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A省政府办公厅。
椭圆形的会议桌,张厅坐正中,阳处带着林科,王主任带着李科和陈工,分别坐两侧。
陈厅抱着个不锈钢茶杯,直奔主题:“我一会儿还得出去开会,大家抓紧时间挨个讲讲”,他点名道:“科技处先来吧,马上要进行标书拟定了,你们先谈谈想法!”
王主任正襟危坐回应道: “这次项目的调研一直是由一科的李科和二科的陈工带队进行的,接下来就让他们两分别就调研结果给领导做详细汇报”。
他看向李庆,示意道:“李科先来吧!”
李庆点点头,翻开一个记事本快速扫一眼,恭敬道:
“各位领导时间宝贵,那我就不推诿了:
目前有意向参与的十几家公司,我把每家公司的资质、项目经验、对我们业务的了解程度,以及目前的规模,项目带头人的背景,都摊开来深度分析了一下,符合我们要求的有七家。
再把这七家公司逐一比较,通迪和叁柒这两家公司给我们做的项目建议一定是最贴近我们的需求的。”
他环视一圈,犹豫片刻,补充道:
“就这两家公司而言,通迪的项目带头人在前瞻性上似乎略胜一筹,目前他们公司在软件开发领域的经验和人员配备也充分一些…”
……
张厅面色无澜点点头,打开桌上的记事本,记下了两笔。
王主任看向陈工,“陈工,你也给领导汇报汇报你的看法。”
陈工,博士毕业五年,目前是厅里的技术骨干。
“好的!”陈工推推鼻翼上架着的黑框眼镜,看着张厅,书生气极浓地一板一眼说到:
“我很赞同李科看法,在这里就不累述了,我就讲两点不同意见供领导们参考——我确实觉得通迪的建议在前瞻性上略胜一筹,但在与前期项目的融合性上,叁柒却出乎意料的好。
因为我们的应用长期是由通迪研发维护的,我抱着好奇心深挖了一下叁柒的团队,果不其然,通迪以前的楚总甚至个别项目经理都与叁柒关系匪浅…
从追求项目绝对不出错,稳定的角度来讲,我目前认为叁柒似乎更值得重点考虑…
当然,通迪的技术团队是非常优秀的,我会和这两家公司再充分接触,做更深入的调研…”
招标最终是由科技处落实,业务处的阳处和林科不痛不痒地给了点意见,也就散会了。
会后,张厅前脚迈进办公室,后脚就接到了王主任的电话:
“领导,我最近也是反复斟酌,想挑一个最合适的人来负责项目规划,这个李科和陈工,您觉得哪个更适当一点呢?”
这个项目负责人,既要负责拟定招标文件同时也会代表客户去到招标中心参与评标,是项目中非常关键的人物。
“你觉得呢?你的人,你最了解啊!”陈厅懒洋洋将他一军。
王主任小心翼翼揣摩领导的心:“我觉得,陈工虽然年轻,但想问题却很全面,主动承担责任的意愿也有,您看呢?”
张厅给了他一个不是正面的正面回应:“我也不懂技术,这事儿你拿主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