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看出童桐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方式和心理素质。
姚贝贝那是正常15岁小孩该有的反应。
而童桐,则是大将之风,能担重任。
国家队,要的就是这种孩子。
能进国家队的,没有一个不是天才。但不是每一个天才,都能为国出战。
在姜指导看来,童桐可以。
场上比分快速变化,哪怕姚贝贝及时调整状态,但士气仍然略逊一筹。
“11:7,童桐1:0.”
一局结束。
姚贝贝难免丧气,垂着头回到周教练跟前。
童桐接过李胜递来的水,是温温热的白开水。
童桐有些惊讶,比赛场地里可没地方烧开水,李胜怕不是从宿舍装好了水,一路捂着拿到这里来的。
这份用心,足见李胜对她这个弟子的尽心尽力。
李胜却不当回事,他急于在最后的比赛中,教给弟子所有知识。
“盯紧她的反手,她控制不住反手的旋转,不是飞了就是挑高,你自己控制住就没问题。”
童桐点头:“我知道。”
第二局开始,童桐认真执行战术,每一球都盯紧姚贝贝反手位。
童桐的左手足够有力,在反手对峙时不落下风,又能抓住姚贝贝每一个破绽,立刻侧身上正手。
一板大力扣杀,再加落点拉开,足够拿下比分。
十分钟后,第二局结束。
“11:5,童桐2:0.”
胜利仿佛唾手可得。
姚贝贝已经红了眼眶,她没想到自己的决赛打得这么狼狈。
却没看到身后的童桐目光担忧。
几秒后,观众叽叽喳喳,仿佛在说些什么。
姜指导看着童桐的动作,笑容更是满意。
“快拍!童桐选手在示意观众为对手加油!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小梅记者连忙指导摄影师,将这一幕拍下来。
几十年后,乒坛在整理统治一个时代的童桐职业生涯时,总是将这一幕放在片头。
以开始她传奇的夺冠之路。
比赛的结果并不意外。
在童桐的振臂欢呼中,她拿下了当年的少乒赛女单第一。
同时也锁定了国家青年队的一个名额。
【直播结束。】
星际人们正沉浸在比赛里意犹未尽,眼看就要结束,他们连忙甩下打赏和关注,直播间就关闭了。
同一时间,男单比赛中,意外却发生了。
种子选手江楚在闯进比赛后,再次因肌肉疲劳而影响状态,几乎在赢下比赛的同一时间,就被诊断为右肩疲劳性损伤,需要暂时住院治疗。
女单颁奖台上,童桐独占首位,脖子上挂着三块金牌,闪光灯频频。她的身边,是银牌姚贝贝和铜牌王丽,两人脖子上都有各自两块金牌。
吉省成为当年最大赢家。
男单颁奖台上,金牌位却暂时空缺。
因为找不到男单冠军,童桐被急于采访的记者们团团围住,没办法赶去医院。
李胜则是跟着赶来的马教练一起,见到了国家青年队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来确定童桐和江楚的情况的。
虽然少乒赛单打冠军能直通国家青年队,但小选手的家庭情况和是否要走上职业道路,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选择。
马教练拍着胸口确保童桐非常有意向进入国家队,但江楚就不一定了,需要他们去医院和本人确认。并且隐晦地提了一下童桐的家庭状况,两个孩子的监护人都是江妈妈,可以一起沟通。
几个工作人员看童桐那边被围得水泄不通,便转道先去了医院找江楚。
童桐这边戴着四块金牌,让记者们一顿猛拍,又回答了无数个“感想”“未来”“计划”等等问题,才好不容易摆脱了记者们。
刚突出重围,就又被两个文质彬彬的招生办拦住,把她和王梓拉到一边。
“两位小同学,现在都还是初一啊?真是厉害,这次拿到数学竞赛,对以后的规划有没有什么想法啊?”招生办笑得一脸慈祥。
童桐看了眼有些无措的王梓,直接说道:“您是哪个学校的?”
“童桐同学,我们是北大附中招生办的,这次来主要是想特招两位同学入学,加入我们的直通班。”招生办看她不接茬,便拿出了杀手锏。
果然一听到北大附中的名字,王梓的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
招生办自信满满地看向童桐,却只见她面色平静,摸了摸她的四块金牌。
“我需要考虑考虑,不如您留个电话,咱们之后再沟通。”童桐想走了。
招生办急了:“别啊,是不是有别的学校来找你们了?咱们也别电话沟通了,你们家长在哪里,我们可以直接谈一谈的。”
童桐看了看王梓,看他确实有意向,便让招生办一个人跟她走,一个人跟王梓走了。
等她赶到医院,将招生办甩给江妈妈,就进病房查看江楚的情况。
门外,招生办和国家队面面相觑。
“你们,哪个单位的?”
“你们,哪个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