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天不给饭吃,他们什么都做不到,只能可怜巴巴的说一句,再收一点……
林巧云现在才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差距。
这个时代,一场大雨,一个旱季,就能断绝他们的生路。
这个时代的农业太受天气限制,农民是真真正正的靠天吃饭。
可是在现代,虽然也会受自然灾害影响减产,但现代的各种先进设备,能把自然灾害的损害降到最小。
比如气象台,十五天内的天气预测准确率为70%,两天内的准确率就能高达90%。
这无疑是给农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更别提还有其他更先进,高科技的机器来辅助农业生产。
林巧云实在扛不住了,抖着身子将蛇皮袋往仓库的方向挪,一连搬了几袋子,她身形一晃,差点摔倒在地上。
回到家,林巧云立马煮了一锅姜汤,穿上蓑衣给还在田里的人送去。
她能做的不多,但她愿意竭尽所能的去帮他们。
不知道几点,林巧云累的不行了,喝了姜汤躺在床上睡着了。
令她感到难过的是,她醒了,这场雨还没有停。
天色灰蒙蒙的,雨水打在地面上已经不是“啪嗒啪嗒”,而是“嘀嗒嘀嗒”的落在水里的声音。
她坐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景象,院子已经彻底被雨水浇透了,比院子地势低一些的街道上,雨水已经汇聚成了一条蜿蜒的小河。
她穿着蓑衣往田地里走去,田里已经没有人了。
金黄色的麦田经过昨天的抢收,变得像得了斑秃一样,东一块西一块的。
田埂被整个淹没,湿透的麦穗不再像往日一样昂着脑袋,而是沉甸甸的弯下了腰。
心情沉重的往家里走去,她不知道该怎么挽救这一切。
但是,她有空间,她有拯救那些人的办法。
回到家里后,她一言不发地进了空间。
这会儿空间里的小麦还有19天就能收获了。
她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积分兑换机器,把空间里全部种上庄稼,她就可以让那些村民活下来。
这几天去镇上学医,已经把店里的药材摸了个遍,她看了看积分,已经有八万积分了。
本来是想攒来给谢肇换药方的。
给谢家送饭的时候,林巧云看着谢肇的腿发了足足十分钟的呆。
盯着他的腿,直到他吃完饭。
谢肇没有觉得被冒犯,只是觉得她有些奇怪。
为什么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歉疚。
从谢家出来后,小童偷偷问她,“主人,您是不想给谢肇换药方了么?”
林巧云沉默了良久回道:“救一个人和救一群人,哪个更重要?”
小童不说话了。
林巧云本来往家里走的步子突然一顿,随后转身往张队长家里走去。
这会儿的雨下的不小,本来已经被压实的土路北雨水一冲,变得泥泞不堪。
雨水顺着帽檐往下低,绵密的雨水就像是水帘一般遮住了她的视线。
看不清脚下的路,她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张队长家里走。
等敲响张队长家大门的时候,林巧云的裤腿已经湿透了,脚下的雨靴里也灌满了水。
趁着张队长过来开门的时间,她赶紧扶着门框单脚脱下靴子,把靴子里面的水倒出来。
“巧云丫头,你怎么这会儿来了?”来开门的是黄婶子,看见林巧云冒着大雨过来,表情很惊讶。
她侧身让她赶紧进来。
“婶子,我来找张叔,有事儿要问他。”
黄婶子纳闷,她一个小姑娘能有什么事儿?
但是她冒着这么大的雨过来,应该是很重要的事吧。
她也不敢耽误,把林巧云带到里屋。
屋里点着蜡烛,张保国正半靠在床头,脸色潮红一片,嘴里还时不时发出一阵咳嗽。
眉头隆成了川字。
即使如此,他手里还拿着一本线装的本子在看。
见林巧云进来,他眉头稍缓了一些,把手里的书放在床边的桌子上,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度,“是有什么事吗?”
林巧云坐在黄婶子给她搬的凳子上,神情严肃,“张叔,我想问问咱们村里一共有多少口人?”
“每人每天的口粮按最低限度来算是多少?”
听到她的问题,张保国眉头又有向中心移动的迹象。
“你问这些做什么?”
“这不是你一个小姑娘该问的事。”
林巧云不说话,伸手拿起桌子上的本子,认真看了起来。
本子上记载的正是如今仓库里的余粮。
一千两百斤。
林巧云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她以前生活在物资丰富的二十一世纪,她不需要去计算自己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可是现在,这一千两百斤粮食就是整个春山村剩下的口粮。
很显然,这一千两百斤粮食顶多能支撑整个村里的人生活几天。
“叔,你告诉我吧。”林巧云声音平静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