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垚眸光微震,问:“陛下同你说什么了?”
喻秋恢复了和颜悦色的笑,道:“陛下同我说,礼部侍郎蒋垚蒋大人是他最器重的臣子,亦是陛下心目中未来内阁首辅的最佳人选。可陛下心中仍有唯一的疑虑。”
“是何疑虑?”蒋垚话出口,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心急,给喻秋留了把柄。
喻秋道:“陛下的疑虑,便是我外公。”
听见喻秋的话,蒋垚陷入短暂的怔愣,旋即猛地回过神来。
喻秋继而道:“陛下要的是忠义之臣,蒋大人当初在我外公这个恩师与陛下之间选了陛下,丢失了‘义’字。所以陛下派我来与蒋大人共事,便是想帮助蒋大人重拾这个‘义’字。岂料蒋大人却没有领会陛下的好意,还听信谗言,误将罪当成功。”
喻秋最后几个字说得铿锵有力,击溃了蒋垚全部防线。
蒋垚面色如蜡,半天都没有再开口。直到喻秋亲自端来一杯茶。
他颤颤巍巍接过茶杯,开口问道:“敢问喻大人,老朽该如何做?”
喻秋抬起嘴角,只答了一句话:“蒋大人,什么都不必做。”
可就在这时,蒋垚忽然抬头望向喻秋,开口道:“喻大人,还有一人,你确定会站在你这边吗?”
喻秋神色未改,启唇问道:“谁?”
蒋垚神色诡谲,望着喻秋,语气略带挑衅地答:“皇后。”
***
除夕前夜,凤仪宫。
殿内,皇后李璇玑正在作画。
宫女忽然来报:“娘娘,喻秋求见。”
李璇玑搁下画笔,面露欣喜,道:“快宣。”
喻秋一走进凤仪宫殿,便闻见阵阵禅香。皇后李璇玑身着一身素色道袍,站在桌案后方,宛若神仙之人下凡。
喻秋连忙行礼道:“上书房总师傅书佐喻秋,拜见皇后娘娘。”
李璇玑已经绕出书案,亲自扶起喻秋:“小秋快快起来。”
李璇玑仔细打量着眼前之人,神色愈发喜欢,道:“几年未见,小秋竟长得这么高了。”
李璇玑之父李林炎是户部尚书,在朝多年无党无派,深得先帝信任,而李家原本是武将出身,到李林炎这一代才出现一个文臣。
李璇玑比喻秋大六岁,小时候经常被爹带去喻家,所以也算是看着喻秋长大的。
李璇玑拉着喻秋直接进了小餐堂,命下人去准备宵夜。
喻秋路过书案时,看见李璇玑正在画一名女子,画中之人很是叫他眼熟。
两人在餐堂桌旁坐下后,李璇玑对喻秋道:“本宫听说陛下要小秋协理祭祀大典,不知可有难处。”
喻秋听见皇后娘娘单刀直入,便也不再拖延铺垫,开口道:“小秋想问娘娘,近来可有接见过京尹之女于芷莹。”
李璇玑并未立即答话,这时宫女送来牛乳燕窝和藕粉丸子,李璇玑亲自端了一碗到喻秋面前,慢条斯理道:“来,尝尝我宫里的手艺。”
喻秋接过燕窝,细细尝了两口,笑道:“甜滋滋的,小秋很喜欢。”
李璇玑道:“喜欢就好,我叫小厨房再做两碗,给你带走,赏给宫里的人。”
喻秋道:“小秋遵命。”
李璇玑这时自己也喝起了汤,等喝下半碗,才缓缓开口道:“无论何时何地,我李家人,必会支持叶公的选择。”
喻秋设想了与李璇玑沟通的各种结果,但从没料到,会听见李璇玑说出这样的话。
叶公便是他外公的老师叶羁怀无疑。
而叶公的选择,难道指的是那句谣传——“得龟佑者得天下”?
喻秋也见到李璇玑面色平常,似乎是等着他来找自己,等着将这句话说给他听似的。
喻秋顿了片刻,只道:“娘娘厚爱,小秋无以为报。”
而就在这时,李璇玑开口问道:“喻公公,本宫想问问,这次祭祀,可像先帝那般,供奉了神龟?”
喻秋照实答:“并未。”
李璇玑问:“是谁的意思?”
喻秋答:“喻秋不知,是礼部提供的章程惯例,小秋只是照章执行。”
“那便是他的意思了。”李璇玑忽然嗫嚅道。
喻秋没有听懂李璇玑在说什么。
而李璇玑只是很快地笑了一下,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催促喻秋道:“快尝尝丸子,待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喻秋走时,李璇玑亲自将他送至宫门前。
喻秋道:“夜里凉,娘娘快回宫歇息吧。”
李璇玑这时对喻秋说了最后一句话:“本宫修道多年,在宫中不便张扬,可从未听说过什么正泰年间的道士。明日便是祭祀大典,小秋可得当心了。”
喻秋向李璇玑道了谢,从凤仪宫离开时还打包了牛乳燕窝跟几份奶卷带给根宝。
根宝见到好吃的眼睛都直了:“这奶卷可是用牛奶浓缩后跟豆沙山楂桂花合制的,工序极其复杂耗时,我根宝能吃上简直……简直三生有幸啊!”
喻秋见根宝喜欢,满意地准备回自己的耳房,但根宝这时才忽然想起来,一抹嘴上的奶渍对喻秋喊道:“哦对了公子,那个黑脸的拳影来找了您一趟。”
喻秋问:“他说了什么?”
根宝答:“说……说是让公子当心、当心后厨。”
***
除夕这日终于到了。
景和一年的最后一天,晨曦初现,泰和殿内香烟缭绕、香火鼎盛,祭祀队伍仪仗严整,喻秋带着众宦官、宫女、乐师等,各司其职,仪仗队伍手持香炉、烛台,缓缓前行,在泰和殿两侧列队排开。
辰时刚到,随着泰和殿外钟鼓楼的钟鼓齐鸣,祭祀大典正式开始。钟声悠扬,鼓声激昂,传遍整个皇城。
皇帝楚泰携群臣亲临泰和殿。楚泰身着龙袍,头戴帝冕,庄严肃穆地步入太和殿,身后跟随着文武百官,每一个都身着朝服、神态恭敬。
楚云空今日身披一袭朱红锦袍,威严中不失英俊,腰间环着宽大精美的玉带,玉带下配一柄宝剑,剑鞘上盘着相貌凶猛的麒麟异兽。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在步入泰和殿前,却被喻秋喊住。
“王爷,请摘佩剑。”喻秋恭敬上前道。
楚云空还没动作,就在这时,站在喻秋身侧后方的张椿忽然开口道:“这把剑是先太子赠予安王爷,陛下曾许王爷出入皇宫无须脱剑呢。”
张椿说完,还讨好地瞧了楚云空一眼,唇边勾着笑。
但在张椿话音落下不久,楚云空却伸手解开剑鞘上的绳结,动作干净利落,毫不犹豫地将那长剑单手递给了喻秋。
喻秋双手接过宝剑,道:“王爷放心,喻秋会替王爷好好保管。”
楚云空只是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喻秋接剑道谢,没多说任何一句话。
只是在楚云空卸剑进殿后,站在喻秋身后不远处的张椿唇色有些发白,眼中的戾气再也掩藏不住。
等所有参与祭祀的人员进了大殿,喻秋也带着宦官进了殿。
宦官站在大殿最侧,而楚云空就站在楚泰身边,面对着群臣。喻秋刚刚站定,就感觉身上背着一道目光,他抬起头,刚巧与楚云空四目相对。
吏部尚书蒋垚这时从群臣出列,开始宣读祭文,蒋尚书声线洪亮,回荡在大殿之内,表达对天地神明之敬。
可就在蒋垚朗读祭文之时,喻秋忽然看见人群之中拳影的身影。拳影步步紧随一个小太监,而那小太监虚汗涔涔、面色苍白、双目无神,似乎在害怕着什么,最终站在了即将被端到大殿中央供皇帝亲祭之用的贡品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