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竹马他复活了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都是自己的好友,从来不带客气的。

阮夫人见状脸一红,刚想教训自己孙女几句,颂宜连忙开口,“夫人不必客气,我与如安亲同姐妹,您要是不收才是见外呢。”阮夫人这才收下。

阮夫人见二人似有许多话要说,便让二人离开。

阮如安带着颂宜回了自己的院子,聊了聊近况,虽说她们二人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但总有没说尽兴之处。

颂宜想了想,还是没有对阮如安说起萧显清的事情,不是她不信任阮如安,只是关于他复活这件事情,知道的越少,于阮如安和萧显清而言越好。

她便挑着这三年在温陵发生的其他事情大概的说了说,二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阮如安听着,可眉眼间却总有一丝愁绪,她面上看着温柔,实际的性子跟相貌可以说是两种感觉,与颂宜的沉静和文若斐的跳脱不同,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幼被家里长辈、兄姐疼爱,脾气便有些刚强。

此刻她有些烦恼的叹了口气,“我大概是要定亲了。”

颂宜有些惊讶,阮如安比她还小两岁呢,现下女子成婚较晚,早的也有十六了就成婚的,晚的二十多的都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她可是知道阮如安心中有位爱慕许久的人,那人现在大概率无法回应她的心意。

“是谁家的公子?”

“刘尚书的长孙。”阮如安说得有气无力。

刘平津是工部尚书,他的长孙也是太子伴读,印象中那位刘公子长相斯文、一表人才,可与阮如安的心上人站在一起,可就有些逊色了。

“那他知不知道?”颂宜又问道,说起来阮如安和她的心上人还是通过颂宜认识的。

萧显清和阮如安的心上人十分要好,一回颂宜约萧显清踏青时,萧显清带上了那位公子,还偶然地救下了摔下马的阮如安,从此他们的孽缘就开始了。

那时阮如安还不知道那位公子正是当朝太子,直到颂宜发现她看向太子的眼神有些不对时,才告诉了她。

阮如安知道自己的不会出现在太子妃的考虑范围内,所以她便按耐住自己的这份心思,打算慢慢淡忘掉。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二人又见面了,一来二去的便有了联系,互生情愫。

太子欲向中宫开口求娶阮如安,但阮如安知道,自己背后的阮家对太子的仕途来说并无太大的益处,可是太子却不管这些。

再后来,青门案发生,太子不知何原因与众人失去了联系,二人再见面时,太子面露疲色,神情冷淡。那日回家后,她听祖父说中宫想让为太子求去镇国大将军的女儿,镇国大将军掌管数十万兵马,有了这样的助力,在这条路上他也会轻松些。

她知道朝堂的事情让他分身乏术,也知自己无能为力,便主动从这段关系中剥离出来,这几年,太子去江南道主持修堤坝,去安南府平乱,少在长安,慢慢的就少了联系,

阮如安凝了凝目光,语气有些不稳,“他应当是知道了,”她看向窗外,“那又能如何,这世间是不是有愿就能全的。”

颂宜见状,也不再说什么,只是眼下阮如安明显还未放下太子,要让她就这么和那位刘公子定了亲,他日如若后悔,可就难以挽回了。

她是见过太子对阮如安的态度的,并非儿戏,只是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婚事确实会有许多的考虑,也少了许多自主权。

“如安,你要好好考虑。”颂宜有些语重心长。

阮如安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趴在桌子上,“真希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但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怯懦的人才会一直停留在原地回忆着从前。

颂宜摸了摸阮如安的头,好在她的情绪来的也快去得也快,阮如安支起身子来,“今晚我们去金波楼吃席吧!”

金波楼是长安有名的酒楼,那里有不同地方来的厨子,会做好些长安少见的菜肴,颂宜也十分心动。

“好啊,我先让乌飒去订个桌。”二人这才遣婢子去通知家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