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冯微微发球失误,童桐保住发球局后,再拿一分。”湘湘手里紧握着童桐送给她的签名球,双眼紧紧盯着场中情况。
林指导经过第一局,也是看得浑身热血沸腾。
童桐充满暴力美学的球风特点,是现今乒坛罕见的。兼具观赏性和竞技体育魅力的进攻风格,哪怕是外行人也会被吸引住。
更别提林指导这种看得懂球的人,更能深刻意识到,童桐的天赋究竟有多么惊人。而这和现今女乒截然不同的球风,又会带给整个世界乒坛多大的转变。
面对打不过的对手,自然会改变自己。加厚加质量的风格,也许将会影响整整一代的运动员。
“冯微微已经乱了,第二局第一板发球,为了追求落点就发球失误,这不是她应该犯的错误。”林指导不愿错过这改变历史的时刻。
湘湘强压激动:“小将童桐的发挥确实惊艳,恐怕观众朋友们也没想到,她能将世界第二的冯微微逼到这种境地。”
场上,冯微微再发长球,追身童桐反手位。
出台长球几乎一瞬间就到了眼前,如果反应不及,回击球控制不住,那就是对手的天大机会。
偏偏童桐快速后撤,反手大范围挥动,球速翻倍飞回!
冯微微早有准备,却在童桐的力量下只能借力打力,占了经验和技术细节的优势,她用尽全力才把球压回到台上。
可童桐不甘于此,再次主动加质量,疯狂的球速和破风声引得观众惊呼。
冯微微也在此时撑不住,失去对球的控制,偏偏球没有落网,而是擦网弹跳到了童桐半台。
危险!
所有人的那口气都憋到了嗓子眼。
童桐立刻二次调整动作,上台速度极快,大长腿一步到位,轻轻一板横搓,球顺利过网。
冯微微反应不及。
“4:0。”童桐连拿四分。
林指导直接鼓掌:“精彩!童桐的二次调整太到位了,这就是体现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实力的重要部分,在预判错误的情况下,怎么进行二次动作,让球过网。”
“这不仅考验运动员的头脑冷静,更考验基本功和球感。”湘湘满脸自豪。
他们的国乒小孩,真的是太令人骄傲了。
接下来的一局,因为童桐疯狂加质量,冯微微在狂轰乱炸艰难抵挡,偶尔找到机会蒙回两球。
却还是无力回天。
反观童桐却越打越顺,神仙球接连上台,绕网穿越惊呆全场。
“11:5.”童桐再拿一局!!
一瞬间,观众的欢呼呐喊声掀翻了屋顶。
薛晴顶着受伤的肩膀也高举双臂:“好球!!”
大比分2:0,休息期间的童桐,几乎能感受到观众投来的灼热视线。
但此时的她因为大脑疯狂运转,热得头顶的汗都被蒸发,看起来像在冒烟。
刘雯连忙翻了个文件给小孩扇风。
看童桐还是热得冒烟,薛晴干脆让她把脑袋靠到自己肩膀处的冰袋上。
童桐大大一只弯腰低头,将发烫的脑门贴在冰上,这才觉得舒服了些。
镜头拍下这一幕时,童桐正闭眼调整呼吸,胸膛剧烈的起伏就能看出她的体力消耗。
能看到现场转播的观众纷纷降低了声音,中国队的半场突然陷入了静谧。
只剩新加坡队的球迷还在疯狂呐喊,并向他们投来诧异的目光。
却只看到那些人,只是安静又热切地等着他们的天才恢复体力。
因为她看起来真的很累。
第三场开始时,童桐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冯微微注定要反扑,而能否阻挡住她的攻势,是童桐最大的难题。
世界第二的名头不是白来,背水一战的新加坡队主力必然放开手脚进攻。
童桐却不想陷入被动。
焦灼的对战直接上演,冯微微不出所料开始强势进攻,每板战术都在迅速变换,童桐的每次跑位都在她的掌控范围内。
就算童桐长手长腿,护台范围极广,却因为体力消耗,导致动作开始变形。
“1:5.”童桐开局落后四分。
紧张的观众攥紧了拳头,却还要安慰自己:“输一局也没事的。”
但童桐不想。
跟职业巅峰期的球员打持久战,对她来说绝无好处。
攻不下就撑住,童桐咬着牙,压下喉咙口的血腥气,非要将球击回。
就算扑地救球,她也决不放弃。
小孩“啪”地一声扑到地上,击起的小白球擦边落地。
观众发出不忍心的轻呼。
趴在地上强撑起来的童桐,还记得举手表示歉意。
冯微微面色冷淡,却在心里尊重。
“7:10。”
冯微微拿到局点,童桐却还落后3分。
薛晴焦虑起身,她知道如果比赛延长到第四局,童桐的体力可能会撑不住。
14岁的小孩就算再增肌,和成年人也还是有区别的。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冯微微会拿下一局时。
童桐却没有放弃。
哪怕鬓角低落的汗珠都已经打湿球拍,那双眼仍然战意饱满。
没人知道,童桐此时的大脑有多么清晰。
经过一整场的分析摸索,童桐已然看清了双方的优势劣势。
她将球高高抛起,直奔冯微微正手小三角。
冯微微只能上前挑搓,球轻轻越过球网,不高不低的击球点让所有人别扭。
但不包括童桐!
无数次的练习仿佛都为了这一刻,童桐果断上前,正手抽击!
“8:10.”童桐追上一分!
全场欢呼鼓掌,局点搏杀,这是只有童桐敢干出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