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伍还有半年,在大家都迷茫退伍后的工作时,他下定决心要回到家乡去把村小学给办起来,让村上的小朋友可以读书,可以一个个走出那片土地,走的远了,才会有希望。
在最后的半年里,郭放买了一堆和教育有关的书,开始专心研究教育。结果还真让他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退伍时,部队领导希望他能留下,当个指导员,帮忙管理新兵,可他决心已定,谢绝了好意,回到了家乡。母亲对他的选择很不理解,认为好不容易走了出去,而且还有一个看似那么好的前程,为什么要放弃。外公却很夸赞他,说他张大了,知道了男人就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非常缺少老师的无溪河村小学,他顺利的进入了。学校老师只有三个,校长、一个濒临退休了的老教师、一个看守学校兼体育的老师。校长负责上语文、政治,老教师教数学还有物理,一共只有四项课程,哦,还有一项体育。
学校一共只有两个年级,年幼的一个年级,年长的一个年级。其实政府本来都打算将学校关闭了,一是完全没有升学率,二是觉得浪费师资力量,领导们刚商讨完,就接到了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于是忙做了调整,动员了村上适龄儿童去上学,也开始向省上申报增加老师。可是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来,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别的学校又不放,对于郭放的到来,给了学校很大的鼓励,听说还是自动申请要来的,校长可是乐开花了。所以当郭放提出要对学校做出改革时,欣然同意了。 郭放参考镇小学的课程,增加了历史、地理、美术、音乐还有英语。当然,增加的课程都是郭放来教,历史和地理很简单,就是讲故事,美术就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天马行空的画,音乐比较麻烦,因为他们四个大男人谁也不会乐器,郭放就去买了一个录音机,买了儿歌磁带,音乐课时就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着学。英语是最困难的,因为郭放的英语水平也是半壶水,只能简单的教大家认识26个英语字母,然后教一些“thank you”这种再简单不过的英语单词。学生们觉得这些新开的课程非常有趣,学校的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
虽然是贫困村,但是村的实际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在越穷越要生这种理念根深蒂固的地方,适龄儿童非常多。
刚放暑假,郭放就开始每家每户的拜访,凡是看见有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有上学的孩子的家庭,他就找到孩子的父母进行游说,讲解读书的好处和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好处。小孩子其实对于一群小孩每天在一起嬉闹是非常向往的,特别是听那些在上学的小孩回来炫耀昨天学了什么歌,今天知道了什么历史,明天老师要教什么单词羡慕不已,所以在新学期开学时,居然有30几个小孩来报道。郭放和校长都很激动,老教师也决定接受校长的邀请,继续留在学校给同学们上课。
郭放将所有的孩子们进行了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来分年级,所以当夏淼淼看见班上有12岁的同学才二年级时很吃惊。方童她们在听了校长讲了学校和郭放的这段历史后,三人很震惊,打心底敬佩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