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君没想过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一时间被噎得哑口无言:“可是……为什么偏偏是他?”
“为什么偏偏不可以是他?”楼璨吊儿郎当地反问。
刘绍君又是一愣:“因为……他不是同性恋啊,他本来是有女朋友的。”
楼璨颇具嘲讽意味地哼笑一声,说:“是吗?不一定吧。他会对男生脸红诶,他对你脸红的时候你应该注意到了吧?对了,他前两天也对我脸红了,今天还主动给我发消息了,你说他是不是喜欢上我了?”
“你……”刘绍君目瞪口呆,大脑一片混乱。这……是什么狗血走向?
然后,他猛然意识到了楼璨刚刚那句话里的重点。他像是抓住了什么真相,激动地问:“所以……是因为你觉得他喜欢我?对不对?”
见楼璨没有说话,他更确定了他的猜想:“你不是想跟他谈恋爱,而是因为你以为他喜欢我,所以才那么做的对不对?”
楼璨仍然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他,像是想要把他看透似的。
“楼璨,你告诉我,是不是这样的?!”他急于想确认这一点,他没有细想其中的原因,也没有意识到他想明白这点后心里隐隐的一丝窃喜。
“为什么这么问?”沉默地盯着刘绍君半晌后,楼璨终于平静地开口了,“为什么他喜欢你,我就要去追他?你这个猜测的逻辑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
“因为……”刘绍君的回答已经到了嗓子眼,却又被他硬生生吞了回去。这……还用说吗?要说吗?他不自觉地闪躲了视线,双手虚蜷成了拳。他的心跳很快,身上不知为何竟突然冒起汗来。
见刘绍君半晌没有继续,楼璨于是打破了沉默——他们之间,好像总是由他来打破沉默的:“不敢说吗?”
刘绍君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不知为何更紧张了。为什么紧张呢?是不敢吗?为什么不敢说呢?他不明白。是心虚吗?可是,为什么心虚呢?
楼璨向他逼近了几步,把脸凑近他,看着他的眼睛,问:“要我说吗?”
这是他们俩第一次离这么近,也是楼璨第一次对刘绍君如此不留情面、步步紧逼。刘绍君条件反射地后退了几步,又一次闪躲了视线。
如果这个人是别人,楼璨会恶狠狠地揪着这个人的头发或者捏着这个人的下巴,让这个人直面他的视线,但这个人是刘绍君,所以他没有伸手,只平静地看着他,轻叹了一口气。
“连听也不敢吗?”他问。
不等刘绍君有任何回应,他像是特意为了让刘绍君听得更清楚似的,将嘴凑近刘绍君的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刘绍君,我不可以喜欢你,可是我喜欢你。因为谁都可以喜欢你,唯独我不可以,可是我比谁都喜欢你。”
刘绍君觉得他的心脏已经快要跳出来了;大脑也已经完全不受他的控制,一片混乱,嗡嗡乱想;全身唰地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身上的力气像是突然被抽空了,连呼吸的力气好像都没有了。他不知道他该说什么,也没有办法思考。他仍然不敢直视楼璨,但他即使不看,也察觉到楼璨后退了几步,背过了身去。他于是终于抬起了头,然后他看见背对着他的楼璨耷拉下了脑袋,握紧了双拳,听见楼璨语气平静地说:
“刘绍君,你根本就帮不了我。从你对我说出那句话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你根本帮不了我。因为你害怕走进我;因为你知道我喜欢你,害怕我以后会缠着你不放。你知道在我看来你像什么吗?你把我当作一个战战兢兢地蜷缩在角落的可怜孩子,你对那个孩子的不幸经历有很多猜测,但你不敢问,怕知道了会需要负责任;你同情那个孩子,你想帮他,但你又怕一旦帮了就甩不掉了,于是你高高在上地站在一旁冷漠地俯视着他。你以为这于他而言也算是一种陪伴和守护、帮助和救赎,可是他只看得到你的冷漠和俯视。”
“但我也从来就没指望过你帮我,我答应让你帮我,不过是太想离你近一点,太想有多一些和你相处的机会罢了。但你知道吗?每次见完你后,我都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去修复自己,尤其是你开始因为我对别人的态度而指责我甚至厌恶我后。但我还是不舍得停止这一切,甚至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自虐般的过程。”
他终于转过了身,用通红的双眼看着脸色和唇色不知何时早已一片惨白,眼眶通红的刘绍君,说:
“你呢?你有很享受那种完全掌控我的感觉吗?”
他看见刘绍君的眼皮条件反射地颤抖了几下,脸色似乎更苍白了,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出一个字。
他却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把这段时间的委屈和愤懑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为什么对那些人那么坏吗?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善良和对别人的善意会给你带来什么。为什么只抗拒和你身体接触?你不知道吗?你早就猜到了吧?因为我脏!我脏透了!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细节吗?只要你问,我什么都告诉你。”
大概因为羞耻吧,抑或因为即使是陈年伤口,撕扯时仍然疼得厉害,他说着,眼里不自觉地滚下了两行热泪。
这是他第一次跟别人说那件事情,当年,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警察叔叔、心理医生……所有人都轮番问他,他起初只是目光呆滞地发呆,一言不发,后来,他疯了似的尖叫,对他们嘶吼:“不要再问了!为什么要一直问?!你们到底想知道什么?!知道那个人不是我杀的不就够了吗?!到底想知道什么?!是不是死了就不用回答这些问题了?!”那之后,就没人敢再问了。
但长大后,他渐渐明白,其实他们都知道了。警察根据对现场的侦察和他后来的种种异常应激反应,虽然猜不到具体细节,但肯定早就把案件真相拼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