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周六深夜(北京时间周日白天)
刘绍君又失眠了,他已经很久没有睡一个好觉了,整个人消瘦憔悴了许多。
今天上午十点多,刚经历完又一个辗转反侧的痛苦不眠夜的他躺在床上纠结是在家摆烂一天还是跟刘瑾出去玩、要在家的话该怎么不着痕迹地说服刘瑾之类的时,接到了他弟打来的电话。他弟在电话里哭得泣不成声,说:“哥,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我现在就去跟爸妈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会有事的……”“哥,你不要怕,我求你放开胆去追求爱情吧,但是楼璨那个混蛋不行,他不配!”“哥,你别难过了,我刚刚替你狠狠揍了那个王八蛋一顿,他竟然敢那样说你,我不会放过他的!”“哥,你值得更好的,你值得世界上最好的……”“哥,你要是再因为那个王八蛋不开心,我就去打死他!”“哥……呜呜呜……”
他一听就知道他弟肯定喝醉了,急坏了,好一顿安抚,最后还是找韩玟章帮忙才把他弟弄回去的,这才从韩玟章那儿知道原来他弟是去参加路家的宴会了。路家,就是楼璨要玩游戏的对象的那个路家吗?打架了?为什么呢?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他甚至没有力气担心也没有力气追究和思考了。
就在他瘫在床上茫然地望着天花板发呆之际,刘瑾敲响了他的卧室门,问他是不是饿死了,让他千万要留一口气,不然他弟会提刀来杀了他的。
刘瑾虽然是他们的堂哥,但从小就怕刘绍禹,因为刘绍禹这个刘家家宠小时候特别爱哭,有一次他就因为一不小心弄烂了刘绍禹的一个玩具,差点成为他们老刘家的罪人。后来他就不想挨刘绍禹了,但刘绍禹这只漂亮可爱的小东西又惯会撒娇卖萌装可怜,一用那双星星眼看着他叫他“哥”吧,他就又没辙了,是以他从小就被刘绍禹吃得死死的。这不,刘绍禹一跟他说刘绍君最近心情不太好,软硬兼施地让他来陪刘绍君一段时间,他就立马休假屁颠屁颠地来了。
刘绍君噗嗤一笑,问“那你做好饭没”,他确实快要饿死了。
他们在家吃了个早午饭后,刘瑾像过去的几个星期一样,拉刘绍君去打球,结交朋友——刘瑾大学也是在这座城市念的,在这儿的朋友比刘绍君还多。想到弟弟的那通电话,刘绍君没有拒绝,但,他真的好累,身心俱疲。
晚上,他们一起去看了一场NBA,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他们的座位非常前排,和球星们触手可及,刘瑾兴奋极了,刘绍君看着这样的刘瑾,不由地想,要是绍禹来了,应该也会那么兴奋吧?这么说起来,绍禹以前那么喜欢看NBA,这么多年,竟然都没来看过现场呢。他突然很想他弟,那个因为担心他而想尽办法找人日夜守着他的弟弟;那个尽管已经年过三十,在外是威风八面的君禹集团总裁,却会因为他受了点委屈而哭得像个孩子的弟弟;那个明明自己的爱情也破破烂烂却为他的感情生活操碎了心的弟弟。
他突然觉得羞愧极了,他现在每天这样半死不活、生无可恋的,到底算什么、想怎样,又有什么用呢?坐在喧闹的球场,世界却像是突然安静了,他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这几个月来沉不下来的心、平不下来的气、静不下来的大脑突然全部回归了它们该有的状态。
“哥,你知道小禹喜欢他们中的谁吗?待会儿咱们去找他们合影要签名吧!”他突然朝刘瑾大喊道,眼里重新有了光。
尽管如此,晚上躺在床上,他还是失眠了,但这次,和过去的两个多月都不一样,过去的那段时间里,他满脑子都是楼璨,都是他们俩这些年来的一点一滴,有快乐的,但更多的是疼痛的,每晚他都能想到心肝脾肺肾都疼,每天他都沉浸在无边无际无处安放的悔恨、心疼、不甘和自我厌弃中,但今晚,他在认真梳理、封存和告别这段感情。
他突然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去的几个月,他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悔曾经对楼璨那么坏、没有早点对楼璨好一点;遗憾他们还有那么多话题没聊过、那么多事情没有一起去做……但现在,楼璨已经向前看了,去找新的游戏伙伴了,可能……很快就会有新的光了,他突然发现,好像只要知道那个人好好的,就够了。
他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不是很害怕也无法接受他变成别人的吗?难道,其实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他吗?怎么可能呢?我曾经为了他那么不顾一切。难道真的是一时冲动吗?不是的,那不是一时冲动,那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无数次出现在他脑海里的念头,只是那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而已。一时冲动起的念头和一时冲动下的决心是两个概念。我爱他,曾经爱到愿意抛弃自我的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那现在呢?爱突然就消失了吗?那叫什么爱?
他于是开始思考爱是什么,以前爱于他而言是心动、心跳、心疼,是想拥抱、想亲吻、想融为一体,是牵肠挂肚、日思夜想,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他是我的、他不能有别的光的占有欲。可是,当努力尝试过后无奈又绝望地发现无法占有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足够努力了吗?怎么样才叫足够努力呢?不顾一切、视死如归吗?试过了,他说你不值得。不甘心吗?当然,但……又能怎么样呢?不值得就是不值得。因为你们之间存在一个“L”,因为你是他的那根“横线”。
“L”和“横线”,都是楼璨的《没有角的L》里的概念。
《没有角的L》讲的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主角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普通人,给自己起了一个代号叫“L”,因为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做选择和取舍的过程,“L”是“选择”的图像化,“没有角的L”则是“取舍”的图像化。
他认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在A与B之间的选择,虽然有时候看起来还有CDEFG的选项,但本质上归根到底,最后还是两个选项间的选择。他把“L”的竖线和横线当作那两个选择,两条线交叉而成的那个“角”就是两个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点,而做选择和取舍的过程,就是去除那个“角”的过程。
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形态各异的没有角的“L”拼凑而成的,之所以形态各异,是因为在面临不同的选择时,根据当时的认知、环境、能力、心境等的不同,解法也各不相同。有时候会舍掉竖线上靠近角的部分;有时候会舍掉横线上靠近角的部分;有时候会为了让自己心里平衡一些,两边各舍弃一些;有时候又会一怒之下壮士断腕,咬牙直接把整根横线或整根竖线全部都舍弃掉……
起初,他以为这个过程得到的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结果,从横线割舍的,会长到竖线上去,反之亦然,后来他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此消彼长,只有因为舍弃而留下的那部分缺失。
自从有了“L”这个概念后,他就总在想怎样才能达到伤害最小化的最优解,是公平一点各割舍一些呢,还是从竖线割舍,毕竟竖线比横线长,最后他发现,其实当你决定谁是竖线谁是横线的时候,最优解就出来了,因为比较长的竖线必然是你当下拥有更多或对你更重要的,所以割舍横线才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