接过球拍,示范起来。
“啪!”
一球破风,质量极高的台下抽拉将对面的教练吓了一跳。
也吓到了李思云。
好厚的球风,好强的质量,好漂亮的一球。
只看一眼,李思云都知道,那女孩比自己强了太多太多。
她呆呆地问:“她好强啊?!这是谁啊,明明看着年纪不大,实力好强!”
作为童桐手下败将的丁茜嗤鼻:“你不知道她是谁?去年世青赛的四项冠军,今年世乒赛压轴出场,你不会没听过吧?”
李思云:!!!
“她就是童桐?!”明明看着比自己还小。
却已经作为国乒的主力球员征战世乒赛了。
而李思云还在青年赛中锻炼。
根本比不了。
可李思云好想和童桐打一场,哪怕一球也行。她太想知道,童桐到底能强到什么地步了。
李思云恍惚着想:“不知道青奥赛能不能对上她。”
教练打破幻想:“童桐肯定没问题,但你能拿到青奥会名额吗?”
新加坡重视乒乓球运动,队里天才选手层出不穷,李思云只是其中之一,能否拿到青奥会名额,还需要她去拼去抢。
而此刻的李思云,挺拔地站在青奥赛女单决赛的场地上,与自己的教练对视,轻轻一笑。
看,我做到了,我能和她打一场了。
教练也知道她一直将童桐作为自己的目标,只是默默地为她鼓了鼓掌。
不知道身边对手心理活动,更不知道对方已经见过自己的童桐,正在缓慢地调整呼吸,
对手从上场开始就莫名蓬勃的战意,让童桐也不自觉开始调动情绪,整个人处于一种微弱的兴奋状态中。
但童桐不喜欢这种感觉。
曾经无数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告诉她,保持冷静是赢下战斗的关键因素。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处于失控状态。
重新找回稳定状态后,童桐走向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