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康熙侧臣·纳兰容若传 >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在顾问行转身的瞬间,玄烨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竟然是身强力壮的:鳌拜。

鳌拜见了皇帝,照例只行口头之礼而不行跪拜之礼。

玄烨隐忍着道:“鳌拜大人来武英殿作甚?”

“皇上才是,”鳌拜反问,“为何与这一群人在武英殿外打打闹闹?”

这正中玄烨下怀,玄烨就是想给鳌拜一种——

年轻人之间打打闹闹、没点体统的样子的感觉,好让他放松警惕。

“朕如今才知道,”

玄烨故意做出悔恨的模样道:

“纳兰性德欺君误国,只会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强加在朕身上、让朕逆了祖制来满足他的一己私利。现在纳兰性德已经被扣押,等朕理清楚了他的其他罪名,定会当着鳌拜大人和其他大臣们的面,亲自料理了他!”

鳌拜道:“皇上圣明。”

“现在朕是把祖制牢牢记在心中,重拾了咱们满人骑马射箭、摔打拳脚、枪刀绳镖……的硬本事,才决意来此处练武。”

说着,玄烨看向一等侍卫图尔深。

图尔深立刻会意道:“是啊,奴才等正是听到皇帝要大兴满清祖制、才领了这份与皇上一起切磋功夫的差事的。”

“皇上有这份觉悟,我鳌拜作为辅政大臣甚是欣慰!”

“我大清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何须效仿汉制?何须一仗方完、又另打一仗?鳌拜大人,你说呢?”

“皇上回心转意,天上的列祖列宗都看在眼里,轮不到我鳌拜再出说辞。”

“鳌拜大人,朕成就伟业离不开你,你要继续忠心耿耿地对朕啊!”

“皇上明鉴,我鳌拜对大清绝无二心。”

——好是狡猾的回答。

玄烨心想:“对大清”和“对皇上”可是两个概念,国一直在,君主却在迭代。

“如果皇上没有其他事情,鳌拜就此告退。”

“好,你告退吧!”

鳌拜告退后。

玄烨遣散了一等侍卫图尔深和那些八旗子弟,并且叫顾问行亲自打扫干净了地上的《天下地形图》残片。

回书房的路上。

顾问行道:“万岁爷,奴才可是捏了一把汗,就怕您的初衷被鳌拜识破。”

玄烨冷静谋断道:“要想取得对方的信任,其一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哪怕自己是天子;其二是懂得自我圆谎,哪怕是不可失信于人于天下的皇帝;其三是让行动纲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与事者都效忠自己,哪怕自己就是个亦狠亦真的统治者。“

“万岁爷真是比任何人都理智有谱啊!“

“不然呢?朕就对不住皇阿奶和纳兰。”

*

明珠经过多方打点,终于托人把容若要吃的药送到了容若手中。

此前。

在明府容若的房间里。

从侍女袖云手中接过药盒时,明珠问她:“公子的药,你都备仔细了?”

袖云应道:“是,都备仔细了。公子晚服了几日,身子恐怕是不好,所以袖云又在剂量上做了调整,能够适合公子当下的体调【注1】。”

“那个药盒,有没有暗层?”

“回老爷,有。”袖云谨慎道,“只是药盒交到公子手里时,已经几经辗转,难免不会被有心人打开查看,所以袖云以为,夹带纸条之事不妥。”

觉罗氏担心道:“既然不是一人一送,那也难免药本身不会被人动手脚啊!”

袖云道:“公子向来心细,对自己要服的药了如指掌,若是有异常,定是能够辨出。”

明珠问:“本官有句话要带给容若,你说怎么在盒子里给他做暗示好?”

袖云想了想,道:“老爷,您画个三五笔的简图吧!公子聪慧,必懂父意。”

于是——

明珠就在药盒盒盖的反面上:画了片在飞的羽毛,然后用个四方形把羽毛给框了起来。

照理说,世道上谁收到药都不会高兴,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病给谁添了扰。

但是容若却像是从千里之外收到了情意重的“鹅毛”一般,带着微笑,小心珍惜着阿玛和额娘的心意。

打开盒子,容若一边赞叹侍女袖云的细心,连剥好的一二十粒松子也一并装进去了,这样吃苦药不会觉得苦;一边发现了阿玛的用意,这个药这个周期,纳兰家一起合计过,一定要熬过去啊儿子。

用温水把药送服入口后,容若觉得浑身不再那么冷了。

——心是温的,所以意识也是温的。

——如此,冰清的只是天上的明月,霜冷的只是窗外的雪花,这样,就好。

翻开药盒盒盖的背面,容若单手托腮看着明珠的画。

他始终带着微笑,似乎不笑,似乎离开了跟“家”相关的东西,就会被寒冷包围、被骨头的刺痛吞噬,很难再笑出来了一样。

我以前读《三国》,常与阿玛讨论里面的谋略。父子之间互辩不同角色的优与劣、互论在特定时局下那些英雄的选择的对与否、互看天下大势分合之后各政权的存亡的成与败。

而今却是有两位女子说:“纳兰公子,你像只笼中鸟。”【注2】

就跟我手中的阿玛的画一样:一片羽毛在困局中,向凭风飞也飞不出去。

——如果可以把阿玛的意思理解为:张飞入笼,日夜关羽。

——那么我亦能对此做出回应:悟能在世,风云行者。【注3】

我并不喜欢读《西游记》,宫廷上演的相关戏剧也从未看过。

只是觉得读书,果然还是要读跟自己的性子相符的书才好,不然书里的世界再精彩纷呈、再催人上进,也不见得就是开卷有益。

现在我拿出从《西游记》中总结的八个字来对阿玛的无声对联,只想告诉阿玛:

行者从五指山下破局而出,靠的不是他的师傅三藏法师,而是自己的开悟。即便猴躯无法挣离束缚,那么元神也可以出窍遨游天地间,也算是一种解脱不是吗?我不是行者,却可以站在行者的境界之上,以自己最有把握的一种方式从现拘地走出。堂堂正正地走出,不糟任何一人诟病。

请阿玛额娘放心,我能做到。

把药盒放回盒子上,容若来到了窗边。

不知道有没有人明白那种感受:

不透风的窗户,往往比透风的窗户冷的更彻底;冷时怕冷热时不汗的人,往往比体感自如的人更清醒。

一盏暖茶。

在手握之间、在品饮之间。

容若的脑海里浮现出“饮水词”三个字。

似乎,很适合做自己的词集的名字。

倒没有那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感觉,而是仿佛看到了画卷:

江上烟雾茫茫,岸边蒹葭苍苍,偶尔闪过点点火光,像是星幕所垂、又像是孤去的流灯。

“天际云不尽,萤灯水非清。鱼人皆不饮,谁心叹残风?”

“孤盏终将散,薄壳空载月。唯见水深处,碧落不复栖。”

【注1】体调:身体情况。

【注2】笼中鸟:官云辞这么说,见第18章;沈宛这么说,见第19章。

【注3】

三国:张飞入笼,日夜关羽。(两将,斗的是天下大势)

西游:悟能在世,风云行者。(两徒,破的是心法心魔)

解:纳兰父子之间的智商博弈。

-明珠关切儿子在软禁过程的情况。

-容若回应阿玛:

时局是客观的,心智是主观的。

不用等太皇太后主动开口放人、也不用等皇上想办法下君令,儿子会自己想好时机,主动从侧暖阁破局而出,且不惹朝廷内外非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