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号最高温度三十二度,最低温度二十八度,天气情况大雨~小雨。
极端高温天气早在不久前就已消亡,剧组拍摄计划今天也已调整回来,一想到又要反季节拍摄沈梦境就觉得闷热难耐。
不过得亏剧组有人性没有在前几天三十八度~三十六度的时候调整拍摄计划,不然她命休矣。
拍摄的顺利是一方面沈梦境对于剧本的思考又是另一方面,随着扮演的深入她越来越控制不住的开始把偶像剧里的内容带入现实,寻找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晚上回家的时候邹仪打来电话问她拍摄情况怎么样,《天伦》杀青宴之后俩人已有两个多月没见,不过电话联系却是一直没断的。
沈梦境觉得如果要跟一个人敞开心扉的聊剧情邹仪绝对是一个好人选,所以她当时认真的回答道:
“拍摄越深入我就越入不了戏,只能说幸好开拍之前我就根据角色性格设计好了面部表情还有肢体动作。
剧本里每一场戏主角的情绪我都有备注,我就怕角色情绪割裂观众看的不舒服。
我当时是想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女主角,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所以我还特地跟覃观老师商讨每段表演的合理性。
得亏当时全力以赴,现在不看这些备注不用方法表演我真的没有把握呈现好这个角色,我以前一直以为我是体验派来着。”
“各种派别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角色最终呈现的好就行,可以的话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入不了戏吗?
“太脱离现实了,原著是本网络小说在那个领域算贴近现实写的不错的,剧本改变之后更偏偶像剧了。
其实直到围读剧本的时候我都觉得剧本挺不错的,这部剧的剧本制作其实已经远超我们公司以往的自制剧水平了,它是存在逻辑的,可问题是经不起深思啊……
它看似把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明面上,但没有一条它给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
最终跨越这些的方式都是靠所谓的爱,女主单方面的爱和付出以及男主的自我感动。
这就是偶像剧吗?
企图用所谓的爱解释一切解决一切。”
“其实不止偶像剧,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这样,它们只是文艺作品不是大众面临抉择时的解惑书,但我还是很好奇到底是那些问题让你觉得剧本脱离现实的?”
“第一点男主角截瘫出行需要靠轮椅并且右膝以下截肢,永远都站不起来。
他是靠手术和康复治疗才解决了两便失禁是问题,而且他不/行,老师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都一把年纪了,怎么可能不明白?”邹仪都有些失笑了。
“我觉得对女性来说面对一个性/无能的伴侣是件让人很沮丧的事。
哪怕可以用/道/具满足欲望,肌肤相亲时也会深感无力,而那样的人生她要过可能二三十年,直到自己的欲望随着肉/体的衰老而消逝。
第二点,女主其实很喜欢孩子,因为他不/行,如果女主想要自己的孩子就必须要做试管婴儿。
剧本里借女配之口说出的并发症只是很小一方面,卵巢功能早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多胎妊娠,宫内外复合妊娠……
那么多并发症,我在网上搜这些资料的时候真的很震惊,我从来没有想到做试管婴儿对母体的危害有那么大。
在剧本里虽然设置情节让男主主动提出不做试管婴儿转而领养小孩,看似很贴心实则呢?
他自以为为女主着想实则完全考虑过她的想法,他以为是自己在关怀女主,其实是女主在迁就他。
女主本来可以和一个性/功能正常的男人结婚生下自己的孩子,就算和他在一起后女主在充分了解试管婴儿的并发症之后,还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考虑到他的意见和自尊女主才妥协放弃……
女配问起的时候,女主也是说他们俩一起决定领养孩子的。
从他们俩在一起之后就一直都是女主在单方面的牺牲奉献,我很不喜欢这种付出一种不平等的感情。”
电话那一头的邹仪放下水杯说道:
“你的想法很与众不同,我以为你会说他的观念未必能代表他父母的观念。
毕竟中/国社会对于传宗接代有种狂热的痴迷,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哪怕生孩子会威胁母体的生命安全周围也会想着死亡只是小概率事件,然后继续催生。”
“这就是另外一个方面的事了,而且这种观念矛盾很容易转化为现实。
真要面临这种矛盾的时候男主男主就算当时反对,在他父母的影响下天长日久他难免不会改变观念,毕竟受苦的又不是他,没几个男人能对女人感同身受的。”
沈梦境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之后连忙补充道:
“我没歧视男性啊,事实上我觉得人和人之间都是这样,再亲密的关系也很难易地而处将心比心的……”
“嗯,继续。”
“假设女主做了试管婴儿,未来如果两人情感不和选择离婚,两人争夺抚养权的时候男主有决定性优势,因为他不/行他不能正常性/交/生育。
法律偏向生育困难的他,这让我觉得很不公平。”
邹仪喝了一口茶,她觉得沈梦境岂止是对这个剧本不满,她说的话是她对这个社会世俗不公的宣泄,她在宣泄自己的情绪,邹仪想了想问道:
“他有优势吗?”
“有,还真有,第一点他也就是他的扮演者龚宇长得不错,第二点他本人大厂工作年薪六十万到七十万不等在普通人里算得上薪资相当不错的。
第三点也就是他最大的优势,他家境很不错是个富二代有房有车,如果他出身普通人家,当初他家人估计连ICU的费用都交不起,他早死了。
不对,如果他出身普通人家不是富二代,那他家人根本没钱给他买车,当初那场车祸也就不会发生了……
这个第三点含金量很高,因为他是独生子,他父母在他遭遇车祸之后也是潜心培养他,并没有追生孩子。”
“女主呢?”
“老师你看我就知道了,盘靓条顺方桃譬李。”
沈梦境说的时候笑意都快忍不住了,坦白讲她真得感谢她这张脸,否则她可能一辈子也跨越不了阶级。
“感谢老天爷让我中了基因彩票,跟老师都有点像了。”
“行了行了,继续。”邹仪说话也忍不住带上了几分笑意。
“女主家境一般,父亲早亡母亲再嫁,她和继父还有同母异父的弟弟关系都很一般。
她自己工作也不错,是注册会计师在内资八大工作,不过她的年薪水平比之男主就要逊色不少了。
她最大的优势除了外貌之外应该就是她四肢健全行动自如了,与这一点对应的就是男主的劣势。”
“如果他生活条件真这么好的话,其实很多麻烦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看这两个角色的条件其实划分的挺对等的。”
“外貌条件互相抵消之后,男主的那两个优势合二为一其实就是金钱方面,问题是他虽然有钱但他没怎么给女主花啊……
他从没有给女主提供过任何经济上的帮助,两人的日常开销也是各花各的,礼物和惊喜两个人都是互相送的,价值也都相当。
女主生活遇到苦难的时候他也没能察觉到女主的情绪变化,为其提供金钱帮助和语言安慰。
相反女配一跟女主见聊天就能察觉到问题所在,继而追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借钱帮她渡过难关,男主事后还在怪女主为什么不告诉他……
相反男主再微小的情绪变化女主都能注意到并及时给予关心,他的感情在女主的感情面前显得太渺小了。
他总让我觉得他很无能,因为所有的困难和矛盾都是女主一个人在面对。
他的生活赢来的不顾一切爱他的女主,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女主为了他对抗世俗人言,差点和家庭朋友全部闹翻,迎来了一个善于自我感动的男人。
对,他虽然付出的少,但他会脑补啊。
男主的心理描写真的很多而且写得特别好加上龚宇那张脸,最后剧放出来呈现是什么呢?
观众都会觉得男主好爱女主,男主好深情一类的,实际上他有做什么吗?
他什么也没做,他一向沉默寡言甚至连在女主失意的时候好好安慰她都做不到,我不明白女主要他有什么用?
就在那一直当个摆设吗?
关键是女主也很会脑补,男主一句安慰她的话也没说也没有什么行动,女主就能把俩人同处一个空间理解为男主不善言辞只能默默陪伴,无声安慰她。
我只能说幸好我们国家的观众也很会脑补,尤其是偶像剧观众她们大多都很能脑补很能心疼男人,这剧播出去男主角想不火都难。
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实我心里一直不太理解女主为什么那么爱他?
人都出社会那么多年了怎么还是那么幼稚为了青春期懵懂的爱意从而选择和一个多年不联系不甚了解的截瘫截肢的男人在一起。
我不歧视残疾人,我不明白的是男主的性格都彻底翻转改变了,女主到底喜欢他什么?
就剧本里描写的柔软的内心以及他的本质我是真的很难看出来,我越演越觉得在我心里那个高中时期侠义心肠耀眼夺目的男主其实已经彻底死了。
我搞不懂他们的爱,我感觉他们好像突然就爱上了,女主好像突然就要为他对抗全世界了,男主也很奇怪我几乎感受不到他的爱意,他还在那搞内心戏在那山盟海誓……
要女主一路追问,他才能蹦出来一个爱字,他常常让我怀疑他爱无能。”
“我不太了解偶像剧,但我知道每部剧都是要迎合市场考虑受众的,你们公司以往的作品我只在网上搜索过。
我就看那评分这么低有些剧还能火这不就说明了市场有这个需求,就是有很多人爱看这些莫名其妙的情情爱爱么。”
“我就经常这样安慰自己,可我就是容易想很多,我甚至会想由于男主家庭的金钱优势,会不会他父母觉得女主另有所图。
又或者女主和男主父母起来矛盾,男主会不会站在女主的角度替她着想一类的,我好像总是想很多……”
“因为你想的都是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事,可你现在演的是偶像剧。
就像你在看童话故事一样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你不需要把他们的婚姻生活带入现实,思考他们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幸,这就不是一个能深思的话题。
你需要做的事就是看完这个故事并祝福他们,就像你现在需要的就是扮演好这个角色一样。
另外,我有一个问题,既然都是脱离现实的偶像剧了为什么不干脆写个大团圆结局,让男主成功站起来呢?”
“额……这其实是我的提议,我觉得那样就太落俗了。”
“你能对剧本提出更改意见?”
“那是开拍之前,我当时看剧本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我就把它当一个偶像剧来看。
因为我们公司以往自制剧的水平,我并没有什么高水准来要求她。
我觉得它已经比我们公司以往那些自制剧要好很多了,它是存在逻辑的,再加上主演全员颜值在线很难不火来着……
我那个时候是意识不到问题的,因为很多爆火偶像剧的男主都跟没张嘴一样。”
沈梦境越说越觉得有种懊悔的情绪在心底里蔓延,就因为这样她才没法跟陈馥交流问题所在,陈馥早就问过她了,当初是她自己表示没问题的……
“那为什么现在又要想那么多呢?”
“我不知道,我觉得我需要心理辅导了,明知偶像剧不需要深入思考,可我还是忍不住苛责它。
其实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说,我总会想起之前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