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康熙侧臣·纳兰容若传 > 第119章 第119章

第119章 第11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反而是明珠,挂着个严肃的表情,冷看自己的儿子,心想:

容若啊,当初你得来九节扇骨的时候,阿玛没有问你经过,如今怕是扇骨的真正主人在什么时候说漏了嘴,才让民间之人都知道:扇骨是被你得了去、且制成好物送给了皇上吧?

康熙皇帝问:“顾总管,那把扇子不是你收着吗?怎么连外人都知道了?”

顾问行惊慌失措,“奴才不晓得啊万岁爷。”

康熙皇帝转向自己的臣子:“纳兰,你自己说。”

纳兰心中思忖:自己铁定是不能把沈宛给出卖了。【注3】

再把所有可能串起来的线索一理,纳兰得出了结论:

沈宛应是把自己私拿了扇骨的事情向师傅表白了,她的师傅也许在某个契机告诉了张岱先生,张岱先生醉后或是不经意之间,又把这个消息扩散到了文人圈子里。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全天下都知道了。

“回皇上,这把扇骨是古董商周之捷周老板所赠。周老板朋友多话也多,就把臣为皇上制扇的事情说出去了。”纳兰马上补充,“但是这是好事,君明臣贤,大清之幸。”

康熙皇帝笑了笑,“朕要是把扇子赏给了孔尚任,你拿什么回报朕?”

纳兰认真道:“臣为皇上写赋,写好之后,由皇上来赐名。”

“这可是你说的。”

“是,臣答应皇上。”

“你的赋,朕要;但是你的扇,朕不能给别人。”

“是,臣明白了,回家以后,会自寻了与己相关的东西来代表皇上相赠孔尚任。”

“纳兰性德,不许你猜中朕的心思!”

为了不让纳兰公子被康熙皇帝为难,孔尚任立刻道:“草民谢皇上天恩,谢纳兰公子成全。”

“你记着,今日朕对你的剧作,持的是肯定态度。你不可自满,将朕的本意错认为是赞赏。剩下几卷,朕等你年复一年写完再看。”

“草民遵旨。”

“顾总管,你带孔尚任下去吧!”康熙皇帝一挥手,“明珠,你们父子也可以退下了。”

*

走出书房。

容若只觉得空气清新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也清醒了许多。

风送冷意,雪带寒意,交织却是成了真真切切的冬感,无需一颗心去温,也淡然若素。

明珠走在半路上,避人耳目道:“你引荐人才孔尚任得皇上的赞许,阿玛举荐人才靳辅在治水之任上干出了成绩,却受了索额图的反唇和遭了皇上的训诫之语。”

容若平静道:“索额图有索额图的居心,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如是而已。”

“索额图对我明珠发了难,后面要是人追着来,那我明珠还如何做事?”

“阿玛,您的官场行径黑白皆有,儿没法干涉或是把您劝回头,毕竟到了高位,没人能够清清白白。”

容若忍了忍,到底还是决定往下说:

“儿在曹寅家里看过一个账本,上面隐约有对阿玛您不利的——江南官员为您进纳财富的往来痕迹。为了您好,儿趁着跟曹寅之间的交情,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为您善后了。”

明珠大为感动,紧握爱子微冷的双手。

“容若,你真不愧是阿玛的好参谋、好儿子,多亏有你为阿玛事事留神。”

*

在下一场早朝到来之日,康熙皇帝铿锵有力地宣布了“剿灭南明伪朝”的决意。

文武百官皆支持皇上的做法,有托台和张富泰两位大将主动请战,康熙皇帝当即授予二人帅印,并调拨三万精兵来供二人指挥。

明珠和索额图一致应康熙皇帝旨意,为两位大将壮行。

壮行当日,天色稍嫌灰暗,云低雪飘,但清军却士气高涨,不管是骑兵、步兵还后勤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勇往直前,誓为皇上平定南明伪朝的最后势力。

在嘹亮的号角声和击鼓声中,托台和张富泰两位大将身披御赐铠甲,各自说完一番雄心壮志之后,就昂首挺胸地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明珠和索额图一直目送大军远离,皆是心中澎湃万千,为大将军的威仪和兵士们的勇气所折服。

正要到养心殿去给康熙皇帝复命,索额图忽然听见一个传使来报:

“索大人,二等侍卫格尔芬已获皇上恩准,跟随大军前往战场去为国效力了!”

索额图大惊。

自己作为父亲,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索大人,我疼惜容若,是半点家外和紫禁城外的尘埃都不敢叫他沾染。你倒是为了一己官路,把儿子往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送了?本官真是佩服,佩服至极啊!”

见明珠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索额图心中恨的如同点了炸药包。

格尔芬从军之事,索额图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听他提起过,也不知道这个逆子是吃了哪般的熊心豹子胆,竟然连命都不要了,敢到前线去“杀敌”。

“索大人还是赶紧回府去吧!到祠堂当中,多烧几炷高香来跪请列祖列宗保佑二公子平安无事,赫舍里皇后龙胎安泰。给皇上回话的事,就交给我明珠去办得了。”

索额图一脸乌云,浓甚天际。

他一把从传使手中牵过马,一个利索的动作蹬了上去,没跟明珠多说一句话,就匆匆往前追去。

明珠在后面朝自己的政敌挥手,不忘再多挖苦一句:

“索大人你悠着点,这一路追赶,追回儿子还是回家祈福,差别可就大了!”

*

两个月后,或者说新年过完、殿试时间将近、太皇太后圣寿将至的时候,有捷报自南北上,传到了康熙皇帝手中。

玄烨看过后大喜。

“托台和张富泰两位将军战略部署有方,众兵士浴血奋战,已经彻底平复了南明伪朝。伪朝皇帝在逃亡途中,被我清军勇士所一箭射杀,已经取下首级,其余同逃的皇室宗贵、嫔妃,也纷纷自尽!“

“孔尚任族兄孔尚则,在我清军围城之际,无法扭转局势,又见伪朝皇帝怯懦无能地从暗道逃跑,气得自刎而亡。另有一些大臣,欲降我大清,但托台和张富泰两位将军谨遵朕的命令:后患不可留!已经将那些大臣毒杀于城内。”

纳兰恭贺道:“皇上去除心头一患,是大好事!”

“你叫孔尚任献剧本给朕看,多少也有暗示朕剿灭南明伪朝之意。朕知道孔尚任心里还是想写‘弘光政权’来影射南明伪朝,不会多做追究,前提是他排剧不要不合时宜,台词不要过激。”

“臣不爱看剧本也不爱观剧,还不如继续翻古本典籍。”

“你还记得吗?你给朕的‘觉盏馆’出过设计工事图,给朕的‘天下地形图’做过战略布局,你手上还兼着大清国旗的设计大任,等你把国旗样图拿给朕之后,朕就要亲自画决战台岛的航海图出来,与你珠联璧合!”

“臣有个建议,不知道皇上肯不肯采纳?”

“你说——”

“臣明天就把国旗样图交给皇上,等到托台和张富泰两位将军班师回朝,以展旗相迎如何?“

“准奏!“玄烨高兴,”两位将军战功彪炳,理应有此场面铺陈。“

“皇上是一国之君,应在一国之旗下面摆驾对凯旋之师相接,这样才能让众将士感受到天子对此次大捷的重视,有利于皇上树立君威。“

“好!“玄烨站了起来,”纳兰,那一日,你要站在朕身边!“

“是。“

【注1】康熙皇帝在柱子上刻字发愿,见第21章。

【注2】三方大赏:指康熙朝“举荐者、被举荐者、链条上的关系者”这三者。此风气始于权臣明珠,后期发展到吏治腐败,把大清能卖的官都卖完了。

【注3】跟九节扇骨相关的章节,见第32章《宛携扇骨入明府,公子通宵细制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