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唐风就叫来“投诚”的众弟子,按玲珑拟定的名单写帖子、送帖子。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比一般的文人都高些,字写得又快又好,而且是神仙哥哥的后代弟子,也算是自己人,家里不是女眷就是小孩,拿他们当信使也不算失礼。
唐风命人从库房拿出几副她带过来的犁,套上马在宅子后面的荒地沿地界先犁出一圈宽宽的防火带来,然后再准备放火烧荒。没有犁过地的唐风低估了现代改进过的犁头的效率,虽然马犁地没有牛犁得深,但是却要快很多,而且唐风带过去的犁是铁犁头的曲辕犁,即使让马拉着犁地也比大隋现在用的犁好用很多,所以唐风安排人从几处同时开工,没过多久就犁了几圈,照这个速度一天都要不了便可以犁完,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用烧荒了,还减少了安全隐患,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更可取。唐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方案,接着拿出几副耙子,等土地齐齐犁过一遍以后再用耙子耙一遍,地就很规整了。至于那些荒草灌木之类的,能喂牲口的就和草料堆在一起,不能喂牲口的就摊在空地上晒干了做柴火,而且方案改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额外收获了很多不明物种的蛋。
不到三天时间,宅子后面六七亩大的荒地就收拾好了,整整齐齐的,可以播种了。什么?播种?开什么玩笑,在城里种田,确定要这么干吗?当然!这个时代大兴城里,尤其是城郊的普通人家都是这么干的。不过,唐风家不会把这几亩地拿来种田,那耗时费力地把地犁出来干什么?不干什么,种草而已!唐风找出许多草种子让仆人们均匀的撒在刚刚整饬好的地里,然后每人脚下绑两块木板,一边洒水,一边从松软的土地上踩过,这样踩过的土地既不会太松软,也不会被踩得很死,而他们洒的水也是唐风加过工的,稍微加了一点点的灵泉,以便小草尽快长出来又不会长得很快、很茂盛,大致控制在十来天长到脚背高就很合适了。只是地里也没全部撒上草籽,而是留了一亩左右的地,参照红楼梦里稻香村的样子,用篱笆围了,又把地分成若干小块,每块地中间用桑树、果树隔开,种上各种蔬菜,蔬菜也稍微催熟了一下,大致控制在宴会时有半数左右可以采摘的样子,估计来的小孩子比较多,到时候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大隋版的农家乐。此外,唐风还命人在旁边像模像样的搭了个茅草棚和鸡窝,放了数只鸡、鹅在里面,也算有点野趣。
唐风遣人在合适的位置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后,就不允许家里的仆人进院子了,待仆人们都退下了以后,唐风从空间里移出来一株巨大的紫藤,虽然现在已经过了花季,唐风也没打算太过引人注目的让它开花,但是紫藤本身的形态也是极美的。在紫藤树下放上一张坐席,一个小案,小案上再摆上点水果、点心、小酒,焚上一炉香,微风阵阵,玉手轻抚瑶琴,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了。
唐风想着不可能让来赴宴的夫人和小娘子们就只在野地里玩耍,借着这个机会把院子打造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建是来不及了,不过可以取巧。大兴城里多的是需要改建或拆建的亭台楼阁,去“搬过来”就是,至于布局、美观,呵呵,自家这么多弟子,风水堪舆、装饰点缀这些哪里用得着自己费心。除了建筑,还有各种植物花卉,什么地方种什么花、栽什么树,怎样才能错落有致、掩映成趣,都让他们来操心,等他们规划好了列个单子出来,自己再从空间里移出来便是,还不必担心种不活。
唐风命弟子们联系各家要出售的现成的走廊、屋舍、亭子,弟子们也是手眼通天,很快就锁定并谈好了需要买的建筑。卖家们不明白他们买这些干什么,虽然自家是准备拆掉另建,反正不要了,但是他们买这,而且竟连建筑的基石都一并买下,着实有些奇怪。
让卖家们没想到的是买家不仅买下了建筑,还要帮他们拆掉那些建筑,于是他们纷纷感慨:这样的交易太划算了,把家里要拆掉重建的建筑卖掉收钱,买家还帮忙拆,甚至连拆下的东西都一并拉走,实在是帮自家省了好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得益于中国古建筑的榫卯结构,弟子们买下后就叫工匠立马原地拆成一堆堆材料,方便运输。当然,拆卸时还是找了当初修建此建筑的工匠或者传人,因为不同派别的手艺人用的榫卯不一样,如果是拆别家工匠修建的建筑就需要花些时间来研究一下,而唐风这边要得很急,所以只有找原工匠或传人来拆卸这些建筑才最节省时间。等这些建筑都拆开以后,巴诚等人立刻把一堆堆的材料装进储物袋,一人负责一个建筑,快马带回院子里,待土地整饬好,马上又招来原班人马,等工匠们到达,便看到一堆堆的材料已经堆在那里,连基石都已经铺好,就等着进入安装程序了。如此这般炫酷的操作给道门增添了大批虔诚的信徒,不过,对外自然是不可能承认有这么玄幻的手段,只说是花了大价钱组了一个庞大的运输队,多处同时拆装,数日间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速度堪比现代搭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