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仲夏异闻录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古籍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古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到小学生睡完午觉去学校,鹿妘溜进爷爷的书房,书房里放了很多爷爷奶奶收藏的古籍,两人虽然专职地质勘探,但对考古方面很有兴趣,鹿妘也算是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不过干这行挺累的,奶奶有时候也后悔,说小时候不该给她接触太多,好好的女孩子天天跑到深山老林挖石头。

嘴上这么说,眼里却丝毫没有埋怨,鹿妘知道爷爷奶奶都很热爱这份职业,不然也不会退休之后还是不是回学校客座讲课,实在是放不下。

她伸长脖子一本一本地看过去,都感觉兴趣缺缺,直到看到一本《湘鄂地区地形变化及历史文化稽考》,心念一动,赶忙抽了出来。书里详述了当地的地形,不但有手绘的地图,还结合地形,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进行了对比。

楚地自古就巫蛊盛行,精怪异兽之类的传说自然也多,这本书在书架里不知道放了多久,从来没被注意到,此时随手一翻,眼前闪过“山精玉简”几个字,鹿妘一屁股坐在地上埋头翻找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一页了。

“轻点,轻点!这些书都脆了,经不住你这么大力翻。”爷爷心疼得什么似的,急得直跺脚。

鹿妘不好意思,“我刚看到书里写了个什么,山精玉简,一下又找不着了。”

爷爷接过书,两下翻到那一页,顶上的标题标的却是“金榜山”。

“这个什么山精玉简的传说,不是龙门山山精吗?怎么变成金榜山了。”

爷爷示意她继续往下看,原来之前金榜山一直叫龙门山,但有几年连降大雨,山体滑坡严重,大湖涨水冲毁良田,周围的居民深受其害。大家都觉得是这“龙门”二字不好,鲤鱼跃龙门本来寓意吉祥,但龙生水,水不断,压不住这龙王水就发大水了。

当地民众请了高人来算,把龙门山改成了金榜山,仍旧还是“金榜题名”的意思,只是换了个说法。说来也奇怪,换了名之后果然就不下雨了,之后风调雨顺了好些年,大家都说是因为这名字改得好,渐渐地就把龙门山的名字给忘了。

鹿妘听得直皱眉,改名字停雨这种事也太不靠谱了,“哪有这么玄乎,雨总不能一直下,不改名字也会停雨的。”

爷爷说:“普通民众总会有一些朴素的寄托,金榜山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一直很落后,建国初期还有不少形貌原始的村落,后来通了山路才好一些,不过毕竟是深山。越是这种地方,民众越相信乡野传说,这是必然的。”

鹿妘看了一眼爷爷,问道:“那您觉得,这些传说是真的吗?”

“很难讲,这些传说故事有些是脱胎于日常生活、英雄事迹,或者某些重要活动,肯定有事实基础在,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加工,在历史上,帮助管理者维持统治,凝聚部落,曾经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有些事迹肯定是被神化了,比如你说的这个龙门山玉简,大禹治水的故事。”

“所以是假的?”

“未必,可能确实发了洪水,也确实有人治水,但用的方法不一定这么神,河伯山精相助啊,天帝借出息壤啊,这些不一定是真。”

“所以就是,没有这些异能咯?”

爷爷摸着胡子沉吟,慢悠悠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是我年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些绝不可能,一切都有科学的解释。不过越到后面了解更多,越觉得有些事实在不是我们表面看上去都那样。”爷爷看着鹿妘,满脸慈爱:“古人说得对,万物有灵,要对生命心怀敬畏,我和你奶奶也都是这么想的。”

爷爷的话说得模糊,鹿妘听得晕头转向,比没听之前还糊涂了。她好想直接问,“爷爷,我的手能冒火!”,又怕爷爷一把年纪受不住这个刺激,万一吓出心脏病来怎么办,急得抓耳挠腮。

爷爷看了她一眼,“有蚊子?坐就好好坐,扭来扭去干什么。”鹿妘撇嘴,心想还是算了,说不定变异的就是自己一个人,还是不要连累家人了。

书里有张古代龙门山的手绘地形图,看起来像藏宝图一样,鹿妘问爷爷能不能把这本书拿走,被爷爷一口拒绝。

“东西可以拿,书不能碰。”

本来想拿原版书去桑若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的,最后实在央求不过,只得扫描复印了一份。鹿妘将扫描的图片发给桑若,跟桑若那块木牌放在一起,两人一合计,觉得这两样看起来像是配套的。

一个地形图,一块木牌,指向的可能就是这个“龙门山秋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