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巴黎贺电 > 第27章 真心英雄

第27章 真心英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京周期之前的混双大家都当表演赛打,直到三年前丢了那块金牌以后,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混双选手身上。

这是乒乓项目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队的执念。

可到底混双该打成什么样?该怎么准备?教练组自己也没底。

没有前辈,没有体系,没有成功的先例,只有他们两个和肖指导组成了孤独的混双铁三角,汲汲营营地凭感觉摸索。

“没关系,咱这也算开创先河,没准以后能青史留名呢。”

孙颖莎倒过来安慰光头师徒,“混双是两个人的事情,也别把压力都放在大头身上,我可以帮你扛一扛的,没问题。”

说好了能扛的孙颖莎也没想到,潜力无限的邱贻可能想出让她一天打四位男选手这么变态的方法,把她的压力顶到了极致。

连天的茫然、疲惫,终于在最后一瞬间崩盘。

她一言不发地抹去了泪水,跌跌撞撞地跨过围栏,一屁股蹲在地上狠狠用毛巾捂住了脸。

队友们面面相觑。

邱贻可静静地站在五米开外,任她发泄。

孙颖莎是坚强的,哭完又会冷静地要求他继续,这是他们合作两年的默契。

“哭完了?吃饭去吧,面已经给你拌好了。”

孙颖莎点点头,“谢谢。”

不知道是不是哭太久把脑子哭懵了,孙颖莎觉得今天的炸酱面味道好咸。

她起身要了瓶水,一抬眼发现最熟悉的身影没站在桌前,困惑地问道,“今天张师傅没在吗?”

“老张身体不舒服,这两天都休息。”

封训期间的后勤人员压力也不小,张师傅长年跟队,确实辛苦,孙颖莎点点头表示理解。

孙颖莎没想到的是,两分钟后,张师傅就从病假休养中的和蔼大叔变成了一张黑白照片。

“昨儿个不还在呢吗?”

队里一片哗然。

孙颖莎还含着一口面,登时觉得那酱咸得发苦。

张师傅是她来到国家队见到的第一个陌生人,是个顶好顶好的大叔,有多少次输了球是一边嗦着酱大骨的骨髓一边听张师傅的心灵按摩呢?

“这个打球啊,跟炒菜差不多,球就是那个球,肉就是这堆肉,我怎么炒出我张利富的京酱肉丝,你王楚钦就怎么打你的球。看起来一样,不一样的人去完成,它就是不一样的。”

王楚钦禁赛随队打大循环那一年,张师傅是这样安慰他的。

也不晓得这样一个沉浸在厨房里的人,上哪里去懂得那么多的道理。

张师傅的离世并不会影响国乒的备战,只是独属于他的那句“孩子们,下来吧”再也等不到了。

先是连续战败,又是张师傅的骤然离世,孙颖莎这些天经历了重重打击,郁结于怀。是夜,她独自一人躺在操场上看天空。

城市阴霾,不见星光,孙颖莎打开了手机闪光灯,朝着天空照去,企图以微弱的光芒刺破大气层,结果只迎来两三架飞机。

什么贼老天,这么难受的时候连颗星星都不给她看。

孙颖莎躺了十分钟,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矫情,想了想还是回去练球比较实在。

“来,集中精神。”

训练馆挂着奥运会的主要对手,前十六强种子,还有异军突起的特殊打法。

日本队还是那几张熟脸,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张本美和……唯独少了伊藤。

听说伊藤拒绝了以P卡出战奥运的提议,孙颖莎和她对垒了这么多年,熟悉她的脾气,也理解她的傲气。

一个赛前对练都不愿意藏私的女孩,根本学不会屈居人下,怎么受得了坐冷板凳呢?

但即便没有伊藤,中国队也得面对千千万万个踢馆的选手。

孙颖莎和王楚钦分立男女单世界第一,被人研究针对是卫冕的必经之路。

为了查漏补缺,教练们抓着运动员的弱项卯足了劲儿逼着他们去攻克,两个人已经很久都没有打出过自己喜欢的球了。

每一天都充斥着别扭、高压、肌肉疼痛和眼底要下不下的大雨。

王楚钦打削球,有一板没处理好,刘国梁反复让徐晨策给他发那一板,直到他练出了肌肉记忆为止。

打削球本来就累,王楚钦下了训左手已经脱力,却不肯叫停。

显然是跟他较上了劲。

刘国梁看出他状态不对,及时打断了训练,上前给王楚钦做心灵按摩。

“在奥运赛场上,总会有那么一两场球是死里逃生的球,一定会有。那要怎么逃出来?就靠训练时的每一板,你不知道哪一个球就会救你。平时训练的每一球,都是决定你是不是奥运冠军的那个球。”

王楚钦强忍着内心的崩溃,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曾经以为自己冲进了奥运名单就算苦尽甘来,原来这两个月比过往的十年都痛苦。

于混双,是众矢之的也是盲人摸象;于团体,他必须延续满身伤痕的荣光。

他有想过,如果真的不行,他就全力保混双和团体,单打……能打到哪里算哪里吧,反正还有樊振东不是吗?

晚上的单打训练结束,王楚钦照旧撕下斑斑驳驳的胶皮,看着坑坑洼洼的板缘,轻轻地“啧”了一声。

主板、副板都在这次集训里光荣负伤,这已经是他封训期间第二次修板了。

“你说,板都打坏了,咱还能拿冠军吗?”王楚钦始终觉得这不是个好兆头,“我那拍儿连尾标都凹进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给修好。”

王楚钦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扛着三项的压力,面对这么重要的比赛心头总有莫名的恐慌。

他已经心神不定了很久,也都怪马琳,总是热血上头说着不过脑子的话,真叫王楚钦听进了心里,“用生命去热爱赛场”。

王楚钦连续两次在采访里提到了这句话,孙颖莎早就觉察了不对劲。

“大头,该怎么打怎么打,杭州亚运会怎么来我们现在依然怎么来,现在很好,知道了吗?”

尽管孙颖莎已经努力开导,但王楚钦还是负担重重。这也没有办法,没有人是天生大心脏。

为了缓解他的焦虑,肖指导特意将吴师傅请来基地和王楚钦当面讨论补板方案。

“吴师傅是成都最好的修拍师傅,他若拍胸脯保证会修好,就一定能修好。“

吴师傅捧着拍子细细摩挲了许久,也不敢打保票,“我们回去试试。”

王楚钦想,试试就是一半一半的意思。他是个力求保险的人,还是多准备几款备用板吧。

好在第二天下午,吴师傅就抱着修好的狂飙王出现在师徒二人面前。

“这个板都想办法给你补平整了,重量和以前一样。拍柄用木料给你垫起来了,你再试试看,不行我再改。”

王楚钦握着拍子感受,重量没变,手感没变,握拍处特意打磨过,不扎手。

他的板磨损多严重他心里清楚,这绝非简简单单的两日之功,也不晓得吴师傅加班加了多久。

“谢谢,谢谢!”

嘴笨的少年只会用两个字表达感谢。

“小事,别耽误你训练才重要。”吴师傅摆摆手,笑着安慰,“上一次修了拍就去沙特拿了三个冠军是不是啊?这次修好去奥运会也拿三个冠军没问题!你家飙儿懂事着呢!”

这话说得熨贴,王楚钦焦虑的心直到摸到这块完好如初的底板才算彻底安定。他笑着道谢,“嗯,借您吉言。”

这把狂飙王在他技改后一路征战相随,是他痛苦中唯一坚定的选择,是他走出那段阵痛期后所有的安全感。

“走吧,爹带你去巴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