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桐以一击强扣先声夺人。
郭燕被这一球打得一个激灵,原本放松的心态立刻改变,赛场如战场,关系再好也得拼个你死我活!
第二球发球,郭燕改变了战术,短球改长,半出台的别扭球考验童桐的应变能力。
童桐精神极为集中,观察力极佳的她立刻察觉出球路变化,几乎在同一时间调整姿势,拧腰后撤,垂手上拉。
出于郭燕预料地将球加转,拐着弯地只飞反手位。
郭燕难以判断球的转向,在慌忙接球后,果然将球打出台外。
“2:0.”童桐顺利领先两球,拿到自己的发球局。
因为曾经当过队友,童桐十分了解郭燕的打球风格。
郭燕的前三板技术出色,发球质量很高。像是半高抛的转不转发球就颇具威胁,除非具备像童桐这样从生死关头锻炼出来的观察力和应变力,其他球员都会受到一定威胁。
再者,郭燕的抢攻十分积极强硬,相持中正反手的速度力量堪称强大,但她的弱点是打球的节奏变化不够,只有猛冲猛打一个节奏,可以说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尤其在需要处理局点等关键球时,毛躁的特点就会显现。
童桐闲庭信步地做好发球准备,在郭燕刚一俯身时,却又将球拿起吹了吹。
自然地好像是正常的准备步骤。
但其实,这都是因为郭燕的抗干扰的能力稍有不足。
曾有一场比赛,郭燕在半决赛对薛晴,被裁判连续判了两个发球违规后,她的发球质量明显下降,并很快就输掉了比赛。
童桐从不介意利用好对手的弱点。
她几次三番打破郭燕的准备节奏,踩在裁判吹哨的底线上立刻发球。
并非突袭,却足够让郭燕失去稳定性。
连着两个发球得分,童桐以4比0大比分领先。
此时郭燕的表情已经有些差了,更要命的是,观众席上的小凤凰们开始搞气氛了。
“童桐——”
“最棒!”
“童桐——”
“加油!”
一波又一波的欢呼,在比赛间隙见缝插针。
郭燕只觉得球迷变多了也不好,尤其不是自己的球迷的时候。
她颠着球,深呼吸,试图找回自己的节奏。
偏偏童桐在对面贱兮兮地喊话调动清晰。
童桐:“来!”“能行!”“注意旋转!”
几句话喊得郭燕都不知道该怎么发球了。
一个发球擦网,直接拿回来重发。
郭燕瞪着小孩,嘟囔着:“吵死了吵死了。”
童桐:咧嘴,嘿嘿。
第二次重新发球,球总算顺利过网,却因为半高不高的球路,被童桐一拍子解决。
“5:0.”
郭燕觉得再输下去就真的丢人了,连忙打起精神,敲着脑袋屏蔽外界。
比赛这才进入正轨。
拿出经典发球制衡童桐的暴冲,再用绝对力量抗住对持,将童桐拖入消耗体力的多板对拉。
两个典型男子打法的女球员僵持不下,超高速和全台对拉打得是精彩十足,惊得观众席一片片倒吸冷气。
最后,还是急速成长的童桐以3-0拿下比赛。
赛后采访时,郭燕迷迷糊糊地说:“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输得,那球我都不会打了。”
童桐则歪头嘲笑:“抗干扰训练做得少了吧?以为乒超人不多,结果遭殃了哈哈哈哈!”
郭燕一把薅过自己的小对手,沙包大的拳头顶着怀里的小脑瓜一顿顶。
将头铁的国乒小天才顶得求饶。
记者好笑地记录下这一幕,并尝试将话题拉回正轨。
“两位能评价一下今天的比赛吗?”
童桐连忙点头,趁机从郭燕身边逃走,接过话筒就是一顿输出。
“首先我们这场比赛以3-1战胜山西队,我觉得还是非常自豪的。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的队友们,大家发挥得都非常好。像是第二单打姜翼,在面对削球手范颖时战术实施的非常坚决,所以顺利了拿下了第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