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有些担心地跟上去,又在童桐皱眉找人时,躲开她的视线。
这天晚上,陈升担心了一晚。于是第二天坐了公交,又去了训练基地。
看着童桐被刻意为难加赛,累得瘫倒在地时,陈升气得攥紧了拳头。
第三天,陈升又眼睁睁看着童桐接连遭遇最强对手,郭燕和刘雯,对阵郭燕,童桐在拼到第五局18比18后,因为体力问题,最终输掉了比赛。
对阵刘雯,童桐看似被研究了个彻底,打得别扭又艰难,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
陈升急得原地转圈。
最终第三天的战报,童桐以11胜2负,位居第三,在她前面的郭燕和刘雯,均以13胜0负占据第一和第二名。
这天,陈升蹲在路边,听着不远处童桐和新来的体能教练和助理沟通情况,知道她体力透支,也知道她忙得没有时间休息。
陈升想,自己能不能帮她做些什么?
这时,童桐看着一头黄毛的人越走越远,想着自己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这黄毛后,又转头忘记了这码事。
“理疗师我已经联系到了,这两天会从俄国过来,你们会说俄语吗?”童桐抱着微小的可能性问了一句。
结果新来的助理彭彭小姐姐,还真举手了。
“我本科学的是俄语,就是很久没用过了。”
彭彭也是东北人,受祖辈影响,大学选了俄语专业,虽然毕业后再也没有接触过,但终究有些底子。
“那就好,理疗师叫斯米尔诺夫,也会说英语,放心吧。”童桐松了口气。
“斯米尔诺夫,不会是俄国花滑一姐专用的那位理疗师吧?”彭彭瞪大眼睛。
童桐迟疑点头:“介绍来的教授说,他确实跟花滑运动员签约过,但现在已经离职了。是很有名的人吗?”
彭彭连连点头:“那可是斯米尔诺夫啊!在花滑界超级有名的理疗大神,听说只有俄国最顶尖的花滑一姐一哥才能让他跟队治疗,而且水平特别高,但凡他跟队管理,运动员就没有受过大伤病。”
童桐这才知道,父母那位老友教授,给她介绍了怎么样的人物。
那时知道吉省缺理疗师,她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找教授帮忙,自从上次取得联系后,教授经常主动给她打电话,询问她的生活情况。
得知她现在是运动员后,教授认真要求她,如果身体有问题,要随时联系他,他发誓会替她的父母照顾她。
所以童桐犹豫再三,还是联系了教授。当时教授风轻云淡地说:“我有一个弟子,刚好在找工作,你可以面试他看看。”
童桐没想太多就联系了教授弟子,也就是斯米尔诺夫,面试后确认人能力很强,虽然不知道这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但童桐还是定了他来就任理疗师。
可她没想到,花毕业生的工资,竟然请来了大神啊!
人已经定了,不能再改,打定主意之后好好感谢教授后,童桐就把这件事先放到一边。
还有两天的赛程要打,童桐必须坚持住。
有了助理和体能教练,童桐接下来的比赛都容易了点。休息时有人递水,结束比赛后有人帮忙拉伸。
情况确实是比自己孤军奋战好了些。
五天21场的比赛结束后。
最终胜率榜公布。
第一名,郭跃,19胜2负。
第二名,刘雯,19胜2负。
第三名,童桐,19胜2负。
第四名,薛晴,17胜4负。
第五名,丁鸣一,14胜7负。
第六名,曹珍,13胜8负。
……
童桐因为输给过郭燕和刘雯两人,位居第三,没有拿到第一张直通莫斯科的门票。
但不妨碍她被众人围观感叹。
年仅14岁,就能挤在女队TOP5之间,甚至能力压数个主力球员。
这是什么恐怖的天赋?
当天,媒体狂欢:女乒有了新的接班人,90后被迫断层,95后强势夺权!
羽乒上层也被惊动,童桐的资料立刻被调出,当天就出现在领导们的桌上。
童桐被蜂拥而来的记者们吓到,在柏队的掩护下跑着离场,甚至来不及整理自己落败后的悲伤心情。
时隔5天回家,童桐慢吞吞地走进小区。
却在自家楼下看到,两个人像对门神,蹲在自家楼下,两脸怨气。
“王梓,你怎么来了?寒假没回吉省?”
于是童桐眼睁睁地看着两人弹射而起,冲到自己面前,指着对方朝她大喊:
“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