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看起来是王主任的人,你接触的感觉呢?”
陆林:“极聪明的人,从没有公开表露过立场,是个做实事的人。”
林烨:“给他承诺一次去国外的技术考察,强调不是请他观光,是真正有价值的考察,最重要强调和这次项目无关,输赢都会安排。”
陆林:“明白!”
林烨:“李庆呢?我记得他和你关系不错?”
陆林:“实在人,但撑不住事儿,抗压能力不行。”
林烨:“能帮我们在汇报时出个声吗?”
陆林:“我试试,应该问题不大!”
林烨:“那我就来一次声东击西,把王主任先‘摘’出来。”
紧接着的周末,A省,极私密的茶室。
王主任,程岚,林烨,每个人的脸都不轻松。
程岚语气沉沉道:“项目的运作我们必须得定一个策略,既要尽可能地按照我们的期望推进,又必须得保护所有帮过我们的人…
毕竟,领导的态度鲜明,事儿最终成不成得看命,但不给朋友留首尾是最重要的!”
林烨接过她的话:“我的理解是,整个项目的运作我们既要‘顶’上去,又要‘摘’出来”,她看向身旁的王主任:“我有一个不成形的思路,想请王主任评估一下。”
“讲来听听”。
林烨喝口茶,缓缓说道:
“科技处,找出两个可靠的人,一人肉眼可见的坚定支持我们,一人表面和叁柒亲密,
王主任在关键时候选择和叁柒貌似亲密的人,先把自己‘摘’出来,当然,同时也把这位支持我们‘朋友’顶了上去。
面上和我们亲密的朋友,自然无缘参与投标的后续工作,也不会和领导有进一步的冲突,‘伤害值’也是可控的!”
王主任眉头紧蹙道:“那我们后续又如何把这个表面和叁柒紧密的人摘出来呢?毕竟,标书中,始终要植入对通迪有价值的内容,两面三刀,那可是会犯领导的大忌!”
“对,这是整个计划中最大的难点”,林烨一脸肃穆点点头:
“我和研发团队讨论了,在标书中我们最终放弃诸如资质、团队背景,等等,任何我们相对叁柒有明显优势的条款,只保留一项,就是进度,标书中对项目完成进度阶梯打分。
时间进度的明显差异,再加上以通迪的标书制作能力和对项目的理解,赢得专家团队的支持就概率大增。
如果叁柒质疑这个条款,只要对他们解释已经摸过通迪的底,暗示会对他们适当放松界限,正常不会引发他们的高度反弹;毕竟十几家公司应标,没有进度阶梯,也容易搞成一场‘混战’,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就算叁柒最终发现通迪投标应了最快的六个月,也可以把锅推给通迪,说我们骗了你们。”
程岚适时补充:“对了,主任,我们和科讯的关系一直甚好,投标当天会说服科讯主管营销的常务副总杨溢一同前往。
这家公司实力出众,杨溢本人也与A省众多专家熟识。
借此,可引导叁柒把最终的成败归结于第三方的介入以及专家的倾向,无形中对出席评标的‘朋友’起到‘掩护’作用。”
窗外天光渐逝,王主任的面色从踌躇到坚定,他用手机打下一个人的名字,看着林烨道:“你可以现在打给他。”
……
紧锣密鼓的一个月过去了,演戏演得灵魂就快撕裂的陈工拨通了林烨的电话:
“林总,叁柒最终要求业务处林科和我一同去评标,你们和他?”
“我们和他无法深入沟通。”林烨给了他答案。
“这样啊…”陈工在电话那头思忖片刻道:“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我想办法让林科成为那个最高和最低!”
这就是林烨想要的答案,她在电话这头忍不住弯了弯嘴角,笑道:
“‘永远不要和高智商的人为敌’,谢谢你,陈博士,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她真如电话里这般自信吗?
事实上是完全没有——专家的态度?林科能不能完全信任陈工?当天会不会有黑马?
错综复杂的关系,敌我双方都是张弓满弦,谁能射中靶心,还得靠三分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