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她看着自己,不自在地扭头。
又连忙扭回来说:“我不希望你误会,但我只想专注学业,不想分心。但你这份心意,我以后会报答你的。”
“报答?”童桐呆滞。
王梓点头:“对。我知道这次合作,我爸妈终究是占了便宜,就是你那间铺子,都不是他们能租的起的。你能给他们这次机会,肯定是因为我。”
“你再等等我。我以后的收入不会低的,到时候我都给你。”
童桐干干地想要解释:“我和他们合作,不是因为你。”
王梓摇头:“你不用解释,我都懂,但我们不合适,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份心意记在心里的。”
说完,转身就回了座位。
童桐呆滞地看着他的背影,恍然觉得初见的王梓的感觉又出现了。
童桐:他脑子有病吧?
幸好之后王锌没再发出窒息言论,童桐就当过眼云烟忘了这回事。
尽管后来,国际知名数学家王梓追着世界冠军童桐要给她打钱的新闻上了热搜,但这都是后话了。
眼下童桐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实力。
在面对柏明德时,她看到了自己与世界一流选手的天壤之隔,但也看到了自己成长机会。
在上午上完课,下午跟着二队训练结束后,童桐会积极主动地找柏明德训练。
全力配合他们的技术要求。
会的就精进,不会的就学。马靖也像捡到了宝,童桐问,他就教。如果柏明德有空,甚至还拉着世界冠军给她陪练。
羡慕得周围一圈二队选手,眼睛都红了。
柏明德却也乐意。
其实在第一天陪练后,柏明德和马靖自然看出了童桐的天赋。
天赋异禀的球感,无师自通的技术,坚实无比的基础动作,超绝的理解力和沉稳的大心脏。
她具备了成为一流选手的所有条件。
而想跨过一流选手的门槛,冲击世界第一,她还需要近乎偏执的努力和毅力。
这一素质,也在之后的对练中得到了印证。
童桐从不喊累,输球也从不气馁。仿佛力量用不完一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来一球。’
而这样的努力,收获的自然是肉眼可见的成长。
童桐进步的速度几乎惊呆了柏明德和马靖。
第一天练习,柏明德只浅浅练习了下技术动作,身上甚至没有出汗。
第二天再来,柏明德就已经被童桐的成长速度惊呆了。前一天还接不到的球,已经能稳稳回击,甚至隐隐透出借力打力的技巧。
就像是她一晚没睡,盯着柏明德的比赛录像加练了一样。
确定童桐真的有好好休息,柏明德才狐疑地和她继续练习。
之后的第三天,第四天……直到一个月过去,童桐已经能和柏明德打个有来有回。
而柏明德和马靖心态已经完成从惊讶、震惊、羡慕到平静的转变了。
柏明德&马靖:这是什么恐怖的天赋!
柏明德知道,自己欣赏她。而马靖,比自己还欣赏她。
证据就是,面对童桐时那位笑得一脸褶子的老头,可从没对自己这样笑过。
累得直喘粗气的柏明德,头顶着毛巾,无奈地看向热聊的两人。
童桐意识到他的眼神和起伏的胸膛,想到自己靠体力药水才将训练撑下来,而柏明德却靠着体能实实在在打下来后,立刻深感自己的不足。
打定主意,以后每天再加练一小时体能。
然而练得多吃得也多,早饭在学校食堂解决的童桐的饭量,每天都会惊呆打饭阿姨。
甚至因为知道她吃得多,打饭阿姨甚至会早早为她留出足够的量,生怕她身为运动员却吃不饱。
童桐是国家二队乒乓球员的事,早就传开了。
这天,童桐刚端着餐盘坐下,就看到对面的王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起来有些好笑。
“怎么了?”童桐塞了口包子。
王梓无语:“你没注意到别人的眼神吗?”
童桐看了一圈,意识到大家确实都隐隐约约地盯着自己看,甚至有几个人对上她的目光后,眼神毫不躲闪,甚至更加热切了。
童桐误会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饭,嘟嘟囔囔。
“吃这么多,真的很奇怪吗?”不就是五个包子、两碗粥、一碗豆浆、三根油条和三个茶叶蛋嘛。
也没有很多啊。
然而她看了看王梓的饭盘,里面只有一碗豆浆和一根油条时,没把真心话说出来。
王梓无语:“不是,是那个。”
他指了指童桐书包上挂着的小挂件。
童桐拿起小挂件,是个迷你乒乓球拼成的小雪人,类似小手办的样式。
“这有什么的?”童桐奇怪。
这是装修团队剩下的边角料,她看着好看就挂着了。
王梓几乎是气音说:“大家为了拆盲盒能拆出这个,都快把店里买空了!”
童桐恍然。这是她给店里设计的盲盒隐藏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