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曦见过孟清华的父母后,果然他们对于秦曦的离婚再婚并不介意,能养出孟清华这样优秀的孩子的父母,也十分聪敏开明。
尤其儿子三十岁了,他们都几乎放弃,以为儿子以后要孤独终老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对象,还是女的,就很满意了。
很快他们约定双方父母见面,见面即定亲。双方父母一起吃饭,都是和善人,相谈甚欢。对于婚礼流程,嫁妆彩礼等事项,双方都通情达理,有商有量的达成一致。
秦曦嫁妆一千,彩礼也一千,都给他们小夫妻作为以后生活的费用。
孟家先提出,婚后小夫妻住在大院孟清华分配到的房子里面。
孟家提供缝纫机、收音机、手表作为额外的彩礼,孟家表示其他人有的秦曦也得有。
秦家同样表示,小夫妻的被子、褥子、结婚衣服、日用品他们家出了,还提供一辆自行车。
接下里孟清华和秦曦需要打结婚申请报告,单位批下来以后,他们打算先领证,然后选一天休息日在孟清华单位的食堂举办婚宴,也不大办,就请四桌亲近的人来参加。
孟清华和秦曦的领导同事有一桌了,孟父孟母秦父秦母的朋友一桌,还是请在海城本地的,没有请外地的过来,然后是双方的亲戚,各一桌,亲戚邀请比较亲近的人来,不然光是秦家的大家族一桌根本不够。
期间琐碎的事情很多,孟家父母主动提出由他们办理,毕竟他们夫妻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而秦父秦母都要工作,小辈就提提意见,等结婚当天风光的出现就行了。
这让秦曦想起了原身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因为顾爱国家比较穷,彩礼三百都是顾爱国自己攒下的钱,婚后秦曦给了顾爱国当做家用。
顾家父母出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票还是顾爱国自己出的,婚后还是顾爱国自己骑比较多。
秦曦陪嫁一套房子,房子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还有压箱底的一千块。
离婚的时候秦曦为了保持原身的人设,彩礼也没有要,自行车也让顾爱国拿走,给顾爱国做的衣服被褥也让他拿走。
秦曦想起来就觉得生气,她自觉没有七十年代秦曦的大度,但不能被发现性格变化太大。
现代都说钱在哪,爱在哪,啧啧,七十年代秦曦可以接受的点,现代的秦曦不能接受,只能早分早了。只要别牵扯财务,纠纷就少,离婚就快。
秦曦正想到前段婚姻,下班后就遇到了李红,前夫的同事,那位总来挑拨的语言上的“巨人”。
李红一见到秦曦就很热情的挥手,上来就想挽着秦曦的手臂,秦曦拒绝了,“可别,太热了。”
“你今天下班的早啊,来干嘛呀?”
“我可是特意来找你说话,除了你我也不知道找谁说,可憋死我了。你知道吗?顾爱国二婚了,就是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个村姑,他们已经领证住在一起了。他们也没有办婚宴,估计是二婚不好意思吧。我们知道的时候,他们房子都申请下来,两个人直接住在一起了。”
李红一脸神神秘秘的八卦样子,说的是秦曦的前夫,还有点绿茶的样子。
“我当然不知道啊,什么时候的事情啊,你们单位分房这么容易的吗?”
秦曦淡定且疑问,继续发问,又轻描淡写的转移重点的样子。
感觉顾爱国更敷衍了,当时秦曦和顾爱国结婚的时候,至少还有两家相聚的婚宴,是在秦曦的房子里面办的,因为坐不下,只能摆一共两桌,秦家的亲戚很多都没有来参加,比这次和孟清华结婚来的亲戚还少呢,秦曦心想,她的二婚也不能比一婚体面差。
“当然不好分,我都结婚两年了,和领导申请房子也没有批下来,还和我对象他们一家人住在他们家那小房子里头呢。”
“也是哦,果然顾爱国还真有本事,领导看重他,上周就给他们分房了,我们都没有呢。”李红很酸,很嫉妒,她当年要是嫁给顾爱国,也能住上宽敞的房子了,都是顾爱国眼瞎看不上她。
不过李红看了一眼秦曦,当时如果她是男人,在秦曦和她自己之间选择,她估计也会选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