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桐的球风非常成熟高级,而且她的大心脏,非常适合大比赛。”林指导边看比赛边说。
局势已定,童桐2比零领先,第三局也大比分领先。
“9:3。”
湘湘被现场的气氛带动起来:“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可能无法感受到,现场的氛围特别特别好,每板球结束后,观众的呼声都震耳欲聋,而童桐在这样的欢呼下,却越打越顺。”
“没错,我就是想说这个。”林指导很认真的说。“有的球员实力是有的,但一到大场地就紧张,听到加油声甚至会造成压力。”
林指导:“而童桐明显不一样,大家都能看出,她其实是非常享受这个氛围的,而且是现场越乱,她越会利用这种氛围来打。反观韩国的杨恩智,你明显能看出她快被观众压倒了。”
“所以我听说国乒队是有这种噪音训练的,对吧林指导?”湘湘好奇。
“确实是有,但童桐这种明显是天生的。我们正常来说训练的目的是不被环境影响。但童桐是被环境影响了,只不过这种影响加强了她。”
“哈哈哈哈林指导说得没错。让我们继续回到比赛,此时比分10:3,童桐已经拿到了赛点,而且是足足7个赛点,让我们期待这场比赛的胜利!”
童桐发球。
杨恩智明显已经懵了,上抢摆短后,还想和童桐僵持几板。
童桐却直接一个拧拉,直逼追身位!
“赢了!!”湘湘跳了起来!
“11:3。童桐3:0。”
裁判的声音被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压倒!
瘫倒的杨恩智看向童桐,胜利者正高举双臂,环视全场,所有人跟着她的动作,欢呼、高喊。
而童桐就堂堂正正的站在中央,享受着所有炽热拥戴。
杨恩智自嘲一声,慢吞吞地爬起来。
却看到眼前伸过来一只手。
是童桐。
“比赛很精彩。”她说。
杨恩智勉强压下眼泪:“谢谢,你真厉害。”
童桐微微一笑,转身向裁判致意。
之后的两局结束得很快。
女队以3-0取得完美胜利。
湘湘激动地声音正在祝贺她们:“让我们一起恭喜女团比赛的胜利,自2003年世青赛创办以来,女团包揽了历届冠军奖杯,本届也没有例外。在队长童桐的带领下,丁茜和崔佳玉也发挥出超常水平,从小组赛开始一盘未丢,保持全胜拿下冠军!
哦!快看,队长童桐正领着全队谢场!”
丁茜和崔佳玉收拾完东西后,正准备去等颁奖仪式,却被童桐一手一个拉住。
“桐桐?”崔佳玉和丁茜齐齐回头。
童桐晃了晃装好的签名球,是赛前三人就签好的。
给一直候场的姜翼、教练和队医等工作人员都发了球拍,一伙人浩浩荡荡地绕场致谢,将球打向观众席。
球迷们哪见过这种福利,激动地站起来接球,几人所到之处都是尖叫。
童桐甚至跑到解说台下,给湘湘和林指导扔了两个球上去。
湘湘惊喜地向观众炫耀了一番。
贴吧里羡慕声不断。
等打空了球袋,童桐才和三个队友手拉手,鞠躬感谢后,齐齐退场。
镜头则将这一幕完整记录。
在数十年后,等有人回顾童桐第一枚国际金牌时,这场团体赛的谢场画面总会被放出来。
点赞最高的热评是:“大将之风。”
赛后,童桐和杨恩智身为队长同时接受记者会采访。
童桐这才从杨恩智口中知道,自己还有个‘暴君’的称号。
记者好奇:“为什么是暴君呢?”
杨恩智笑着说:“这是和童桐对战过的球员传出来的。其实,没有和童桐打过比赛的人很难体会到,童桐在赛场上的统治力到底有多强。今天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必须得说,暴君很符合。”
童桐听完翻译后失笑。
记者打趣:“童桐知道自己有这个外号吗?”
童桐摆手:“第一次知道。”
记者:“觉得自己符合这个称号吗?”
童桐想了想:“赛场上只有统治和被统治,那我是暴君也挺好。”
经过本人验证过的称号,很快就传播开了,速度有多快?
就是当童桐旁观下午男队团体决赛时,日本解说员已经用上了。
“男子团体赛即将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队女队队长,也是有赛场暴君称号的童桐选手,此时来到了比赛场边。我们的队长田中雅本正在和童桐选手友好问候。”
可实际上,在童桐走到场边时,田中雅本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质问裁判:“她为什么能进来,让她走开!比赛场边只能坐教练和队员!”
按规定,童桐确实是不能出现在场边的。
但毕竟只是青年赛,一些规定并没有非常严格。
但因为田中雅本提出,裁判也不能不理会,只好出声让无关人员离开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