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奉皇遗事 > 第110章 一〇五 燕燕

第110章 一〇五 燕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玉汝作为梁妃,却用性命捍卫了南秦。

这就是为什么陵墓中她棺椁空空。

“肃帝深恨淑妃,岂肯让她陪葬皇陵?”宋真哀悯道,“哪怕她死的时候,还怀着他们的孩子。”

同床且异梦,一双无情人。

秦灼沉沉注视她,“捏造苏合的身世,你真是处心积虑。”

“你太聪明,又太多疑。要骗过你,不能临时训练,只能用积年之人,这才经得住考较。”宋真说,“所幸燕国覆灭已久,宗族子女,高门子弟,从不缺常年累月的筹划之人。她并非专为你设计的,秦大君,她是很多年前,我就为南秦准备好的。”

“苏合自小被当作秦人训练,秦语地道得你都听不出差错。况且,她的确被苏明尘收作养女,淑妃的凤颈琵琶,苏明尘的确给了她。”

“不可能,”秦灼斩钉截铁,“哪怕给了她琵琶,苏氏也不会外传技艺。”

宋真大笑起来,眼睑银光如泪水欲坠,“秦大君,好自负啊。南琵琶只你们南秦一家?”

她陡然拔高了调:“南地五弦琵琶源出燕国,燕地是生它养它的本宗!大燕遗民万千,最不缺的就是个中国手!我以蒙尘明珠谋局,这才叫大材小用!”

她因激动而细细喘息,忽地粲然一笑:“而淑妃的老师,燕国琵琶国手沈如纪,正是苏合——和范汝晖的,生父啊。”

范汝晖。

秦灼咬紧后牙,只听见颅内硌楞硌楞地响。

宋真的笑声似被他横七竖八的头骨割得稀碎,忽远忽近,远的溅在脸上,划开细小的血口,近的带着狠劲,直直往胸膛里捅。

她近乎癫狂地笑道:“苏合和范汝晖是一奶同胞的兄妹,地地道道的燕人!秦君,你记不记得,梁皇帝亲手斩杀了她相依为命的兄长,你说她恨不恨?猎场那么多人,那头畜牲不偏不倚就扑你的儿子,怎么就这么巧?”

秦灼像被凶煞附了身,猛地跨上前去,扼住她脖颈问:“你什么意思?”

“你想想,老虎吃的东西,真的没有问题吗?”宋真面庞渐渐涨红,却睁大眼睛,从喉间挤压出尖利的咯咯笑声,“是谁在喂它?太子,你,还有谁啊?”

秦灼如遭雷击。

“抱香子、龙脑香、干芙蓉、蜂蜜调和,再加沉香、檀香、青杏、合欢,烧锤为末。这是马具里的香包。是我写了方子,让苏合亲自交给汤住英的妾室……那个跟了他二十余年的偏妻,也是燕人。咳咳、你就不怀疑,汤住英哪来的胆子刺杀太子?因为他的爱妾告诉他,这只是让太子体弱的香料。”

秦灼手不可控制地打颤,控不住她的脖子,便改提她的衣襟。

宋真大声呛咳着,眼中却闪烁着狂欢的精光,大声笑道:“自相残杀,同室操戈,这就是梁人;愚蠢至极、引狼入室,这就是你们秦人!秦大君,没想到吧,是你亲手把刺杀你儿子的凶手带到他身边!是你要害死他!这才是顶顶好的父亲,顶顶好的阿耶!”

秦灼豁地将她掼在地上,把陈子元的腰刀嗤一声拔出来。那刀刃抖得银光乱溅。

这才是宋真最后、最精彩的计划。

把全部真相,一五一十告诉他。

害死儿子的凶手就是你自己。有什么比诛心更痛快淋漓呢?

宋真双手向后撑地,胸口剧烈起伏,一只红丝结系的黄金小锁掉在胸前。她仰面大笑道:“可惜,功败垂成了!要不是苏合临阵倒戈、李渡白巧作圈套,如今迎接你和梁皇帝的,就是你儿子的尸首!”

当日一支箭贯穿了李寒左胸,但他脸上始终洋溢笑容。那是胜券在握的笑容。

李渡白死了也能算计人。

他集中全部兵力对东宫严加布防,连宋真都骗过了。毕竟没人料到,他敢将五岁的太子孤身扔在宫外。

她机关算尽,没想到李渡白反唱空城。

他居然敢这么疯。

秦灼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平复了呼吸,问:“苏合尚未暴露,为什么将她告诉我?”

宋真冷漠道:“因为她背叛了我。她拒绝二次刺杀太子,已经失掉了一个燕人的本分。这种人,我为什么要留?”

秦灼问:“你就不怕我因她一丝善念留她一命?”

宋真疯狂地看着他,呵呵笑道:“你敢吗?”

秦灼不答。

她拢好金锁站起来。

秦灼将刀递还陈子元,问道:“就因为梁肃帝灭燕,我父不曾援手?”

“就因为?”宋真惨笑一声,“他为什么灭燕?因为我燕国地处梁、秦之间,妨碍了梁帝攻打南秦的计划!燕国替你们挡下无妄之灾,而南秦呢?隔岸观火,坐收渔利,这才是无耻至极!“

“我父上吊,我母吞金,我兄战死,我嫂投江,我的未婚夫,燕王朝最负盛名的公子芳樽……我们指腹为婚,青梅竹马,开春就要成亲了……如果把萧恒做成阉人,秦灼,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恨不恨?”

她终于有泪水掉下来,将泪妆的银光冲灭,“他来服侍我,看着那个老东西和我上床……第二日我见到他,他开了我的妆奁,取出我和他做对的那只长命锁,要生吞。我哭着跪在他脚边,我求他不要死。我告诉他,我不能死,因为我要复仇;他如果死,会杀死我……故乡是我唯一的情人,而他是故乡仅存的部分。秦大君,国破家亡的疼痛,你不会懂。”

宋真干笑一声:“所以他不敢死啦,带着屈辱陪我活下来。你没有见过他当年的样子……”

秦灼说:“我见过。”

“我很小的时候,随父受燕君邀请,在国宴上,遥遥见过他。”

那是怎样不世出的君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