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缨再接再厉,将书篋立在地上,摇晃了几下,一张信纸不负众望地从缝隙中掉了出来。
蒙云捡起信,只见信封上印着一个鲜红的印戳,那是土司禀公用的铜印。
蒙云犹豫片刻,打开了信封,把里面的信纸抽出来看。
果不其然,信上是弹劾他的内容。
仔细一看,却发现那只是一份副本,不知道正式弹劾的文件是不是从这份副本而来的。
蒙云正疑惑,阿缨却在一旁说:“他真的弹劾你了。”
阿缨拿着另一张信纸看着,那上面的字迹很是眼熟。
“你在看什么?”
“弹劾你的副本。”
阿缨递给他,蒙云接过,只扫了一眼,立即神色大变。
“怎么了?”
阿缨凑上去看他手上的那封信,立即明白过来了。
这两封文书,无论是字迹、笔法还是标记,乃至一个墨点,都一模一样。
就像是被拓印出来的一样。
“沈应星真奇怪,为了写弹劾信居然刻了个雕版出来,他是不是······”
阿缨正说着,却见蒙云的脸色越来越不对劲。
“蒙袒回来了······”
“你说什么?!”
老者回到沈府书房,见书房的门紧锁着,正要上前敲门,门却从里面猛的推开。蒙云和阿缨风风火火地从里面冲出来。
“蒙大人!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告官。”
蒙云从他身旁掠过,只留下这两个字。
老人追到门口,只看见二人一骑绝尘的背影。
“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蒙袒要这么做?”
阿缨急急忙忙地问蒙云。
“沈应星和我没有过节为什么要写信弹劾我?因为这信根本就不是他写的,蒙袒手上有一面离魂镜,能暂时将人变成臼人,好让他们听从他的指令,这信八成是沈应星被离魂之后写的,又因臼人没有创造的能力,这信应该是沈应星照着蒙袒的笔记抄的,为了确保字迹不被看出端倪,所以才会练了许多遍。”
“沈应星出巡应该也是被蒙袒藏起来了,不然他不至于躲着我。”
“那我们这是去哪儿?”
眼见着是往出城的方向去,阿缨问。
“宣慰司,找人抓蒙袒。”
“可······”
阿缨还是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关节。
“我以为蒙袒逃脱之后会去找官府自首,他为什么要诬告你?”
“因为负罪,总得找个伴死的,弹劾信上写我擅离职守,可他不知我离开京城去蓬莱是奉朝廷之命,真是蠢到家了。”
“那就好。”阿缨说,“储阳秋说沈应星弹劾你,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这样一来你就清白了。”
“可沈应星现在多半在他手上,万一狗急跳墙,让他伤害沈应星就麻烦了。蒙袒多处惹事自有天收,可沈应星不能出事。”
“就算他出事······”阿缨说着停下了脚步,“与你有什么关系?”
“确实与我无关,但我不回来还好,既然已经回来了,就得管他,不然就不好向上交代。”
蒙云咬着牙道,正在此时,一个老者的声音从他们背后传来。
“蒙大人!沈大人回来了!”
二人同时停下,却见方才沈府的管家老人从后面策马追来,老人费力地下了马,朝蒙云行了一礼。
“沈大人出巡刚刚回城,得知您在寻他,现在请您去地宫议事。”
“地宫?”
蒙云与阿缨面面相觑。
地宫就在不远处,地宫的入口从他们的位置遥遥可见。
“走。”
地宫入口自从他们去了一次之后就再没关闭过,即使离魂石臼已经被附魔杵封死,也没有人敢靠近那里一步,地宫附近一个人也没有。
老者带着二人进了地宫狭长的甬道,墙壁上已经挂起了昼夜不灭的火把,甬道内的光线比地宫外更盛,里面却空空如也,三人的脚步声回荡在走廊。
“沈应星在哪?”
蒙云问老者,刚才他们路过了封禁石臼的那间宫室,他想进去看看。
“沈大人在停灵间等二位。”
老者背对着他们走着,也不回头。
“停灵间?那是什么地方?”
“蒙大人有所不知,地宫内有一个地方,专门用于安置横死者的尸身以待下葬,我们族人有个习俗,横死者未到天定寿数而死,是不能入土安葬的。”
“你们怎么知道天定寿数是多少?靠算命吗?”阿缨问。
“停灵间有一神棺,我们族人能活多少岁,都是由它测算出来的。”
“哦,就是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