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祠堂后连着一个小山头,沿着山路走去便是神仙哥哥的各路弟子们选好的洞天福地,这里明面上只是一个规模不小、中规中矩的道观,正殿还在建设,因为神仙哥哥的弟子们坚持要亲自打造自家的道场,现在又有了唐风给的公输堂的图纸,更是要求精益求精,所以找了公输家的传人一起来参悟研究,力求尽善尽美。当然,唐风不会告诉他们这个图上的建筑叫公输堂,否则公输家那帮人的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
道观的正殿后面有一座三层高的小楼,楼体已基本竣工,家里的木匠开始大量地打制专用的书架,姜家要在未来的各个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还得靠这座小楼和里面收藏的东西。
这座小楼是唐风规划的藏书楼,除了四处收集的这个时代的各种书籍和空间里面的藏书以外,还有唐风带过来的、大量的现代书籍也将放在里面。藏书楼不仅对自家子弟开放,唐风还打算让它有限度的对部分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开放。
不过,一些科技类、技术类的书籍唐风不准备让外人知晓,一来是这些书籍里的大部分知识都太过超前,在现在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二来是因为这个时代说好也不好,知识的传播不但没有国界,而且因着自己中央大国的自豪感,特别喜欢把知识教授给周围来求学的蛮夷。而来自后世的唐风却是知道,很多先进的技术被蛮夷们学去以后,在中原王朝衰弱之时,这些技术就会变成锋利的武器,给中原的老百姓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唐风是不会让那些科技类、技术类的书籍轻易传播出去的,别说她带过来的那些书籍,就是日后自家学子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就算是烂在中原,也绝不允许到处传播。
唐风自认只是一个小女人,没有什么非凡的气度,就独擅其美了又怎么样呢!唐风一边想,一边把自己想到的都记下来,这些将来就是藏书楼的规矩了。
好在这个藏书楼是建在自家道观里的,负责管理的人都是神仙哥哥的各路弟子,把规矩立好,再配上严格的奖惩制度,倒也不怕他们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不守规矩或者为了讨好什么人而网开一面。
至于安全,那就更不用担心,道家子弟没两把刷子哪敢在深山里建道场,既然敢建,便自然有能力守护。弟子们还按照唐风的要求规划和设置了机关,如果不幸遇到天灾人祸,只要启动机关,整栋藏书楼就会完整无缺地沉入下面事先挖好的空间里,藏在藏书楼周围地面下铺满泥土的青石板便迅速弹出并严丝合缝地关上,把小楼彻底隐藏在地底下不会轻易被人发现。而那空间底部的四周还修了完善的排水设施,即使是暴雨侵袭,小楼也不会被淹没在水里。
藏书楼里只存放书籍,不提供看书的场地。因为书籍的保管不仅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火,可在眼下这个时代,看书除了借助自然光,就只有依靠烛火、油灯这些光源,万一一个不小心打翻了烛火或油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唐风把藏书楼的东西厢规划为读书室,想到以后可能有学子会在这里抄书,她便很奢侈的使用了现代带过来的钢化玻璃做墙壁,且屋顶也是用专门定制的钢化玻璃做的明瓦,整个读书室除了地面是青石,柱子、橼子和地板皆是木质的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用的钢化玻璃,至于它们怎么粘合、怎么才能建成房子,唐风表示她也不会,需弟子们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