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妗默不作声地下地干活儿去了,潘金花紧随其后。
“这孩子,年纪不大,脾气倒是不小。”
等她们母女来到责任田干活儿时,林达山和大儿子林成功闷头干活儿,脸被太阳晒得通红,两颊汗水直流。
林成仁这个活泛的二儿子也满眼沧桑地干着活儿:
“干了这么大半天我就已经累得够呛,要是真干一辈子农活儿,我还真受不了!”
老二心有戚戚,预备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课,至少得考上中学,要不然这辈子只能下地种田了!”
老大林成功天生力气大,平日里常常和林达山和潘金花夫妇二人下地干活,因此对于下地这事儿并不怎么排斥。
对于他来讲,读书可比下地要累多了。
潘金花母女一来,同样在隔壁拔草的李大芳立马精神了起来。
昨天被潘金花怼了好几句,她立马回家给家里头那几个不听话的臭小子浅尝几遍竹笋炒肉。
她是越想越生气,突然想到早晨去河边洗衣服时偶然看到的一幕,心里来了主意。
她凑到潘金花身旁,小声道:“金花啊,你可算是来了。
咱们呢,也算是邻里邻居,有些喜事儿何必瞒着呢?!”
李大芳云里雾里地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让潘金花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事情?”
潘金花根本不知道李大芳在说些什么,还以为她只是随口抱怨,也没有多想,又转身埋头干起活儿来。
“哎哎哎,你还真不知道?!”
李大芳捂嘴偷笑,一副震惊不已的模样,心里头却在暗暗嘲笑:“这些可有好戏看了。”
“究竟是啥事?你有话能不能说清楚些,不要东拉西扯的。”潘金花不耐烦地说道。
最近她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李大芳还在这儿跟她打谜语。
李大芳故作谨慎地瞥了瞥四周,随后凑到潘金花的耳边:
“咱俩是啥关系,你就别瞒了。你家老小不是已经攀上那宋知青的高枝了吗?
我早上还看到你家雯雯和宋知青说话呢,两人聊了好久,关系看着就不一般。
我听村里其他人说,那宋知青来自沪市,父母都是双职工,家庭条件不知道有多好咧,等过几年宋知青回了城,你家雯雯不久可以跟着他一块儿回城,当城里人,吃商品粮了吗?!”
李大芳原本还想要用这事儿埋汰潘金花的,谁曾想说着说着,才意识到潘金花家可是捡到大便宜了呀!”
“怎么可能?!我家雯雯怎么会和宋知青扯上关系。”
与李大芳的想法不同,潘金华向来是看不上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知青的,他们虽然来自城市,曾是城里人,但也只是曾经罢了。
现在不还照样和他们村里人一样下地干活儿吗?!
潘金花反对两个女儿继续读书也有这一方面原因,连城里人的孩子都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下乡,那他们这些草根出身的孩子就算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又有什么用?!
潘金花连忙开口否认:“肯定是你看错了,我家雯雯一大早就去县城参加比赛去了?怎么可能有工夫和那宋知青聊天?!
再说了,我们林家和那些知青们都没有什么接触,雯雯哪有那个条件去认识知青哦!”
李大芳见潘金华仍然不承认,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
“行了,你在我面前还装什么?我又不会把这事儿说出去。”
李大芳满不在乎地小声道:“我这双招子可是亮得很,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家雯雯就在早上的时候和那宋知青联系上。”
“肯定是你看错了!”
潘金花咬牙切齿地加强音调,颇为心疼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分钱纸币,悄悄地塞进李大芳的手心里:
“你指定是看错了,你说是不是?!这可关乎我家雯雯的名声,你可不要乱说话,毁了我闺女儿的一辈子,否则,我可是一辈子都要追着你打!”
潘金花这一番半是讨好半是威胁的话语让李大芳讪讪一笑:
“我懂,我懂的,女孩家的名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