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让孙颖莎回到了18岁备战青奥会的日子,她和王楚钦几乎每天都绑在一起,她陪他加强正手,他帮她练练接发,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但下了训就有很多话要讲。
孙颖莎一边一边手舞足蹈地跟王楚钦比比划划,“杀指导真的很帅!人又帅球又好,讲话还特温柔!”
“再帅他也结婚了,你没机会。”王楚钦撇了撇嘴,醋得不行。
“是那回事儿吗?人球也好啊!”孙颖莎根本就不以为然,继续夸她的新教练,“肖指导的徒弟诶!跟他肯定能学到好多的!你看曼昱,成绩多好。”
王楚钦觉得惊奇,“你不觉得肖指导很凶吗?”
在男队,王楚钦听方博和闫安叨叨得最多的就是肖指导又如何羞辱他们了,各种的二字经、三字经汇总一下简直可以写一本肖式口吐芬芳汇编。
他光听队友描述就觉得那个光头好可怕。
“凶点就凶点呗,你知道有师父的感觉多好吗?全运会的时候,肖指导每天都陪着曼昱训练,我都想,他要是能带带我就好了,哪怕几天也好。”
孙颖莎想起全运会那块银牌,心里还是发苦。
王楚钦抬手揉揉她的头,“人各有命,也许你的好福气还在后头,别羡慕她。”
两人亲亲密密地走到球馆门口,那里已经聚集起了一群粉丝举着手机等着“偶遇”自己心仪的运动员。
两人对视了一眼,默契地拉开了距离。
他们两家的粉丝最近的关系变得微妙,大约也是看出了什么。从前太阳屋和氢气球还会互相在自家孩子的微博评论里捞对方,一幅兄友弟恭的样子,如今不知怎的隐隐有些势同水火的架势。
周到也已经三番五次地提醒他们,在外一定要注意,小心舆论。
两个人都在自己私信里看见过恶毒的谩骂,只是谁都没有告诉对方,自己默默咽了下来。
王楚钦想起那些不利于孙颖莎的流言蜚语,二话不说抬起脚加快了步伐,丢下她三米远。
孙颖莎也十分默契地放慢了脚步,拿出手机装着回微信,快速穿过人群。
他们是彼此的软肋,他们几次三番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阻挡。
王楚钦觉得这始终不是个办法,当缩头乌龟不是他们东北爷们儿的风格。
他特意去见了一次周到。
“到姐,难道我们要一辈子这样吗?看到摄像机就躲,看到人就分开?我们是正式恋爱,为什么像做贼?”
他真的不理解。
“你还记得你们当初为什么被拆队吗?”
周到说话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
“成绩都没有,就想着要名分?”
“……”
王楚钦觉得周到说得也对。
粉丝吵的也左不过是那些谁拖累了谁,那如果他们谁也没拖累谁呢?
“明白了。”
他要去证明,他们谁也没有被谁拖累。
王楚钦训练得更为刻苦,11月初还飞了一趟斯洛文尼亚参加支线赛,搭档王艺迪拿下了拉什科和新梅斯托两站的混双冠军。
斯洛文尼亚小分队人均至少获得了两座奖杯。
“亚军的奖杯真小。”
王楚钦掂着自己手上的三座奖杯,一冠两亚,撇了撇嘴。
“得亏是个小奖杯!你看我这个,邮寄都得贵死了!”
王艺迪费劲地抱着自己的三个冠军大杯,几近崩溃。
“没事儿,你劲儿大,扛回去。”
王楚钦好整以暇地插兜看她,半点没有帮忙的意思。
王艺迪白了他一眼,“你再不帮忙小心我回去告状。”
王楚钦这才伸手帮了一把,讨好道,“姐,你得理解我,现在有家有口的我得避嫌,咱男女授受不亲啊。”
“授受不亲你个大头鬼!”王艺迪被他酸掉了牙,二话不说给了他一拳,“你特么赶紧滚回去找豆包儿吧,别在我跟前犯贱。”
11月24日,休斯顿世乒赛正赛开始。
孙颖莎、王楚钦同时身兼三项,开始紧锣密鼓地备战,打完混双打女双,打完女双打单打,一天三赛,打得人想吐。
集训时每个运动员的训练都有侧重,王楚钦和孙颖莎的混双课占比80%,教练组明明白白地对这块金牌势在必得。
同往巴黎的第一站,他们只能赢,不能输。
1/16,莎头对阵台湾组合。
台湾组合针对孙颖莎发了一个反手小三角,孙颖莎狠狠磕在球台上,“咚”地一声,听得王楚钦的腿也疼了一下。
他下意识伸了伸手想替她挡住球台的棱角,奈何为时已晚。
第二局对手故技重施,孙颖莎又一次磕了腿。
王楚钦不爽地皱了皱眉,他给孙颖莎发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要拉他们。”
孙颖莎点点头。
随后台湾组合被牢牢锁死在中远台,再也没机会给孙颖莎小三角位,最后1-3止步十六强。
1/8决赛,莎头3-1战胜西班牙组合,顺利挺进四强。
同日,王楚钦在男单1/8决赛上遇到了樊振东。
孙颖莎备战间隙抽空站在了场边观战,他每赢一球她都用力鼓掌,这是他们的暗号。
王楚钦局间循着掌声找到了孙颖莎所在的角落,对她笑了笑,内心觉得充满了力量。
最终王楚钦还是2-3遗憾败北,止步男单八强。
孙颖莎第一时间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肩表示安慰,来不及多说一句就被陈玘催促着准备她的下一场女单对决。
她强迫自己暂时放下那些担心,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下一场比赛,而王楚钦也必须迅速放下刚才的失利,迅速调整状态,因为一小时后,他又要和刚才战胜了自己的樊振东一起搭档男双,进行下一个半区的争夺。
他们都已经很习惯于在这样激烈而残酷的节奏里见缝插针地相爱。
递一递水,捡一捡球,提醒她赶紧把衣服穿上,她弯腰的时候就站在她身后当个人肉挡板防止走光……
这是他们对彼此无声的关照,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他们为数不多能为对方做的事情。
陈玘站在一旁默默盯紧赛场,对两个小孩互相关切的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不闻。
11月29日是孙颖莎的人生中明暗交替得最频繁的一天,混双半决赛,决赛都安排在同一天,同时还要角逐女单和女双的半决赛。
如何平衡好比赛和比赛?无非是每一场都全力以赴。
教练组要保混双,她不能输。女单和女双关乎她自己,也要拼。
混双半决赛的对手是东京奥运会的季军组合,来自台北的林昀儒/郑怡静。
这是一组强敌,他们大赛经验丰富,配合默契,比他们配得久、配得好。
最终能不能挺进决赛,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有几分听天由命的成分。
赛前,刘国梁亲自找两个孩子聊了聊。
他没有再把那些压力放在明面上,转而关心起了他们的生活,“最近,比赛压力比较大哈?”
“确实,大家都兼了多项,要随时适应新的身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吧,但是每个运动员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没问题!”
孙颖莎二话不说先表上了忠心。
她是经历过两次考验的战士,刘国梁对孙颖莎有信心,对她点了点头,“精神头儿挺好的,状态要保持住。”
孙颖莎笑着答应了下来。
“明天你们怎么分配?”刘国梁这是要给他们上大师课的意思。
王楚钦兴奋地开始介绍明天的战术,从对手自身的技术特点该如何攻,讲到他们自己的配合上有哪些弱点,该如何守,一套一套的方案,算无遗漏。
刘国梁摸着下巴细细地听,突然抛出一句,“我记得你小时候下围棋是吧?”
“是。”
“难怪。”刘国梁笑了起来,“下围棋的人打球就是会让别人觉得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