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的话回响在元之荞耳边,她紧紧地抱住布包,霎时扭头,往车窗外望去。
梁桦和元善依旧站在原地,相依的两人,像两棵青苍的树,定定地伫立着,目送逐渐远去的列车,等待着它重新开回的那天。
元之荞眼眶一红,贪恋地看着站台上的父母,她看到他们身影缩小,快速变成模糊的小点,然后融进泱泱人群,最终彻底辨不出任何模样。
“怎么了?”杨黛柔声地问着,眼中满是关切。
元之荞吸了吸鼻子,转回身,又恢复到了原本冷静的模样,“没事,”她看着手中的吃食,捻上一块玉色的冬瓜糖,送入嘴中,她的声音很轻,“就是有些想家了。”
杨黛听到,抚了抚元之荞柔亮的头发,目光看向外面接连滑过的景色,“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杨黛的声音也很轻,像是丝丝缕缕的雾,轻而易举就被呼啸的风吹散,“我也有些想家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杨黛的境遇与李成类似,但与北边的李成不同,她来自南边的港区。港区被洋人占领,所以从很早开始,她与家人就被洋人从家中赶了出来。
赶了一周的路,她们终于来到凡市,几经辗转,然后联络上了第十团。元之荞用的是白鸽的身份,但并未主动暴露她就是四组长乌麦,杨黛把华常委和北城司令的书信交给团长,告诉她们来此的目的,杨团长看过后,将元之荞她们带进了后方的大本营。
简单商量完事情,杨团长准备今晚叫上其他同志,一起开会讨论,而元之荞见事情有了安排,便开口问元知茂,“团长,我哥哥元知茂被分配进了新兵连二排四班,我能见一见他吗?”
“哪个营?”杨团长见元之荞是个小女孩,顿时变得和气起来,像是怕自己凶悍的外表吓到了对方。
元之荞愣了愣,“哥哥没说。”
“没说就不好找了,”杨团长摘下帽子,扇了扇风,“这样吧小元同志,下营的时候,三个营我都传一遍,你在这等着就行。”
“谢谢你杨团长。”说是等,但元之荞也没闲着,她把半成品雷达干扰器拿了出来,继续完成剩下的那部分,顺便拿出之前的模型,拆掉了上面的微型照相机,预备修改搭载干扰器。
然而元之荞等了一天,只等来了三个营的二排四班都没元知茂这号人物的消息,元之荞听罢有些担心,顿时准备亲自去问,可刚走出去,一个熟悉的声音就叫住了她。
“之荞?”
元之荞看去,发现说话的是个黑得不辨五官的士兵,“哥?”元之荞不太确认,试探性地叫出了口。
元知茂笑出一口大白牙,快步走过去,然后一把抱住了元之荞,接着像甩风车一样将元之荞甩了起来,“之荞,你怎么来了?”他放下妹妹,轻轻掐上她的脸蛋,“瘦了,都瘦脱相了,是不是没吃饭?”
元之荞皱着眉,拍开元知茂的手,元知茂毫不介意,眼中依旧欣悦,按上元之荞的肩膀,“走,哥带你吃饭,现在伙房还没开,但团里发的三号军粮能自己热饭,一号军粮干吃像你买的甜饼干……”
元之荞立刻打断,“不了,我不饿,我还留了好多妈妈做的冬瓜糖给你,”她不想吃军粮,毕竟从研发起,她就一直在试吃,现有口味的调试还是她参与的,且军粮向来按人头发放,若是她是吃了,元知茂就得少一顿,她主动岔开话题,“哥,你在哪个班?为什么新兵连二排四班没你的名字?”
“哦,这个啊,”元知茂高兴地摸了摸头,他如今的头发剃得很短,摸起来像粗硬的麦茬,“我立功了,调去了三营的四连二排三班。”
说来也凑巧,元知茂本来在新兵连待得好好的,但一次行军驻地中,他睡迷糊了,一觉醒来,竟不知新发的枪落哪去了。因为害怕被罚,元知茂思来想去,毅然决定去“偷”。
于是在当天夜里,他拿着配发的其他四颗手榴,独自一人潜进了附近的海国军驻扎阵地,而偷枪太过紧张,所以元知茂率先炸死了两个班的人,然后飞快抱着他们的枪支弹药,一股脑跑了回来。
当然,这样的爆炸声吓醒了班长,他跑回来的动静也吵醒了排长。
所以在两个上官检查时,元知茂一口咬定,这些武器就是他的,无论如何都抵死不从,直到排长指着上面的洋文,和团里发的中文标识做对比,元知茂才忐忑不安地说出了经历。
此事有功也有过,元知茂领完罚后,就被调去当了班长,所以出现了元之荞找不到人的情况。
元之荞听完暗叹,他们俩不是兄妹胜似兄妹,她这次来,也是准备“偷”一些对方的装备。
两人简单叙完旧,元之荞就被叫去开会了,十团有三名电报员,虽不是白鸽,但他们学习的教材由元之荞编撰,也听过乌麦的一些事迹,所以当他们听说四组有人来,登时都吊起了好奇心。
开会时,元之荞对其余人说着自己的计划,先前大家都以为元之荞是杨黛的家属,没想到主讲人竟是元之荞这个小女孩,一下都有些惊讶,但随着元之荞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家都确认了元之荞不是在玩闹,而是有实打实的真才实学。
杨团长:“小元同志,你想要一架敌方的侦察机,刚好,明天我们准备攻下岭坡,所以你能和我们一起上战场吗?”
“没问题,”元之荞回答得很干脆,“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准备。”